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海上英魂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9月16日,我国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至鸭绿[lù]]江的大东沟(今辽宁东沟)。第二天上午,舰队士兵操练完毕,正准备吃午饭。突然,西南海面出现一团烟雾。烟雾越来越大,只见一支舰队正疾驶而来。我军估计... |

海上英魂
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9月16日,我国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至鸭绿[lù]]江的大东沟(今辽宁东沟)。第二天上午,舰队士兵操练完毕,正准备吃午饭。突然,西南海面出现一团烟雾。烟雾越来越大,只见一支舰队正疾驶而来。我军估计是日军舰队。霎(shà)时警苗齐鸣,士兵们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中午11时左右,舰队指挥、海军提督丁汝昌发出命令:“各舰立即起锚(máo)出海!”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日战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炮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xiāo)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xiāo)。
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pín)频发炮,屡(lǚ)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duò)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祷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虽然北洋舰队将士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但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失败的结局。然而,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幼年及教育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蜒里2号)一茶商之家,1867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嘉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当年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
北洋水师
1880年调北洋水师。同年到英国接“扬威”巡洋舰,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7年再到英国接“致远”巡洋舰,任“致远”管带,职中军中副将。是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学或实习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黄海海战
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邓世昌语曰:“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便意图撞沉日舰旗舰“吉野”(据日方记载为浪速,参见《原来邓大人撞的不是吉野》),但“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修了衣冢,建起邓氏宗词。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纪念船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世昌"号命名一艘远洋综合训练舰,以示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6

播放数:1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