导读:揭万庆良等落马官员奢侈生活笔者10月20日从广东省广州市纪委获悉,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后,该市纪委立即对其涉足的私人会所进行摸查,关停了位于白云山风景区的聚芳园、云溪、唐韵(明珠楼)、品云轩,位于海珠区的琶洲建设工程指挥部正清理转型。 为狠刹“会所... |
揭万庆良等落马官员奢侈生活
笔者10月20日从广东省广州市纪委获悉,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后,该市纪委立即对其涉足的私人会所进行摸查,关停了位于白云山风景区的聚芳园、云溪、唐韵(明珠楼)、品云轩,位于海珠区的琶洲建设工程指挥部正清理转型。
为狠刹“会所中的歪风”,今年4月、6月和8月,广州市先后3次针对全市范围内的公园、历史建筑、体育场馆、水库区域、国有物业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情况,展开大规模清理整治。截至8月底,共发现天河区珠江公园“汇立江南荟”等9家设在公园中的只对少数人开放的会所,该市对这9家会所全部实行了关停处理。
此外,一些设在公园内的高档餐馆酒楼也被要求实行平民化、大众化经营转型。“十一”期间,荔湾区的流花湖公园内的“唐苑酒家”、“南海渔村”等多家高档酒楼已将原来的高价菜式降价,转为面向大众服务经营。
为从源头上防止党员干部在会所奢侈消费,广州市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专项经费等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对宾馆、酒店等敏感场所的明察暗访和相关问题的查处追责。今年7月,该市组织全市131个单位开展违规公款消费自查自纠,要求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违规资金一律上缴财政。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违规资金1978.81万元。
延伸—
故宫附近“寺庙”暗藏会所
来就餐可以坐“龙椅”照相,晚餐费用最低人均800元
B04版
月坛一带富丽堂皇的餐厅店铺是否依然红火?某机关近十天的公务考察只有两天工作,时间都去哪儿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将于12月15日至18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每天1集。
这部专题片共分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 民风淳》。
首次呈现—“喝死”陪酒者等细节
“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多次出入高档会所的具体场景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进行了独家还原和披露。”中央纪委宣传部文化处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介绍。
专题片将带观众进入众多第一现场,反思奢侈靡费的变迁。事件相关责任人、亲历者将为您讲述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怎样因玉疯狂,因欲得祸;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喝酒致陪酒人员死亡的现场场景……大量这样的细节都将在专题片中首次呈现给观众。
“专家解读”—采访贾平凹等30余人
中央纪委宣传部还协调采访了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领导、部分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共计30余人,包括贾平凹、熊召政、胡鞍钢、房宁、谢春涛、杨凤城、辛鸣、高波等,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阐释和解读。
解疑
1.为何要推出专题片?
为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凝聚人心、营造氛围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纠正“四风”,查处了大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有力地推动作风改进。但同时,由于作风之弊积习甚深,“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面对这种情况,中央纪委宣传部认为有必要制作一部专题片,为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凝聚人心、营造氛围。”中央纪委宣传部文化处负责人说。
2.专题片是如何拍摄的?
深入全国18个省区市采访,并收集16个省区市明察暗访拍摄的视频资料
今年5月,中央纪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纪检监察报》跑口记者,以及关注纪检监察工作的评论员,对媒体披露的案件情况进行初步整理,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撰写了脚本初稿;组织专门力量对脚本初稿进行认真修改、反复推敲、精心打磨;随后会同中央电视台,组成6个拍摄组,深入全国18个省区市采访,并收集16个省区市纠正“四风”明察暗访拍摄的视频资料,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珍贵素材,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
3.如何获得第一手材料?
