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者赵明简介及作品 选自[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从“埃尼阿克”出生到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如今,电子计算机这位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 |
作者赵明简介及作品 选自[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从“埃尼阿克”出生到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如今,电子计算机这位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如果有人问:计算机是干什么用的?你可能回答:计算机当然是用来计算的机器。确实,在一开始发明计算机的时候,人们是用它来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的。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不单单用于计算了。科学家已经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也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在我国,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被称为媒人。媒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男女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在他们之间传递一些信息。于是,就有人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做媒体。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当今社会的文字、语言、声像、图片等各种信息常常绞织在一起,原来只能传递一两种信息的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它既能当电视机,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等使用。这种能传递多咱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
那么,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关系呢?人的耳朵能接受声音的信息,眼睛能接收图像的信息,鼻子能接受气味的信息。这些信息由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由大脑统一处理。因此,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司令部”就是“电脑”。同样,要建造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也必须在系统内设一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就是“电脑”。
如今,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计算机连接上了贯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真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呢!
电子计算机发展迅猛,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计算机。因此有人说,你可以弄清楚已经过去五万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知道未来五百年的事情。计算机的发展,别说五百年,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也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作者赵明简介及作品:
1974年1月出生,副教授 ,学历硕士
毕业院校: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
社会兼职: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委员会常任理事
河南省管乐协会常任理事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于1986年正式学习长号演奏,师从于甘肃省音协主席毕忠义老师。经过刻苦努力地学习,于199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长号专业,师从于管弦系主任宋厚奎教授。1996年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长号首席演奏员。2001年调入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担任《长号》、《基本音乐理论》、《音乐课件制作》、《演艺理论与实践》、《创意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于2006—2008年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现任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学副院长。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