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10个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 企业通关成本可省三成 打造国际物流“黄金通道”

 11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6-25 8:59:15
导读:青岛城市风光前湾港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工作启动仪式 6月17日,黄河流域10省区携手,推出一份“贸易便利化”大餐: 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省区检验检疫局在青岛共同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合...

青岛城市风光

前湾港

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工作启动仪式


  6月17日,黄河流域10省区携手,推出一份“贸易便利化”大餐:

  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省区检验检疫局在青岛共同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工作,由此形成一个标准统一、快捷高效的检验检疫通关区域。

  而在一个多月前,以青岛海关为龙头,包括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拉萨等10个海关通过深化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际物流“黄金通道”。

  二者相互作用,协同配合,实现联动,将铺设一条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低成本通关高速路,最大限度地缩短通关流程和通关成本,打通东联日韩、西至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青岛口岸:

  黄河流域10省区出海口

  站在古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青岛胶州的板桥镇向东眺望,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澄澈,延续着与世界通商的传统;向西遥看,新亚欧大陆桥地区已成为国际性、开放型交通大动脉、经济大走廊。

  沿着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程延伸至整个山东,沿太平洋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青岛、黄岛等遍布岸线星罗棋布的港口……诸多先天优势使山东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这条通商之路再次迸发出新机遇。

  为了让其更加畅通,两个月前,西起新疆、东至黄海,囊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蓝图,终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一项旨在促进“一路一带”沿线协同发展的检验检疫“条块融合”工程就此启动。

  检验检疫“条块融合”工程启动的意义可谓深远—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是目前检验检疫5个区域一体化中覆盖地区最广、跨度最大的:

  从山东青岛到新疆阿拉山口直线距离4000多公里,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既连接长江经济带(四川),又衔接东北四省(内蒙古),涵盖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进出境运输方式,业务类型多而复杂。

  根据10省区签订的合作协议,此次一体化模式改革由山东检验检疫局牵头,与区域内其它9局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口岸局与内地局、内地局之间的协作配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实施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再造,打破地域限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形成互动,实现跨辖区检验检疫一体化作业,构建地方政府支持、关检联动一体、协作配合、环节优化、便利快捷的大通关工作机制和通畅顺达的物流通道,推动检验检疫跨辖区协同执法监管,助力“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新发展。

  专家认为,这意味着,青岛口岸将成为黄河流域10省区出海口,其重要性不言自喻。

  区域一体:

  “出口直放”与“进口直通”

  “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启动会议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认为,“10省区联合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要以信息化为突破口,运用大数据的平台,打破地域行政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主要通过打造“平台+中心”等模式,实现区域内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基础上的“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最大限度地破除壁垒,促进贸易便利,释放改革红利。

  据介绍,实施一体化后,数万批货物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疫,最大限度缩短流程,让企业省去奔波并节省两三成通关成本。

  目前,区域内10个检验检疫局已共同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工作方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负面清单》。自7月1日起,对于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进出口货物,企业可选择便利的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模式。

  同时,区域内10个局还将全面开启“属地备案、通报通签”的原产地证签证一体化模式,在属地完成备案的企业,可自主选择在区域内任一局申请签发原产地证书。

  专家认为,这对于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中韩、中国—东盟等自贸区战略机遇意义重大。

  “拿着济南检验检疫局出的FORM E原产地证,我们往印尼项目地运输的电力设备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刚刚完工的一个EPC项目节约成本4800多万元。”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主管曹先生对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带来的效益感到欣喜。

  数据也已印证了专家观点:今年前4个月,仅山东检验检疫局就对东盟、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近8万份,签证金额37.7亿美元,帮企业享受沿线国家关税优惠约2.45亿美元。

  贸易便利:

  源源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表示,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在山东的青岛口岸实施“9+1”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有利于山东企业享受丝绸之路经济带释放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服务对外贸易,最大限度实施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有利于山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青岛是山东外贸大市。每一次贸易便利化改革,青岛都是最先试水,也是最先受益的城市之一。以青岛为例,可以明显看到山东贸易便利化的改革成效。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青岛市全市累计出口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增幅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

  攀升的数据背后,是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释放出的改革红利。

  去年上半年,青岛口岸在全国率先推广关检合作“三个一”,即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关检双方不改变现有业务管理系统的前提下,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对关检双方的作业流程进行整合和互动,实现了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大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

  去年年底,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在胶州正式投运,这是全国沿海地区第一家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对内辐射省内外集疏港货源,对外辐射日韩、中亚、欧洲、美国等国家的过境以及进口货源,统筹海运、陆运、空运、铁路运输等运输功能,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部沿海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成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

 

    今年5月1日,以青岛海关为龙头,1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共同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际物流“黄金通道”。

  目前,青岛检验检疫局正积极促进上海自贸区8项检验检疫新政策在区域内落地先试,并与海关部门加强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青岛是山东的缩影。在“一带一路”成时代命题的今天,山东趁势而上,积极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的新突破,山东各地全方位、多层次主动对接,积极融入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沿着“一带一路”,贸易不息,便利不止,发展不断。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