许多当事人违了纪,不太愿意露脸,为此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
专题片首次还原披露全国30多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的细节,不仅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近百位受访者中,还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当事人现身说纪,既能还原故事情节,又能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但是许多当事人违了纪,受了处分,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有关地区纪委也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一些当事人才同意站出来谈反思、谈教训。”中央纪委宣传部文化处负责人说。
盘点
今年“巡视反馈”出现的“新词儿”
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巡视反馈意见”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众热点。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中央巡视组分两轮公布了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常规巡视和对科技部、复旦大学、中粮集团等6个单位专项巡视的巡视反馈情况。梳理中央两轮巡视的反馈意见可以发现,其中不少反映反腐新动向的词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受到广泛热议。
“一案双查”
中央巡视组在对青海、宁夏等地方的反馈意见中,多次提到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提高突破案件能力,坚持‘一案双查’”。“一案双查”就是严格执行问责机制,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和纪委的责任。
案例
今年初,广西永福县违规给领导干部发放考核奖金,除了县委书记被党内严重警告并被免职之外,县纪委书记由于没有起到监督作用,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调离原岗位。
点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以后党委一把手、纪委领导即使自己不腐也必须承担下属腐败的相应责任,这也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在各地受到更多重视。以前那种下属“干部屡现贪腐问题而党委主要负责人已然平安无事”的情况即将成为过去式。
“小官巨腐”
给北京、广西等多个地方的反馈意见中,中央巡视组反复提及“小官巨腐”、“苍蝇式”腐败问题严重,指出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凸显,要求加大查办案件和监督执纪问责力度。
案例
前有北京市海淀区最牛村会计挪用1.19亿元,后有秦皇岛“水老鼠”,副处级干部家里查出现金数亿元……多起案件表明,在反腐风暴中一些曾经被视为“苍蝇”的基层干部,他们所涉及的资金规模之大、贪腐程度之严重,远超人们想象。
点评
竹立家认为,基层腐败干部往往掌握着特殊资源或者控制着垄断资源,在特定岗位上往往具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力”,究其原因就是基层权力运行严重缺乏监督。
“弄虚作假”
在给辽宁、广西、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等地方和单位的反馈意见中,中央巡视组指出“关于虚增财政收入问题”“干部档案弄虚作假”“比赛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一些科研项目成果弄虚作假”等问题,对广大干部不啻为一记警钟。
案例
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尤为突出。据中央巡视组通报,去年以来已公开通报的31个被巡视省区市中,有11个存在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原鹰潭团市委书记徐楷被曝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不久前已被撤销江西省政协委员资格。
点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专家认为,一些容易造假的关键环节往往都存在着暗箱操作、“潜规则”,基本属于封闭运行,缺乏社会监督,尤其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外在监督和执纪执法力度。
“拉票跑票”
中央巡视组在对河南、辽宁等地方的反馈意见中指出,“拉票跑票”情况较为普遍。
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衡阳人大贿选案事发之后,“官场拉票”之风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今年两轮巡视中,中央巡视组对宁夏、山东、四川等地的反馈意见均提到“拉票贿选”等问题。
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认为,“拉票跑票”使金钱利益左右了选举人的意志,侵犯了人民平等自由的选举权利,破坏了国家确立的选举制度,同时在“拉票跑票”过程中由于当事人需要作出请托和承诺,这通常直接关系到之后的利益交易,往往会滋生更多的腐败。
“打干亲”
中央巡视组在向广西、四川等地方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热衷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
案例
最近四川省泸州市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干部认真自查“打干亲”(“打干亲家”、“认干爹干妈”、“认干兄弟”、“认干儿女”等)问题,有干亲关系的必须立即解除,领导干部要做出不“打干亲”承诺书。
点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等专家认为,一些领导干部打着“人情交往”的幌子,生拉硬拽“结干亲”、“拜兄弟”,为的是谋取不正当利益。
