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前沿阵地,处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承担着基层人民法院半数以上的审判任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庭的设置不尽合理,人员配置弱化、相对其他部门干警待遇边缘化,工作机制的建立也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止功能,特别是对照河南省高院提出法庭“五小”目标,人民法庭的软硬建设更显不足。存... |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前沿阵地,处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承担着基层人民法院半数以上的审判任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庭的设置不尽合理,人员配置弱化、相对其他部门干警待遇边缘化,工作机制的建立也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止功能,特别是对照河南省高院提出法庭“五小”目标,人民法庭的软硬建设更显不足。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员稀缺。由于近年来审判员大量流失,大多数基层法院的人民法庭存在审判力量不足的情况,“两人法庭”甚至是“一人法庭”的情况大量存在。审判员作为庭长、副庭长不仅要在一线具体办案、承担法庭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完成常常顾此失彼。同时,也造成了法庭内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不利于法庭的管理发展。
二是经费紧张。尽管大多数基层法院按照要求在法庭建设和办公硬件配备上给予了倾斜和照顾,但法庭的车辆燃修,门岗、书记员、保洁员等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等日常开销,仍有较大的经费缺口,基层法院财务对此也有心无力。
三是作风懒散。由案多人少、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保障带来的工作消极、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纪律观念涣散等次生问题,亟须解决。
四是布局失衡。部分基层法院的人民法庭辖区面积、人口数量落差较大,法庭布局失衡带来的是收结案不平衡、法庭发展不平衡、工作量悬殊引起部分法庭审判人员心理不平衡。
五是人心不稳。由于缺乏起码的职业尊荣感,很多人民法庭的年轻法官一般不愿到基层工作,现有的法庭工作人员也希望能够回到院机关工作。
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是领导要充分重视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院党组要将规范人民法庭建设纳入法院重点工作去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好法庭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干警反应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在人员配置、经费拨付、硬件建设投资方面给与适当的倾斜和帮助。
二是要合理规划,努力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原则,根据各人民法庭的地理位置、法庭面积和实际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的对现有人民法庭进行建设整合。有关规划建设资金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努力争取党委政府对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支持和帮助。
三是要加大投入不断规范硬件建设。按照河南省高院人民要求,加强“小食堂、小宿舍、小菜园、小图书室、小活动室” “五小”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的硬件设施,如改善办公条件、美化环境、解决好法庭干警的吃饭、住宿、休息和文体生活需要,保障法庭干警吃好饭、干好工作。
四是整合现有审判力量,努力争取人员编制。结合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对全院的审判人员进一步进行整合,让综合部门中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尽可能的充斥到审判一线工作,补充法庭的审判力量。针对编制缺口较大,急需补充的基层法院,要积极向上级法院和当地党委争取编制,对新进人员优先照顾分配到法庭工作。
五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稳定人心兑现奖惩。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查摆、整改法庭干警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祛歪风邪气、树新风正气。通过为法庭干警的解决工作生活中困难,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不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及时兑现奖惩,不断提高法庭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淇县法院 裴增良)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