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长征期间国共曾多次和谈是真是假

 2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6-22 17:16:14
导读:长征期间,国共曾频繁和谈很多人认为,1936年是“西安事变”致使国共和谈,其实,早在这一年春夏,尚未完成长征会师的各路红军还在与国民党军激战,国共两党代表已在密室中开始一轮轮谈判。 “蒋贼”变“蒋总司令”传递信息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入侵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对日态度开始强硬,共产国际也提出建...

长征期间,国共曾频繁和谈
很多人认为,1936年是“西安事变”致使国共和谈,其实,早在这一年春夏,尚未完成长征会师的各路红军还在与国民党军激战,国共两党代表已在密室中开始一轮轮谈判。

  “蒋贼”变“蒋总司令”传递信息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入侵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对日态度开始强硬,共产国际也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国共双方接触谈判有了基本前提。
    1935年12月中旬,刚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时因蒋介石仍在“剿共”,中共中央没有改变“反蒋抗日”口号,不过已开始设想采取争取策略。12月9日,《救国时报》刊载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拟的中共宣言,将传统的“蒋贼”之称改为“南京蒋总司令”,并希望他的军队“马上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对蒋介石称谓的这一改变,实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信息。

蒋介石托宋庆龄荐密使到陕北

    蒋介石看到中共传递的信息,马上作出了反应。1936年1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接见了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询问在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是不是确有谈判意愿。这位大使作出肯定答复后,蒋介石马上通知他的心腹、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触。潘汉年、王明先后会见了邓文仪,表示愿意和谈,又说中共中央在国内,谈判应在国内进行。
    接到邓文仪的报告后,不愿公开放弃“剿共”立场的蒋介石决定以中间人牵线方式进行接触试探。他知道宋庆龄同中共有密切关系,便派妻兄宋子文去表示愿意谈判之意。宋庆龄马上推荐有“红色牧师”之称的董健吾去陕北。董健吾出发前,蒋介石交代了与中共谈判的条件,即共产党可以合法身份参加政治活动,红军编入国防军到抗日前线。
    1936年2月下旬,董健吾到达陕北。毛泽东回电表示“十分欢迎南京当局觉悟与明智的表示,为联合全国力量抗日救国,弟等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毛泽东还提出“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等五项条件。蒋介石却只想收编红军,不同意政府改组和组织“联军”,双方所提条件的差距很大。

频繁谈判却迟迟达不成停战

    国民党当局伸出和谈触角时,中共中央也秘密派出代表周小舟,于1936年初至8月间4次赴南京,同国民党代表曾养甫商谈和平条件,还从衣服夹层中带去一批毛泽东、周恩来等致宋子文、孙科、冯玉祥、程潜、曾养甫、覃振的信。
    6月间,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李宗仁的桂系以“北上抗日”为口号,发动反蒋的“两广事变”。蒋介石为稳住西北,对共产党的谈判态度一时积极起来。7月间,从莫斯科回来的中共代表潘汉年应邀到达南京,同国民党中央调查科的负责人张冲进行了会谈。
    然而,一向只讲实力的蒋介石解决了陈济棠并迫使桂系妥协后,对共产党又强硬起来。10月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以胡宗南、关麟征部等中央军精锐为主的国民党军紧追过来并展开猛攻。
    在蒋介石展开军事进攻之际,11月10日,潘汉年又到上海沧州饭店谈判。国民党代表陈立夫传达了蒋介石的意见:“对立的政权与军队必须取消,中共军队最多只能编三千人至五千人,师以上干部一律解职出洋,半年后如回国,量才录用。”听到这一苛刻条件,潘汉年马上回答:“这是蒋先生站在‘剿共’的立场上的收编红军条件,不能说是合作抗日的谈判条件。”毛泽东随即于11月18日发布“决战动员令”,在“长征最后一仗”——山城堡之战中消灭胡宗南一个旅。

“西安事变”影响和谈进程

    山城堡一战,显示了红军的战斗力。蒋介石在秘密谈判中的条件很快有了改变。
    12月初,陈立夫紧急电召潘汉年再去南京谈判,见面即说明,蒋先生已作出重要让步,不再坚持收编红军和师长以上干部出洋半年回国量才录用等条件,同意接受红军改编,并说明人数限制在3万以内。
    在红军长征结束前后,国共频繁谈判却迟迟达不成停战,关键是蒋介石想以对付旧军阀的“收编”方式吃掉红军,不同意建立合作抗日关系。12月10日,毛泽东致潘汉年的电报中明确说明:“我们愿以战争求和平,绝对不作无原则的让步。”这封电报因密码破译原因,直接被张冲收悉。陈立夫约定张冲次日一早即飞西安向蒋请示,不料次日一早他便头晕目眩被送中央医院留医。12日下午3点多,陈立夫接到电报:“张杨叛变,领袖被扣,生死不明。”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打断了国共继续讨价还价的和平谈判。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