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现实人们为什么变得这么冷漠 一小伙车祸倒地无人理

 35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7-13 9:06:42
导读:7月10日,安徽淮北一名二十多岁青年驾驶的摩托车与一辆白色小轿车碰撞后摔倒在路上奄奄一息。周围占满了围观群众,却无一人上前查看他的伤势或者打给120急救中心,倒地几分钟后,青年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用微弱的声音拨打120自救,救护车到达后迅速将青年送往医院抢救,截止记者发稿前该青年生死不明。“助人...

7月10日,安徽淮北一名二十多岁青年驾驶的摩托车与一辆白色小轿车碰撞后摔倒在路上奄奄一息。周围占满了围观群众,却无一人上前查看他的伤势或者打给120急救中心,倒地几分钟后,青年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用微弱的声音拨打120自救,救护车到达后迅速将青年送往医院抢救,截止记者发稿前该青年生死不明。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可现如今却遭遇“见死不救”、“不敢扶”的尴尬。遇到车祸,面对奄奄一息的青年,路人围观拍照却不愿意拿起手机拨打120,这是何等的冷漠?若说害怕施加援手反变为“加害者”,那么周围的群众可以证明自身清白。另外,肇事车辆就在现场,大可不必担心“欲加之罪”,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围观群众集体“失明”、袖手旁观,如何冷漠实在让人心寒。
“见死不救”不失为社会风尚的一种倒退。究其原因,主要是先前发生过太多“讹诈”、“碰瓷”事件,让人们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慢慢地,当人们亲历类似事件时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提防和谨慎,甚至演变为“事不关己”的冷漠。冷漠源于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坍塌,近年来多起因为扶了摔倒老人反被污蔑成为肇事者的新闻不断出现更是加深社会信任的裂痕。进而导致社会上的人害怕做好事,担心做好事之后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里曾说道:“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笔者相信,大多数人的内心是善良的,公交车上还是有主动给“老弱病残”群体让座;扶老人过马路也随处可见;微博上看见遭遇不幸者,陌生人捐款高达上百万,可见,社会道德并没有完全沦丧,人心并未完全泯灭。人们之所以选择“见死不救”则是因为对他人信任的缺失。
一个缺乏信任,互相猜疑的社会是十分可怕的。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失了信任,我们还会相信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倘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成为社会主流,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助人”会惹上麻烦,求助者是否在欺骗自己,在这样相互猜忌的社会中人们如何能过过得幸福快乐?
要修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不仅需要媒体能够正确引导舆论,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以身作则。不亲历类似事件则无法体验到围观群众内心的挣扎于不安。当我们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充当冷漠的看客。

关键词:小伙车祸倒地无人理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