“能人腐败”
中央巡视组在对江苏等地的反馈意见中指出,“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能人腐败’问题突出”。顾名思义,“能人腐败”指有能力的官员涉腐。
案例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等官员在落马前都曾干出不少实在的政绩,在当地不少群众的眼中,他们曾经被认为是“有能力”“有水平”的地方干部。但纵有聪明才干,他们仍在金钱、权力的私欲面前败下阵来。
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廉
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指出,由于个别地方官员手中权力过度集中,监管存在“盲区”,一些“能人”在取得显著业绩的同时,滥用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贪腐行为也随之而来。“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奖罚分明’已成为社会的一条准则,再大的‘功’也不能抵‘过’。”
“封闭式权钱交易”
中央巡视组在对江苏等地方巡视后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一些领导干部已经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利益输送链条,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案例
今年3月,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犯罪案,由军事检察院向军事法院提起公诉。
点评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认为,“‘封闭式权钱交易’涣散了组织,滋生了腐败,还会造成‘窝案、串案’甚至‘塌方式腐败’”。顾俊等专家认为,官员必须有自我净化“朋友圈”的意识。
“一家两制”
中央巡视组在对浙江的反馈意见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家两制’、利益输送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当前的“一家两制”主要是指官员家庭中一方在党政机关就职,另一方则经商、办企,工作类别处于“体制外”。
案例
刚刚宣判的刘铁男受贿案中,刘铁男之子刘德成就以“商人”身份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2005年,刘铁男帮南山集团解决3万吨氧化铝购销合同,次年南山集团将750万元人民币汇入刘德成控制的公司账户。
点评
高波认为,“一家两制”形象地点破了某些干部“脚踏两只船”,利用家人、亲属的“障眼法”,借机完成洗钱、项目招投标等利益输送的贪腐行为。不少官员想贪污受贿,又不想落人口实,就选择了这种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方式,为贪污腐败行为套上“隐身衣”。
延伸
故宫附近“寺庙”暗藏会所
来就餐可以坐“龙椅”照相,还可以在寺内烧香拜佛捐“功德”
2014年11月1日,住建部等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严禁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的暂行规定》并已开始施行。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该项规定出台后,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附近的嵩祝寺及智珠寺,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仍然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部分区域甚至成为只对少部分人开放,可以烧香、“坐龙椅”的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
内设“龙椅”、屏风、戏台
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对面不远处的嵩祝寺及智珠寺,对于周边居民和各地来京的游客来说非常神秘。这里原本并排坐落三座寺庙,现存的嵩祝寺及智珠寺,虽然都已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都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调查发现,普通百姓平日难以进入的文物保护单位内暗藏玄机。
“我们这里是私人会所,不对外开放。”近日,当记者想以参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义进入智珠寺西北部的院子时,受到保安阻拦。几经辗转,记者联系到了坐落其中的一家名为“嵩祝名院”的餐厅的工作人员,并被告知要预约才能前来就餐。
在餐厅工作人员的允许和带领下,记者进入智珠寺西北部的院内,看到多间古建筑内都设有大型餐桌。其中一间面积近百平方米、装修奢华的大殿内,不仅摆放有一张硕大的圆桌,还搭建了“龙椅”、屏风、戏台。工作人员介绍称,“龙椅”和屏风是按照故宫内的样式和比例仿造的,来就餐还可以坐上去照相,而戏台则是“唱戏用的”。“有些前来就餐的‘领导’喜欢听戏。”工作人员解释说。
晚餐费用最低人均800元
据了解,在这里晚餐的费用最低为人均800元。如果提高标准,可达人均一两千元。记者在餐厅旁边的房间内还看到多尊大型佛像,以及写有“功德箱”字样的木箱。据工作人员称,前来就餐的人还可以在寺内烧香拜佛捐“功德”。而在智珠寺西南角的院内,是一家经营高档西餐的餐厅,经营企业还将古建筑外租进行商业活动,并开设了多间高档客房,房价最低也要每晚2000元。
私人会所缘何能顶风作案?
根据十部委出台的暂行规定,严禁设立私人会所的“历史建筑”,是指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中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记者调查发现,有些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趁机“打擦边球”。嵩祝寺及智珠寺等一些不是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古迹,恰恰被私人会所经营者盯上。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