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苏正式走向决裂: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始末1960年8月和1962年4-5月,苏联在新疆挑起两次边界事件,打破了中苏边境的平静与安宁。后来,赫鲁晓夫又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袒护印方。为了回击苏联,1963年中国明确提出"整个中苏边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1964年,中苏双方开始举... |
中苏正式走向决裂: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始末
1960年8月和1962年4-5月,苏联在新疆挑起两次边界事件,打破了中苏边境的平静与安宁。后来,赫鲁晓夫又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袒护印方。为了回击苏联,1963年中国明确提出"整个中苏边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1964年,中苏双方开始举行边界谈判,但无果。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向勃列日涅夫抛去橄榄枝,遭拒绝。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近百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潜在的中苏(俄)边境问题,一下子显露出来。双方边境各自陈兵百万,中苏间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漫长的中苏边界,几乎成为60年代世界上最危险的火药桶。
苏联在边界谈判的同时,开始向中苏边境增兵,不断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3月,由苏方挑起的边境事件达4189起,比1960年至1964年期间增加了一倍半。中苏边境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苏方出示的地图上竟把边界线画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中国岸边,把珍宝岛划归苏联所有。从此形成争议,并在该岛开始出现摩擦。
珍宝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该岛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1915年才形成小岛,至今在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人们还可徒步上岛。该岛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名珍宝岛。岛上有中国渔民居住、捕鱼,有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岛东与苏联隔江相望,相距400余米。每到冬季,江面冰层厚达2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种车辆。
从1967年1月到1969年2月的两年多时间里,苏联边防部队入侵珍宝岛达16次之多。1968年2月27日,苏联边防军出动装甲车、卡车、吉普车共7辆,载运75名携带武器的军人越过乌苏里江主航道,侵入珍宝岛,拦截和殴打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军人,当场打伤8人。1969年1月4日,30多名苏联边防军人对中国边防部队的巡逻分队登岛巡逻粗暴干涉和拦阻,连推带打。1月6日,苏联边防军又侵入珍宝岛,抓走两名捕鱼的中国公民。1月23日,76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人,携带军犬,分乘4辆军车,在直升机的掩护下,打伤20多名中国边防军人,其中重伤9人。2月6日至25日,苏联边防军又连续5次围攻、毒打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对于苏联边防军接连不断的挑衅,中国边防部队一再克制忍让,未予还手,因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苏联边防军将中国边防部队的克制忍让态度和争取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视为软弱可欺。他们在珍宝岛地区的入侵挑衅活动,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不得不对苏联边防军的武装入侵进行反击。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开始。进行了3场战斗,但规模很小,只限定在这座小岛上。
第一次,1969年3月2日上午,中国边防站派出例行巡逻分队分成两组进行巡逻。第一组抵近珍宝岛时,苏边防军立即从珍宝岛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出动70 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带篷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荷枪实弹,抢先进入珍宝岛,阻止中国边防分队执行巡逻任务,并端起冲锋枪向中国士兵开了第一枪。即刻两军交火,展开激战,历时90分钟。中国边防部队驱逐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印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