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蒋介石曾愿回大陆,毛泽东准备再握手

 5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1 17:14:47
导读:蒋介石曾愿回大陆,毛泽东准备再握手2005年3月28日,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大陆之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高官首次正式参访大陆, 被称为“ 破冰之旅”。此行受到海内外高度评价。鲜为人知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中央政府以极大诚意希望能够达成和平统一...

蒋介石曾愿回大陆,毛泽东准备再握手
2005年3月28日,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大陆之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高官首次正式参访大陆, 被称为“ 破冰之旅”。此行受到海内外高度评价。鲜为人知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三次高规格的秘密和谈,中央政府以极大诚意希望能够达成和平统一,渴望中华统一的卓越之士往来两岸之间。尽管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三次和谈都最终搁浅,但透过这段秘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儿女为了国家一统不惜呕心沥血的拳拳之心。 
  第一次秘密和谈 毛泽东提出“和为贵”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朝鲜战争交战各方达成停战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又签订了越南停火协议,使一度紧张的国际形势有所缓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于大陆的建设。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的台湾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单纯靠武力解决的方针改变为立足武力伺机彻底解决和力争和平解放相结合的政策。

  1955 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明确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毛泽东主席也表示,我们跟台湾要“和为贵”,爱国一家。这些变化对国共对峙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参加过国共谈判的人士都认为,新一轮的国共两党谈判一定会到来。

  1949 年参加过北平和谈的南京政府代表团代表章士钊更是激动不已,向周恩来主动请缨去香港,找他滞留在香港的国民党旧故,去向蒋介石做工作,争取实现国共谈判。

  毛泽东和周恩来同意了章士钊的请求。为此,中共中央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交章士钊带到香港,通过关系转交给蒋介石。

  在信中,中共中央主张国共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并提出了两岸统一的四条具体办法:第一,除外交由中央统管外,台湾的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第二,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补助;第三,台湾社会改革从缓,有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第四,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信中结尾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希望蒋介石能回故乡看看。

  1956 年春,在周恩来的具体安排下,章士钊带着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身负重任来到香港,会见了国民党驻香港负责文宣工作、主持《香港时报》的许孝炎先生。 

  许孝炎知道事情重大,即从香港飞往台北,亲手将中共中央的信交给蒋介石,并将他与章士钊的会谈情况向蒋作了报告。蒋介石听后,再展开信件,反复看了几遍,长时间沉默无语,许孝炎只好默默退出。

  蒋介石经过一年的认真考虑之后,于1957年初突然召许孝炎回台北,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蒋介石说:“对中共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决定派人到北平(当时已改名北京,但国民党仍用旧称)一行,了解一下中共的真实意图。”并让许孝炎推荐人选。

  许孝炎考虑再三,提出三个人选。蒋介石反复权衡后,选中了宋宜山,派他到北京打听虚实。宋宜山是蒋的学生,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对蒋介石来说比较可靠。其胞弟宋希濂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被解放军俘虏后,关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宋宜山到北京,可以以探亲的名义成行。

  1957 年4 月,宋宜山经香港、广州,乘火车抵北京。周恩来在北京东兴楼饭店会见了宋宜山。宋宜山坦言,台湾派他来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共关于和谈的意向。周恩来听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抗战胜利后在重庆谈判时,蒋先生就说,大革命时代,国共两党的同志们曾在一个屋里开会,共一个大锅吃饭。希望我们还会在一起合作。”周恩来一席话,使宋宜山如沐春风,过去对共产党的种种疑虑一扫而光。

  不久,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出面与宋宜山商谈,李维汉提出了中共关于合作的四项具体条件:(1)两党可以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2)台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3)台湾地区的政权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士参与,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权的领导;(4)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

  宋宜山回到香港后,写了一篇1 万多字的报告交给蒋介石。

  由于宋宜山的报告对大陆的成就颇多赞扬之词,蒋介石大为不悦。再加上大陆此时已开始了反右斗争,蒋介石认为国共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从而中止了进一步接触。

  第二次秘密和谈 曹聚仁穿梭往返 

  1956 年7 月,当章士钊受中共中央委托,从北京到香港为国共和谈穿针引线的时候,另一个神秘人物也担负着同样使命从香港来到北京,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是旧中国颇负盛名的文人,与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有很深的交情。他是章太炎的高足,鲁迅的朋友,抗战时期常到新四军驻地采访,成为叶挺的座上宾,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同时,他又是蒋经国的挚友。曹聚仁回到大陆,即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热情接待。周恩来在颐和园宴请曹聚仁,陈毅等人作陪。周恩来告诉曹聚仁:“我们对台湾绝不是招降,而是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

  10 月3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曹聚仁。这天恰逢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出面欢迎,毛泽东却在中南海静候曹聚仁,足见毛泽东对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重视。

  毛泽东一见曹聚仁便说:“你这次回来,可以多看看,到处走走,看我们这里还存在什么问题。”

  在谈到蒋介石的时候,毛泽东肯定了蒋介石在某些历史时期的作用,并表示了他准备再次与蒋介石握手的想法。

  与毛泽东的谈话,使曹聚仁对和谈前景充满希望。回到香港后,他立即将详细情况转告国民党方面。

  不久,台湾传来指令,让曹聚仁再去大陆一趟,主要任务是到浙江奉化,看看蒋氏祖坟。

  1957 年5 月,曹聚仁第二次返回大陆,赶往浙江。在奉化溪口镇,他在蒋介石寓居过的丰镐房和蒋经国住过的文昌阁仔细看了很久。同时还代表蒋氏父子到蒋母的墓园扫墓。所到之处,曹聚仁都一一拍摄了照片。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