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报讯 (记者 宋立伟)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罕见大跌,即期汇率一度下跌500多个基点至6.2572,人民币即期汇价较中间价跌幅达到1.94%,创下去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专家认为,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 |
本报讯 (记者 宋立伟)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罕见大跌,即期汇率一度下跌500多个基点至6.2572,人民币即期汇价较中间价跌幅达到1.94%,创下去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专家认为,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2个基点。昨天上午,人民币即期汇率就已经触及6.2569,并有跌势加剧苗头。随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便下跌至当日最低点6.2572,较中间价跌幅达到1.94%,接近央行允许人民币现汇在中间价上下2%的区间内波动。据测算,若人民币汇率跌至6.261168位置,即触及对美元汇率的跌停“红线”。
有专家表示,瑞郎脱钩欧元、欧元区QE政策的出台加上希腊大选局势等多重因素加速了资金流入传统避险货币当中,从而引发新兴市场货币汇率的波动。
链接
在近期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表示,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的走强,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据悉,欧版量化宽松让美元指数行至95.5383高点,而其他货币纷纷跌跌不休。
谈到未来人民币走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2015年人民币汇率最大贬值幅度将达5%左右。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也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人民币汇率的高点可能比去年高点更高,而低点也将会比去年低点更低,无论是波动频率还是波动幅度,都将越来越大。
尽管昨天人民币即期汇率相较于中间价而言跌幅巨大,但相较于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2288,跌幅仅仅300多点,在赵庆明看来,这样的跌幅并不算大。他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有反弹过程,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心理上,美元及欧元均需要一定的修复期。(作者:宋立伟)
专家解读:叶檀:人民币跌一跌并不可怕
人民币近期的下跌是放任的结果,不必太纠结,即使人民币今年下跌3%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前两年美元兑欧元还有大幅下跌的时候呢。
目前人民币这一轮下跌,似乎是有意为之的结果。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跌幅创2008年11月以来最大,美元兑人民币升至2012年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打破了2%的目标波幅限制。很可怕?看看人民币兑欧元,从2001年以来首次上升到7以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避免人民币汇率震荡,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纹丝不动。现在,美元一骑绝尘,人民币必须更多地参考其他货币,以免和美元一起高高在上。美国经济已经好转,美元上升关系不大,美国财长雅各布 ·卢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强调:“我会重复我以及我的所有前任一直所说的话,那就是强势美元对美国是好事,我们的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而言强劲很多。”而中国的人民币承受不了高处不胜寒的风险,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相当于又一次蜕皮,相对而言比较弱势。
对于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打过预防针,在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央行新版QE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的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中间价可以部分反映央行的意图,1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1384元,下跌42个基点,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中间价下挫说明央行对于最近人民币汇率下行乐观其成。
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早盘一度报6.2643元,创近8个月新低,考虑到此前人民币大幅上涨,此次是人民币价格在顶部的一个震荡。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中间价已经小幅往下波动,直到年末,目前趋势仍未改变。
只要是可控的,就不是大风险,人民币不存在类似卢布这样的失速贬值风险。
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信心。笔者几乎见到的所有人都希望进行美元资产配置,把部分人民币换成美元,一些基金正在帮助企业家与地方政府完成资产配置计划,他们把企业所获得的美元留在国外市场,尽量避免换成人民币。
市场风险在小范围内存在。彭博社报道,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在努力推高人民币汇率,遏制危及经济增长的资金外流。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金流指标上月创出2003年以来最大降幅,发出了央行正在抛售外汇的信号,央行设定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接近相比于市场价的最强水平。与以往希望压低人民币汇率不同,现在央行希望稳定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既不能过于强势以免影响出口,也不能过于弱势,使信心溃堤,加速资金出逃。
考虑到中国仍然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的欧美国债等资产,人民币大幅下跌引爆国内债务危机是不可想象的,除非中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黑天鹅事件。
按照现在欧元区的失业率,如果在冷战阶段,说不定就要大打出手、刀兵相见了。现在,金融互助、金融挑战取代了残酷的消灭肉体、消灭产能的战争,但经济的复苏却变得遥不可及。2008年之后的金融危机目前还处于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大规模印钞,经济逐渐复苏、资产品价格上升,而现在是欧洲与日本在美国的默许下,大规模印钞自救,美元恢复强势,为欧元、日元腾出恢复的空间。
总要消灭产能,总要有人买单,可能是中国的普通投资者,可能是俄罗斯的石油大亨,可能是地中海某个国家。从这个角度出发,全球主要货币虽然不会崩溃传导到所有市场,但剧烈的震荡却足以让比较软弱、存在天然缺陷的经济体加速衰败。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