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30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控制数量的人口政策。今天,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忽视的是,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是以严重的人口结构失调为代价的,后者带来的问题比前者更复杂,更难以调控,后果更难以想象。一、 急剧控制人口数量带来的必然结果(一)老龄化程度加快。生育率下降... |
30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控制数量的人口政策。今天,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忽视的是,单纯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是以严重的人口结构失调为代价的,后者带来的问题比前者更复杂,更难以调控,后果更难以想象。
一、 急剧控制人口数量带来的必然结果
(一)老龄化程度加快。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但是,人口老龄化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多年时间,而我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出生人口的快速减少,虽然缓解了我国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但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障带来更大问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0—14岁儿童占总人口的16.60%。比“五普”降低6.29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70.14%,比“五普”升高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比“五普”增加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8.87%,比“五普”增加1.91个百分点)。“一降三升”的年龄变化说明老龄化在加速。而给人以假象的是15—59岁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以为劳动力人口比重在增大,熟不知劳动力人口的年龄分布发生严重偏移,重心明显移后,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步入下降通道。在劳动力人口中, 50—59岁占劳动力人口总数(15—59岁)的16%,40—59岁占到劳动力人口总数(15—59岁)的40%。 60年代以前出生即4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急剧控制出生人口必然导致少子化,少子化必然带来老龄化,一个暮年的社会即将来临。
(二)出生性别比失调。自主生育不会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调,严格的一胎、二胎生育也不会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调。而农村“一孩半”生育政策恰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政策规定:农村家庭生育第一个是女孩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第一个是男孩的,不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现实是,第一个生育了女孩的家庭,第二个一定要生男孩。人工选择性别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三)婚姻年龄和地区挤压。长时间的出生性别比失调必然导致两个挤压:一是婚姻年龄挤压:男女成婚年龄不能合理搭配,形成跨年龄段婚配,进一步加剧同年龄段婚配困难。二是婚姻地区挤压:男女成婚在地区、条件上不能合理选择,形成挤压式跨地区婚姻,如城镇的娶农村的,农村的娶山区的,条件好的娶条件差的。光棍向农村、向山区或向条件差的地区或家庭集中。专家估计,未来10年,我国将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配偶,光棍堆积将引发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梅志强 山西卫计委副主任
协助主任分管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科技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应急方面工作。完成委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具体分管: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科技教育处、对外交流合作处、卫生应急办公室。
省人口和计生教育培训中心、省卫生厅国际交流中心、省人口计生委科学研究所、省医药卫生传媒集团。
委属院校。
梅志强 山西卫计委副主任
协助主任分管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科技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应急方面工作。完成委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
具体分管: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科技教育处、对外交流合作处、卫生应急办公室。
省人口和计生教育培训中心、省卫生厅国际交流中心、省人口计生委科学研究所、省医药卫生传媒集团。
委属院校。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