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谁圆了毛泽东的“揽月”梦?时间过得真快。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天,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中国人只花了四年时间——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时至今日,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中国的航天梦在一步步走向辉煌。与神舟九号即将冲天的信息相比,另一人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样令人激动:6月15日... |
谁圆了毛泽东的“揽月”梦?
时间过得真快。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天,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中国人只花了四年时间——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时至今日,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中国的航天梦在一步步走向辉煌。
与神舟九号即将冲天的信息相比,另一人振奋人心的消息同样令人激动:6月15日,“蛟龙”号海试现场指挥部确认,“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的首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6671米,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上天入地,而且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令世界惊讶的高度,这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在2011年的12月公布了探索外太空的五年计划,显示了中国在发展太空项目的决心。2003年中国第一次太空飞行成功;2008年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实现了太空行走;2011年11月,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首次对接成功。CNN报道说,如果一切正常,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完成载人交会对接的国家。彭博社评论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完成搭建永久航天站和登月的计划,明天的发射将使中国向这一目标又迈近了一步。BBC评论说,这个航天任务如果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完成,它将成为中国的又一块里程碑。巴基斯坦日报报道说,这将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用自己的航天技术将女性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太空发射时间总是会选择在国家重要的节日期间,并且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不是外国人所猜想的那样,而是自古以来延绵不息而又越来越深的民族情感,中国人的这种情感,也不是外国人所设想的那样简单明了,而是令中国人扬眉吐气、骨气非凡的民族气节。而今,当中国人一次又一次走向太空、研究太空的时候,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包容大气、英明智慧的民族豪情。
专家们分析,神九飞行将实现五个第一:
第一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驻留;
女航天员第一次加入乘组;
第一次进行十多天的载人飞行,
第一次进行一系列科学的航空医学实验,包括再生式环控生保单项技术实验。
从神舟一号到七号,我们实现了把人送入轨道并返回地面,但当时的神舟飞船还算不上是一种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从神舟八号起,飞船可以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交会对接,可以称为运输工具了。神舟九号将进一步验证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功能,能够通过不同的交会对接方式把人送进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并返回地面。这个过程的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神舟九号飞天,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放大到宇宙!
当神舟九号即将两次迈向天空时,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毛泽东主席当年那首充满浪漫情怀的诗词《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建国之初就在毛泽东的心中充满期望的飞天入地梦,在三句豪迈诗词中得到了充昂的体现。毛泽东用诗词语言劈空而下,声势不凡。从这里,人们形象地体味到毛泽东深厚的宇宙感和深邃的历史俯视感,博大情怀,溢于言表。毛泽东借诗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即将到来的前景再抒大无畏的壮怀之志:可以飞升到九天摘月亮,也可以深潜大海捉鱼鳖,谈笑风生,高奏凯歌,得胜之师欢天喜地班师回朝。毛泽东对神天的向望,对海洋的情感,在这里抒发得酣畅淋漓。在词的最后,毛泽东用朴素平常而又毅力非凡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潇洒、雄奇以及凌云壮志是与现实的理想紧密相联的,更感受到毛泽东的飞天激情。
毛泽东的这种理想,是在国际地位竞争中得到的。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还很快与中国签订了火箭和航空方面的合作协议。同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毛泽东用兴奋的语气说:“苏联抛了一个5百公斤的小月亮,我们大家要督促苏联同志一下,希望你们以后抛的卫星要重于5百公斤,搞一个5万公斤的抛—上去,我看事情更加好办了。你搞个5万公斤的抛上去,就有可能订立和平协定了。”但是,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承诺的对中国的援助成了一纸空文。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中国人的创造力。 1960年9月10日,也就是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17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导弹在空中预定轨道飞行了7分钟,准确命中目际。11月5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升空,准确命中目际。从此,中国的飞天梦走向了谁也阻不住的轨道。1970年4月24日凌晨,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关心下,“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一时间,“东方红1号”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响遍全球,震动了世界。这颗被命名为“东方红1号”的人造卫星,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地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完全实现了毛泽东主席要搞的大一点的愿望,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主席正式圈阅、批准了我国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我国第一艘飞船于1973年年底发射升空。至此,中国载人飞船的研制工程全面启动。由于这一计划是7月14日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的,因此该计划被命名为“7·14工程”。
毛泽东时代的“揽月梦”,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中国的飞天梦一步一步成为令人骄傲的现实,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和俄罗斯外第三个飞天大国,中国美好前景还会在新的里程碑上垒起颗颗耀目的珍珠,毛泽东的“揽月梦”会一步一步成为全中国人的自豪,这种自豪,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比拟的。
谁圆了毛主席的“揽月梦”?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