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高薪兼职“诱饵” 大学生频频中招

 1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2-02 13:44:53
导读:一个月赚3个月工资,日赚2000,月赚60000!高薪、自由、轻松……面对网上兼职广告的种种诱惑,你心动了吗?  网络求职由于方便、快捷的方式赢得大部分求职者的心,在招聘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其中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公司或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网络求职的便利,以及高薪为诱...

一个月赚3个月工资,日赚2000,月赚60000!高薪、自由、轻松……面对网上兼职广告的种种诱惑,你心动了吗?

  网络求职由于方便、快捷的方式赢得大部分求职者的心,在招聘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其中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公司或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网络求职的便利,以及高薪为诱惑,把“黑手”伸向了网络招聘,让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们屡屡中招。

高薪兼职“诱饵” 大学生频频中招

 

  案例一:

  要工作先扫“二维码”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招聘网站都有大量的招聘信息,而且我觉得都挺不错的。”今年7月毕业于三明学院的小吴,向58同城网站一家公司投递了简历。 第二天小吴就收到了短信:“您应聘的职位已通过,请联系客服,QQ:905870***”。欣喜的小吴赶紧打开电脑,加了“客服”的QQ号聊了起来。

  客服先是询问小吴是不是来应聘的,然后询问小吴有没有自己的支付宝,如果没有的话需要下载,工作之中需要用到。接下来客服告知了小吴的工作内 容:做合作促销,按照公司提供的商家,小吴要用支付宝拍下商家的货物,任务是3单,完成后公司会把消费的钱全部退还到小吴的支付宝中,并支付其佣金。

  涉世不深的小吴没有多想,在了解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后,便开始完成任务。几分钟后,该客服就发来了一张二维码图片,接下来客服让小吴扫描二维码, 用支付宝下单,而每一单需要用支付宝拍3次,每次300元,就这样,小吴按照操作完成了第1单,花费了900元。很快,客服又发来了第二张二维码图片,这 次客服要求小吴拍一次就可以了,但一次就需支付900元,小吴又按照要求完成了第二单,这样小吴共消费了1800元。

  这时小吴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提出来要对方先退钱,才肯购买第3单货物。对方的客服马上答应了小吴的要求,但是“经过核对”时又出问题了:第1 单的第3笔付款出款遇到“卡单”了,需要重新支付一次,解决了“卡单”的问题后才能给退款。但这次的数额要翻倍,按照这个说法,客服又发来了一张二维码。 小吴只好重新补拍了一次货款,又是900元。

  拍完单后,小吴立即要求退款,而客服却没有了“声音”。眼见对方不再回复,小吴又打电话给公司,却一直没有通。小吴这才感觉上当受骗了,马上报了警。

  提示:求职者小吴被高薪吸引,钱没赚到手反被骗,落入了犯罪分子的圈套。暑期大学生找工作、兼职、实习等,要尽量选择有营业执照认证过的公司,未经认证的公司存在危险性。

  同时,网络上任何收取服装费、押金、报名费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要保持警惕。找工作要通过正规的招聘平台,切莫太过相信网络,应聘者应该先了解对方公司的情况再去应聘,如果遇到乱收费应立即拒绝。

高薪兼职“诱饵” 大学生频频中招

 

  案例二:

  刷淘宝刷走1800元

  大学毕业的张某,家住三元区新市南路,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便想上网找些兼职做。刚好其有个朋友在网上开店,认识一个业务员,自称是帮别人刷淘宝评论的。

  觉得这差事不错,张某便想加入。6月27日,通过QQ,张某联系了这个业务员,告诉其想法。这个业务员爽快答应了,还告诉他在shua360网 站上会公布客户的需求,而客户的需求是以点的形式出现的,一单任务一个点,每个点是0.8元。说完这些,业务员称要这份工作还得先支付1500元的押金, 并且承诺张某,如其不做了可返还押金。

  张某觉得交点押金也是合理的,第二天便支付了押金。之后,该业务员便给他另外一个客服的QQ,让他去联系另外一个客服接任务。

  联系上后,客服又让张某缴纳300元的担保金,也承诺只要张某不干时便可退还。支付担保金后,客服给了张某一个链接,让他在上面注册,注册后就 可以接任务。当张某注册激活后,客服让张某往这个注册的账户上充钱,并称充多少钱就是任务量完成多少。这时,张某感觉不对劲,怀疑自己是否被骗了,便说不 做这个工作了,要求对方退钱,但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张某这才恍然大悟,报了警。

  提示:“网投”后遭遇诈骗的主要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向求职者索要手续费、押金等实施诈骗。

  对此,建议求职者最好选择政府部门开设的正规网站或是知名的大型中介网

  站应聘;在投简历前,求职者最好登录工商企业信息系统,查询公司的工商企业注册信息;在填写网上简历时,一些重要的个人资料信息不要外泄;一旦在网上发现企业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应及时向劳动部门举报。

  
  提示:每年假期,传销组织者都利用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以“介绍工作”“高薪诚聘”“扩大就业”“勤工俭学”“网友邀约”“假期旅行”等引诱学生前往传销窝点,胁迫或诱导参与传销。笔者在此提醒大学生们,警惕以“求职招聘”为诱饵的陷阱。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