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诈骗救妻”如此痛心

 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14 15:55:23
导读: 5年前下岗工人廖某的妻子患尿毒症,花光积蓄。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并用这个假公章到医院给妻子做了将近4年的“免费”透析治疗。7月11日,廖某因诈骗罪受审  即便是隔着新闻纸,人们也能听见一位丈夫被迫“诈骗救妻”的沉重叹息。这样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激起我们心底的波澜。几年前,一位身患...

    5年前下岗工人廖某的妻子患尿毒症,花光积蓄。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并用这个假公章到医院给妻子做了将近4年的“免费”透析治疗。7月11日,廖某因诈骗罪受审

  即便是隔着新闻纸,人们也能听见一位丈夫被迫“诈骗救妻”的沉重叹息。这样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激起我们心底的波澜。几年前,一位身患重病的农民,也是为了保住性命,只能故意抢劫以获得入狱免费治疗的机会。

  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本应有着和常人无差别的爱与尊严,但当他们的境遇与“疾病”、“社会保障救济”等词语关联时,尊严往往分崩离析。即便是表达最朴素的一份亲情,也往往只能出卖自己的人格与尊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恐怕不仅是一位贫穷却坚守的丈夫的悲情,更是社会救济的悲哀。

  “对贫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这句话置换到丈夫“诈骗救妻”的语境中,正可以测量出社会的温度。小人物的命运是社会生态的放大镜,没有谁愿意因为疾病,就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与自由。但底层人为了保住性命,不惜冲破法治底线的案例却又在告诉我们:当整个社会的保障救济进程在不断提速的时候,还有一些群体依然在不为人知的暗角,舔舐伤口独自哭泣。当他们遭遇困境时,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也找不到可以救济他们的制度,表达亲情与坚守,也成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这时,用远离文明与法治的极端方式聊以自救,就只能成为最无奈的方式。

  不妨再复述一遍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1935年的纽约,一位老太因孙子饥饿而偷盗面包在法院受审,旁听的纽约市长脱下帽子,往里面放进10美元,说道:“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如今,面对一个只有依靠诈骗才能为妻子治病的丈夫,谁又该为自己的冷漠付费?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