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中国移动的三新和手机是什么 怎么发短信不要钱

 40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12-21 21:31:46
导读:原标题:中移动新杀器能否撼动微信从年初的巴塞罗那电信展至今,酝酿近一年,被视为反击微信等OTT业务“大招”的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产品终于被放出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展出了基于融合通信(RCS的“三新·和”手机,将通信底层的通话、消息、联系人与高清网络通话、社交、O2O融...

原标题:中移动新杀器能否撼动微信

从年初的巴塞罗那电信展至今,酝酿近一年,被视为反击微信等OTT业务“大招”的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产品终于被放出了。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展出了基于融合通信(RCS的“三新·和”手机,将通信底层的通话、消息、联系人与高清网络通话、社交、O2O融合。


在电信术语里,RCS意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中国移动年初提出,希望通过以终端原生方式(即手机在出厂时就已具备融合通信功能)存在,用户无需订购业务和下载应用即可便利使用通话、短信和联系。


一旦植入RCS业务,中国移动的手机终端一出厂便可具备类微信,甚至高于微信的功能。例如,用户可在通话过程中发起图片、视频多媒体内容分享,在通话双方手机上播放相同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还可直接以手机通讯录为入口,创建社交群、公众账号。


最终到达用户手中的,将是中国移动特殊定制的“三新和手机”。这台手机将在手机通话、消息、联系人等功能底层采用融合通信技术,而不需要另外安装App就能使用,这是与微信、来往等互联网企业的即时通信产品的重要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


“三新和手机”是终端原生系统,涉及工程量庞大的终端、网络等复杂改造,但从提前曝光的页面来看,包括“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功能,并未脱离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范畴。


中国移动宣称,能够实现各种语音、数据、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融合,用户无需下载App,以自身手机号码作为ID,使用门槛低。但在移动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一个普通用户通过下载一个APP来使用同等功能已经不是难事。


有中国移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三新和手机”很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作为一个新品类向用户推荐。


但亦有电信分析人士表态,其是否能够受到欢迎,成就中国移动年初的初衷,恐怕最终仍将落脚在资费之上。


融合通信是一个颠覆性业务,需要将原有的定价模型全部推翻重来。以受OTT业务冲击最为严重的短信业务为例,一条短信是一毛钱,一条20字节的短信,折合成流量,一厘钱都不到,如果以此等价换算,原先中国移动数百亿元的短信收入,用RCS来做的话,将缩水数百倍,仅值数亿元。


《财经》记者曾在年初报道,中国移动内部曾在年初有过对融合通信是否应该大规模取代传统话音和短信业务有过激烈争论。这亦显示运营商在自我革命之时的犹豫。


因为对商业模式的不确认而导致的放弃早有先例。2012年,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沃达丰、法国Orange、Telecom意大利及德国电信在内的欧洲五大电信巨头,联合推出了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暂定名为“Joyn”,以此正式向以Blackberry Messaging及WhatsApp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宣战。


但该品牌并未在市场上打响。有国外媒体报道称,由于几大运营商在一些关键细节上,尤其在定价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Joyn事实上已“胎死腹中”。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这将是运营商内部两种运营思维的斗争。是用免费、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思维来运营RCS,还是用传统的、大而全的运营商思维来运营?现在来看,中国移动并没有想清楚。


最新消息是,凭借中移动强大的产业链号召力,预计到明年一季度,三星、华为、酷派、中兴通讯、联想等主流终端厂商都会推出采用融合通信技术的智能手机新品。此外,中移动的网络底层改造也正在快马加鞭中。


因此,融合通信手机将成为反击微信等OTT业务的猛药还是鸡肋,不在于中国移动的执行力,而在于最终的定价决策权。


定价过高无法带来用户规模,则形同鸡肋;定价够低,免掉所有通话费和短信费,所有费用都跑在流量上,则需要中国移动强大的战略整合能力和抗阵痛能力,风险是容易用力过猛。


“现在,就看中国移动的决心有多大了。”一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电信专家认为,中国移动若能尽快推动RCS产业化,还可整合此前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资源,重新将运营商的码号资源变成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入口。


最后,不得不说说融合通信的互联网化路径的优势和挑战。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移动社交OTT平台都需要基于手机通讯录来构建关系链,RCS直接以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集成社交圈子,在手机本身的联系人之外,还增加了基于社交服务的“我”、群和公众账号。“用户可以选择不使用一款OTT应用,但绕不开手机的通讯录。”上述电信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变化迅速,微信并非不可战胜,RCS亦有机会。


但运营商是否能够充分理解RCS对于管道的本质意义?RCS帮助运营商开放网络能力,让网络能力更好地服务互联网;而运营商本身则需要打破网络与互联网业务的壁垒,这个壁垒包括了此前“电信级”的产品思维、管理思维和运营思维。对于机构庞杂,体制僵硬的运营商而言,这显然太难了。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