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解码:新常态、鞋子论……“习式流行语”

 84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2-13 16:07:14
导读: 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 (朱书缘)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风格鲜明、内涵深刻,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爱听的真心话,为国内外社会各界喜闻乐见。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所著的《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也都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

解码:新常态、鞋子论……“习式流行语”

 

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 (朱书缘)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风格鲜明、内涵深刻,说真话说实


话,说老百姓爱听的真心话,为国内外社会各界喜闻乐见。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所著的《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也都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魅力。


习大大的语言力量到底来自哪里?最近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系统分析了习大大的语言风格,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撷取该书精华篇章,解码“习式语言风格”背后的秘诀。让我们一起领略和学习,习大大是如何用生动鲜活的语言阐述施政理念的。


善用形象比喻:


打比方、讲故事阐述深刻道理


习近平讲话原文: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


制。(2013年1月22日)


解析:笼子,本为生活物品,是存放物品、圈养动物的器具,现代汉语中常比喻对某一对象的束缚、约束、限制等。比如“囚笼”,就意指监


牢。习近平把制度比喻成“笼子”,意在强调制度之“笼”对权力,尤其是对一切滥用权力行为的约束与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良方,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此,全党必须保


持警醒,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让人民群众看到实效。


习近平讲话原文: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


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2013 年1月22日)


解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原指人们踏石、抓铁要留下印记、痕迹,比喻做事情不达目标不罢休,如果做,就一定要做好的精神。


习近平借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作喻,意在强调我们党持续深入抓作风建设、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突出表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做


事一抓到底的狠劲和韧劲。


这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八个字,是习近平敢于负责、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最好诠释,凸显着一股力量,展现出一种刚


强,凝聚着一份真情,张扬着一腔正气,既充满底气、彰显决心,又情真意切、恰到好处,可谓字字千钧,精炼而传神。


习近平讲话原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解析:“硬骨头”是现代汉语中经常用到的词汇,比喻艰巨的任务。毛泽东曾在《论持久战》中说:“进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


自己,给了敌人以预防条件;打迟了,敌已集中驻止,变为啃硬骨头。”“险滩”原意指江河中水浅礁石多、水流湍急、行船危险的地方,现


比喻前进中的困难和危险因素。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视察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他用人们熟知的“硬骨头”和“险滩”打比方,旨在说明,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新的挑战,特别是深化


改革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风险。


常用俗文俚语:


大白话、大实话释疑解惑


习近平讲话原文: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


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2年11月15日)


解析: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铁匠必须“自身硬”,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绣花绣得好看


,手必须要灵活灵巧。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正人先要正己。自己不正就不


能正人,自己不硬就打不出好铁。引申来看,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明白自己为完成使命和任务必须首先具备何种素质,如果自己的


本领不过硬,那么就无法完成既定任务;同时也要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要有凛然正气。


习近平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用这句俗语来回应媒体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的关注,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党的自身建设的


高度重视。治国先治党,党要治理好国家,自身“既要硬,也要正”,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讲话原文: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2013年7月23日)


解析:现在流行的几档娱乐节目,如“艾伦秀”、“百变大咖秀”、“80后脱口秀”、“爸爸去哪儿”真人秀,等等,红遍大江南北,广受观


众欢迎。由此可见,“秀”是被大家喜欢的。但是在“秀”前面加上一个动词“作”,便有了生硬、刻意和很强的目的性,大家就不喜欢,甚


至厌恶了。习近平引用这一俗语,是批判性的,旨在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提倡领导干部要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对待群众决不能虚情假意



“秀”究其本意来说,旨在展示风采、亮明态度、表达情感。“秀”得好,是有利于改善和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增进互信了解、消除


隔阂的。但是故弄玄虚的作秀,那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因为它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还会加深干群之间的矛盾,让群众反感。


习近平讲话原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我们国家的真正稳定,


靠我们基层的同志。(2014年3月5日)


解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台起于累土。”无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开始做起。比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


塔,这些在今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工程奇迹,对于千百年前的古人,又是何等的不易。然而,人类的先祖就是这样从基础做起,一砖一瓦、一石


一木地完成了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语流传民间良久,语言简练,直截了当,道理却很明白。2009 年6 月27 日在上海发生的“楼脆脆”事件,就是


活生生的例子,再一次用沉重的教训警示人们基础的重要性。2014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在听取基层党支部书记代


表朱国萍关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汇报后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俗语,强调提升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活用诗文古语:


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提纲挈领、纵横捭阖


习近平讲话原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2012年11月17日)


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意思是肉腐烂了就会生蛆,鱼干枯了也会生虫。宋代苏轼所


著《范增论》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意思是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习近平引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警示腐败是党和国家灾难的重要源头,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务实清廉,才是党和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讲话原文: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2013年12月26日)


解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语出《管子·牧民》,原文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


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


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习近平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强调党要坚持以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


习近平讲话原文: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2013年3月1


日)


解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


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指外行胡乱指挥内行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


习近平引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批评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学风不盛玩风盛的现象:或不思进取不愿学,或热衷应酬不勤学,或流于形式


不真学,或浅尝辄止不深学,或食而不化不善学,严厉指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将给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关键词:解码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