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下雪的早晨》课文 中心思想 作者艾青简介及作品

 693人浏览  1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8-24 11:21:10
导读:中心思想 作者艾青简介及作品 《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风雪”的第二篇课文。 下雪的早晨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中心思想    作者艾青简介及作品   《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风雪”的第二篇课文。

《下雪的早晨》课文 中心思想 作者艾青简介及作品

 

下雪的早晨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
  那双发亮的眼睛,
  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
  一根很长的狗尾草,
  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
  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
  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
  也不会有什么人影;
  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
  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
  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
  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
  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
  但他决不会知道,
  有一个人想着他,
  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是艾青写于1956年的作品,共三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抓住了“大、白、静”的特点;接着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一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3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

作者艾青简介及作品: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少年时代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初中毕业后,考入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由于爱好法国著名诗人波特莱和兰布的诗作,终于摒弃美术,开始写诗,诗风沉雄浑朴,有浓重的油画感,但调子忧郁、感伤,曾自嘲为“悲哀的诗人”。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思想激进被法国巡警逮捕入狱,在狱中用艾青笔名创作了长诗《大堰河——我的褓姆》(1933年)。这是诗人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诗是献给一位勤劳一生、受尽苦难最后含泪死去的农妇的。诗人怀着忧郁、激光器愤的情绪,倾诉了大堰河的悲惨命运和血泪生涯,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显示了青年艾青的反抗精神、创作才华和纯朴深厚的艺术风格。诗篇轰动了当时的诗坛。
抗日战争前夕,写了《复活的土地》。抗战爆发后,加入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这时期他写下了大量诗篇。他以铺陈的笔法,鲜明的形象,浩瀚的气势,呈现诗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长诗《向太阳》、《火把》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品以“海洋一样开阔”的胸襟和气魄,以热烈跳动的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诗人对全民抗战的满腔热情和胜利信心,激励和鼓舞千百万群众奋起反抗日寇,对当时知识青年投奔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1941年“皖南事变”后,经重庆到达延安。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诗人努力学习用民歌体写作,语言流畅、亲切,在歌唱民族解放战争的作品中,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他的诗在思想上和风格上较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时期的代表作有:长诗《毛泽东》、诗集《愿春天早点来》(1944年)、《献给乡村的诗》(1945年)、《反法西斯》(1946年)、《黎明的通知》(1948年)、《舵手颂》(1948年)等。诗中揭露和控诉侵略者和卖国贼的罪恶,鼓舞和号召人民起来,粉碎敌人的入侵,同时,热情地歌颂领袖、党和解放区的人民。
建国以后,正如艾青自己所说:“如今灾难总算过去了,我要为新的日子歌唱。”他以清新的曲调歌颂了新生活的光明,以极大的热忱投入了保卫和平、反帝反殖的政治运动,写了不少慷慨激昂的篇章,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他的献给斗争中的各国人民的诗行,常常把炽热的情感同冷静的睿智结合起来,显示了既热烈又冷峻的风格。
1978年4月,发表了他的诗《红旗》,继而他又创作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1979年访问了西德、奥地利和意大利,1980年应邀重方阔别近50年的巴黎,伤口有《墙》、《蓝色的多瑙河》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坚持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不是轻率地用一时一事的政治口号去糊裱诗章,而是把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统一起来,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熔为一体,为我国新诗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匿名 ip:10.72.165.97 2018-12-25前  
那个中心思想能少一点的吗?
网友评论
1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