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家乡的桥阅读答案 作者王申浩简介 家乡的桥 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 |
家乡的桥
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便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跟民间传说有关系;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那年清明节跟着外婆坐船上坟去,每过一桥,我就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在家乡,我们孩子最恋的是桥。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捉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张开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家乡的桥阅读答案:
1、第一自然段先概括写(桥的造型多),接着简略介绍(过户桥),在具体介绍(单拱桥),最后写作者的(联想).
2、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
3.画出第三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4.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各方写一句.
(1)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夸张)
(2)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拟人)
作者王申浩简介:
镇海作家、中兴校友会副会长、镇海中学原副校长王申浩发表在由吉林省作家协会主编的《小作家选刊》(小学版)2004年第5期上的一篇散文《家乡的桥》,分别入选了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7册(简称A版,上海小学也采用此教材,又称沪教版)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10册(简称西师版)。
镇海人耳熟能详的古老桥名——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等都被作家一一写入文中,如今正被上海等地的莘莘学子在课堂上朗朗读来……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