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说服中央不要将毛主席留在根据地而让毛泽东参加长征的人是谁

 47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18 11:02:00
导读: 谁是毛主席跟随长征的最后关键推手?毛主席参加长征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都体现了十分的重要性。稍有近代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长征原定计划里毛主席是不允许跟随参加的,要将毛主席留在即将丢失中央根据地里。那后果非常严重,中国革命可能从此将失去自己的领袖,革命将要经历更多的风风雨雨,道路将更加漫长...

  谁是毛主席跟随长征的最后关键推手?
毛主席参加长征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都体现了十分的重要性。稍有近代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长征原定计划里毛主席是不允许跟随参加的,要将毛主席留在即将丢失中央根据地里。那后果非常严重,中国革命可能从此将失去自己的领袖,革命将要经历更多的风风雨雨,道路将更加漫长,付出更大的代价,作出更大的牺牲。可能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的那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留下来坚守中央根据地参加南方游击战的,在国民党蒋介石的血雨腥风之下都是九死一生,留下来的中央和苏维埃的最高领导项英、陈毅虽然有劫后余生,但却历尽艰险、多次虎口逃生。毛主席的保护自己的生命与敌游击周旋方面可能比项英和陈毅还要差,而且一旦蒋介石得知毛主席还留在中央苏区,一定会倾其所有军、特、党的力量,决不放过这个可能将他建立起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推翻,将他置于死地最有力的老对手侥幸逃生。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历史电视剧大片(包括《长征》)都差不多把谁是毛主席最后跟随长征的关键推手(说服中央不要将毛主席留在根据地,起了关键作用的人物)?描述成周恩来,这与本来的历史面貌肯定有出入,甚至就不是历史事实。因为决定谁参加战略转移(后来才叫长征,当时并没有这种称呼)的人选肯定是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核心层决定的;而在党的六大上,周恩来作了军事报告,随后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负责主持中央日常事务,包括军事工作。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7位书记(即常委)之一,位列仅次于博古处在第二位;而且周恩来还兼任着中革军委副主席和红军总政委,遵义会议前的黎平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周恩来主持的。长征的去留人员的会议,周恩来没有理由不参加,而且他有着相当的决定权,以他的位次和权力要毛泽东跟随战略撤退(后来叫长征)不是难事,但为什么第一次会议决定去留人员名单时却决定将毛泽东列为不参加战略转移(战略撤退、后来叫长征)的名单里?所以不符合逻辑,很难解释得通,可能就不是历史事实,还得另辟蹊径。
应该是这样才对:第一次会议决定长征的去留人员时,决定毛主席留在中央苏区说明周恩来是同意的,最多的保留意见,否则通过不了,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的;第二次决定毛主席跟随长征,决定时肯定周恩来同意了,否则也照样通过不了。从这一角度说,周恩来为毛主席跟随长征的决定是立了功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不是最主要、最有力、最关键的推动者,至今没有公开的史料来证明。这里有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如果是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德怀他们其中之一的是关键推手,那历史史料肯定公开了,因为很显然这将进步突出彰显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表现他们为确立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所做的努力。为什么近70年过去了,还没有公开,这可能涉及到人物的身份的问题,这个人或者这几个人在党史上已经不是正面宣传的人物了,是个负能量,到现在公布的条件还不成熟,是还不宜释放的负能量。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回忆录里写到过,这么个对中国革命有很大影响的问题有些直接当事人在回忆时不可能不提。但由于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而没有出版,或者在出版时被删除了。像陈云当时也是政治局常委,参加了长征,参加了遵义会议,参加了遵义会议前后的许多重大决策,不能不知晓,后来退到二线了也有时间写回忆录,在回忆录里没有讲到?可能性是不大。

倒是林彪很具备做最后关键推手一些基本条件,可以作为探讨的重要人选值得研究。林彪作为推手人物具备以下优势——

1、林彪当时就是毛主席的粉丝,是党内军内最早的毛主席粉丝之一,起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有许多史料表明他那时候已经开始了对毛主席个人崇拜,深信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能力、思想工作水平、革命的坚定意志,而在当时由于没有经过革命实践的充分证明许多党内人士对毛主席还没有持充分肯定的态度。

2、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根据地和执行军事命令上,林彪已经尝到毛主席领导指挥艺术的甜头,思想理论水平之高玲林彪等着付,所以在执行毛主席布置的战斗任务林彪坚决果断。

3、几年的战斗生活林彪与毛主席已经结下了较为深厚的革命友谊,私交也很深。

4、林彪已经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军事指挥不当造成的,而这恰恰是毛主席失去了军事指挥权形成了前因后果。林彪通过同毛主席的个人来往分析了解到战争成败的因素,而别人还不了解的一面;林彪对于敌我双方战略态势,我方能取得胜利的正确战术指挥颇为掌故,感觉到只有毛主席领导地位才能挽救败局,使革命转危为安。

5、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彪虽然没有决定权,说话身份可为合适有分量。林彪作为中央红军绝对主力红一军团的军团长要是撂摊子那是绝对够临时中央喝一壶的,因为红一军团已经为林彪熟练掌握的军队,指挥起来游刃有余,打起仗来敌人闻风丧胆,这一点已经通过多次战役战斗表现出来;换将为军队所不许、刚打了败战战争形势更不允许;临时中央从上海迁过来时间不长,需要高级将领的支持,撤换林彪条件不成熟也没有理由,更何况撤换了毛泽东的党内军内的不平衡还没有找回来。林彪要是再找上其他一二个重要军事将领起来说话呼应,要求毛主席随军撤退,那临时中央就得认真考虑。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