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张礼慧在采访时表示,中国女性的产假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延长甚至可以延至3年,引发网友热议。去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也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这一看似保护女性权益的建议,却有很多人反对,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女性休的产假越长,越能安心和满足的抚养下一代,进而更好的保障妇女权益... |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张礼慧在采访时表示,中国女性的产假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延长甚至可以延至3年,引发网友热议。去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也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这一看似保护女性权益的建议,却有很多人反对,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女性休的产假越长,越能安心和满足的抚养下一代,进而更好的保障妇女权益。但这一看似合理的建议为什么有很多人反对呢?这是因为我国女性目前遭遇的婚育歧视已经非常严重,延长产假很可能会加重这一趋势,损害女性就业这一更根本的权益。
2010年,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选取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深圳和昆明6个城市,对女大学生就业招聘中的性别歧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女大学生表示在求职中遭遇了婚育歧视,而只有19%的受访者表示外貌会成为求职障碍。在2013年人民网的一项调查中,也超过四成网友认为生育是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女性的首要原因,这两个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婚育歧视之严重。
在人民网的一项调查中,超四成网友认为婚育歧视是歧视女性首因
如果产假延长,甚至延至3年,只会加重这种歧视,甚至会导致一些企业不再招聘女性员工。即使国家强制规定企业女性员工的比例,企业肯定也会找一些生育过的女性员工凑数,而不会雇佣尚未生育的女性。这将让本已遭受歧视的女性更难就业,如果就业权都无法保障,讨论产假延长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勉强就业,女性也会是如履薄冰,即使有更长的产假,也根本无法做到安心养育下一代。
更何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吸纳了我国80%的就业人口,而据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建伟的统计,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9年。如果延长产假成为一项必须执行的制度,最终可能只会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增加福利,而数量众多的民企员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职工几乎与此无缘,这种潜在的不公平,也是不少人不赞成延长产假的原因。
那么,产假延长既然不现实,有什么办法能够更好地抚育下一代,更好地保障女性权益呢?
播放数:611

播放数:547

播放数:1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