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二战德国的成败原因 二战德国的成败真实原因 二战德国的成败内幕

 3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07 17:18:27
导读:从政治上看二战德国的成败原因德国作为一战中的战败国,不但要割地赔款,在军事和政治上还被凡尔赛条约加上了种种限制,然而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其竟然敢于向全世界开战,而且仅凭一国之力把欧洲闹了个天翻地覆,当中其实有极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当时,欧洲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二...

从政治上看二战德国的成败原因
德国作为一战中的战败国,不但要割地赔款,在军事和政治上还被凡尔赛条约加上了种种限制,然而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其竟然敢于向全世界开战,而且仅凭一国之力把欧洲闹了个天翻地覆,当中其实有极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当时,欧洲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二个是以英,法,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战前美国应该只能排第三),而德国,恰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地理上,都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地位,一来德国处在英法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地带,二来德国既不属于共产主义,又和英法等国在一战中结了樑子,这就使得苏联和英法都争相拉拢德国。

        然而这种特殊的“第三方”地位却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和现在的中国有一些类似),处理得好,自然两边通吃,处理不好,就两边得罪,吃不了兜着走。偏偏希特勒是个玩政治的高手,此人的手段绝对不比中国的鬼谷子低,可以说是把两边的便宜都占了,一方面他成功得到苏联矿产和能源的支持,德国之所以能顺利征服法国,其生产武器的铁矿石,以及油料基本都是苏联供给的;另一方面,他成功令英法默认其收复苏台德地区,以及扩充德国军备的行动。

        现在很多评论说希特勒失败在过早发动了对苏的战争,但我认为他失败恰恰是因为他发动对苏战争太晚了。假如希特勒首先攻击苏联,而不是法国,那么世界历史很可能会改写。事实上攻击法国完全是个意气之举,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曾透露对法国的憎恨,为了报复法国在一战中对德国的羞辱,他把法国作为第一个入侵的对象。攻击过程尽管非常顺利,但占领法国在战略上却没有任何意义,不但如此,这还令德国一下站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对立面。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在得到各种德国即将大举入侵的情报下,仍然不愿相信希特勒会这么做的原因,因为根据“常识”,既然希特勒和英美翻脸了,那他就只有投靠苏联了(常识误事啊,后来抗美援朝中的美军也犯了同样的“常识”错误)。

        结果希特勒偏偏以一种极其反常的思维,在占领法国后,迅速开始了攻打苏联的计划(尽管延迟了数个星期)。即便此时进攻苏联并非上上之策,但希特勒也并非完全没机会获胜的,这从战争初期可以看出一点线索。在对苏战争的开始阶段,希特勒的大军简直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三路大军长驱直进,光古德里安的大军就俘虏了将近130万人,苏联红军是整军整军地投降,为何?至今仍然很多人反复从中分析和研究,但他们往往都是从单纯的军事角度去看,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因素。战前,斯大林在苏联实行的残暴统治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乌克兰),因此,当德国人到来的时候,人们是认为德国来“解放”他们的。某隶属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士官在日记中记载他进入乌克兰的景况,他形容简直就是进入天堂,人们都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招待他们,他每天都能吃上红酒,牛奶,鸡蛋;每占领一个村庄,人们都拿鲜花来迎接他们。德国大军一直推进到斯摩菱斯克,运输铁路竟从未受到过骚扰,人们还主动向德军举报苏联间谍,使德军的人员装备能畅通无阻地运送到前线,相反苏联红军虽然在本土作战,但完全得不到人们的支持,被合围的基辅大军得不到人们的补给,只有饿着肚子作战。为何在苏联在乌克兰的战斗损失最多?为何希特勒自信到认为不需要等到冬天就能拿下莫斯科?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说个题外话,我们现在回头看,觉得纳粹主义十恶不赦,然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却拥有不少的追随者,这是因为,无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有其自身致命的弱点(纯经济角度),纳粹作为第三种解决方案,在当时可以说是种新兴的思想(在那时的历史地位,有点类似xx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不能否认的。以致德军中有一些竟然是法国志愿军人。

        然而希特勒最终还是辜负了人民对他的支持,原因是因为他在占领地搞种族歧视,他认为只有日尔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才配获得自由,其他人等,都必须无条件为日尔曼民族服务,工作致死。他的这种极端民族政策使其大失民心,最终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令他的军队在战场上不断溃败。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在斯大林格勒一役仅损失一个军团,就令强大的德军突然一泻千里了呢。其实,并不是一次战役扭转了战局,而是民心的改变,可以说,第三帝国的兴衰,完全是民众对纳粹主义拥护程度的体现,希特勒忽略了争取人民支持的重要性,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孤军奋战的德国军队自然是屡战屡败,最后连自己的首都也守不住了(这一点始终和毛泽东有差距啊)。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