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从林彪受斯大林青睐看中国人的战争策略

 8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07 17:13:35
导读: 从林彪受斯大林青睐看中国人的战争策略 就军事指挥艺术而言,在群星璀璨的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中国的将帅们很少能出林彪之右的。当林彪从排长、连长、纵队司令、军长一直靠战功升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时,才年方25岁。他创造了当时世界军队军团级统帅最年轻的记录。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林彪,使得他有机会在如此年轻的...

 从林彪受斯大林青睐看中国人的战争策略

 就军事指挥艺术而言,在群星璀璨的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中国的将帅们很少能出林彪之右的。当林彪从排长、连长、纵队司令、军长一直靠战功升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时,才年方25岁。他创造了当时世界军队军团级统帅最年轻的记录。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林彪,使得他有机会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如此重要的职位。
  
  林彪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靠吹的,1932年才组建的红一军团在1933年春就打了当时红军最大的一次伏击战。在这次名为黄坡、草台岗的战役中,林彪采用两翼包抄、隐蔽接敌的战术将来犯的国军52师、59师依次歼灭,取得了俘敌二万五千余人的全胜战绩。
  
  林彪在此役中担任现场总指挥,运用了中国战术中的多种方式,先是撤退,然后采取平行路线,隐蔽接敌,使用伏击、侧击、兜击等战术,最终把来犯的国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林彪不仅善于运筹帷幄,而且临场指挥也很成熟。当国军52师的二个旅四个团全部进入伏击阵地时,下面请示“打不打”,林彪说“不打,等辎重部队”;等辎重部队进入伏击阵地后,下面急问“打不”,林彪依然沉着地说“不打,等护卫团”;就这样,一直等到整个52师全进入了伏击阵地,林彪才下令“打!”。
  
  林彪到苏联疗伤,他的赫赫战功使他在苏联军界名气大增,斯大林对他颇为青睐。当时中国国内国、共已经合作抗日了,斯大林曾经向蒋介石要求用15个将军换林彪留在苏联,不知何故,蒋介石没同意。按说蒋介石应该是很头痛林彪的,在国、共未合作之前,蒋曾经悬赏10万大洋求林彪的人头,可见,林彪在蒋心中的“重量”。可能也正因为此,再加上国、共已经合作,蒋也想将这员大将收到麾下吧。
  
  林彪对战争发展有惊人的洞察力,在德国军队准备攻击法国以前,苏联也密切关注着战争的发展局势,当斯大林向他的元帅们询问德军会怎么去攻击马其诺防线时,大多回答德军会从马其诺防线的中间防线集中火力突破,然后以装甲部队实行纵深突击。当时林彪也在场,斯大林有询问林彪“林彪同志对德军兵力走向有何看法?”,林彪低调地说“我不是希特勒,不清楚他的想法”。斯大林很不满意,又问“你这个说法我不满意,如果你的德军统帅,你怎么办?”。这时,苏军的高级将领看见斯大林认真了,纷纷围上来看林彪怎么回答。林彪仍然不慌不忙,他沉着地说“前面几位元帅的判断非常高明,但我劝同志们不要过重地看待马其诺防线,人是活的,物是死的。有用的时候它就是钢铁长城,没有的时候它就不值分文”。苏军元帅们还不太把这个年轻人看在眼中,要求他说得更加明确一点,林彪又说道“如果正面攻击马其诺防线,它才会起作用,如果绕开防线,从侧面迂回包抄,兜击防线后的深远后方,它就不起任何作用”。
  
  斯大林和在场的苏军元帅们认为这种战术太过离奇,不置可否。但数月后的德军正是绕开了马其诺防线,以闪电战直插法军腹部,逼得马其诺防线的盟军不得不仓皇逃窜时,苏军将领开始佩服林彪了。
  
  从林彪在国内战争中的表现和在苏联得到苏军高级将领们的佩服来看,林彪的确是中国善于策划,懂得谋略的将领典型。他打仗,不喜欢硬拼,和彭德怀元帅的打法大不同,彭德怀元帅喜欢打硬仗、啃骨头,越是难打越要打,而林彪喜欢运筹帷幄,精心策划,谋求以最小的牺牲去谋取最大的胜利,所以打仗时,林彪的士气也很足,战士们知道胜利是属于他们的。
  
  林彪用兵,以中国古代兵书上来说就是善于出“奇”,敌方等待的,就是要回避的,敌方以为不可能的,恰恰是要争取的。还有一点就是尽可能地不要硬拼,士兵就是将军的根本,歼敌一万而自伤二万的战争是不可取的。所以林彪对敌“五则攻之,十则围之”,在敌我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采取迂回、兜击等方式各个击破,最终达到以最少的损失战胜敌人的目的。
  
  实际上林彪的军事天赋是受到包括毛泽东、蒋介石、斯大林、和倭军的公认的,在平型关战役,虽然林彪的115师只是负责从侧翼迂回阻击日军,但林彪指挥有方,硬是打出了个“平型关大捷”。有的军迷说:正面战场上抗击的是国军,林彪的115师并非决定性力量。这个也是事实,但试问一下,如果是国军来完成这个任务,谁能比林彪完成得更出色呢?
  
  林彪是军事天才,可惜在政治上却犯了糊涂,以至于魂丢大草原。逝者如斯,令人感慨万分。由此也可见:天才也不是全才,一个军事天才并不等于政治天才。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