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她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遗容? 现代医学专家揭秘古代医学药品神秘的防腐液。汉代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一座汉朝的古坟,无意间被挖土工人破坏,而放于棺木内的尸体,竟然皮肤毛发保持完好,令所有见过尸体的人都大吃一惊。利用现今的电脑技术,可以重组出她昔日的容貌—一副2000 年前“大家闺秀”的模样。这具200... |
她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遗容? 现代医学专家揭秘古代医学药品神秘的防腐液。
汉代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一座汉朝的古坟,无意间被挖土工人破坏,而放于棺木内的尸体,竟然皮肤毛发保持完好,令所有见过尸体的人都大吃一惊。利用现今的电脑技术,可以重组出她昔日的容貌—一副2000 年前“大家闺秀”的模样。这具2000 多岁的汉代女尸身高1.6 米,体重约60 千克,头上发根清晰,眼睫毛很长。此外,尸身大部分皮肤保存完好并具一定弹性。死者是一位不超过25岁的少女。尸体剖开后,全部内脏也都保存完好。而最让专家吃惊的是,古尸的头壳被锯开后,还能取出一副完整的大脑。
神秘的防腐液
当时有人提出, 尸体被发现时,棺木内充满了液体。这些液体呈棕褐色, 初时以为是渗入的地下水, 在搬运时被弄浑浊了。但隔了几个月后, 这些浑浊的液体未有任何沉淀, 根本不像地下水,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的防腐液。但是,至今发掘出的其他古代棺木中,并没有发现同样情况,何况2 000 年前的文明,根本制造不出可以千年不变质的防腐剂。于是又有人提出,尸体发现处在几十年前是一座化工厂,会不会是化工厂的排污水渗入了棺材。不过这理论一下子被推翻,因为化工厂未建起前,尸体已在棺内2000 年。还有人认为,地底的温度长年偏冷,如果地下接近冰点,说不定可以保存尸体。不过根据棺木被发现的深度来看,这个说法又不太可能。这次解剖2 000 年古尸事件,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部分人认为,千年古尸何必动刀,不如保持尸体完整更好。但也有人认为,解剖是有必要的,很少有这么完整内脏的古尸,解剖可以比较现代人和古代人的身体结构变化、病理因素等,在医学上来说,有相当大的价值。
汉代方术盛行,当时保存尸体最权威的说法是“玉能寒尸”,即说玉能够保护恒常的低温,避免尸体腐烂。所以在河北满城发掘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时,就发现二人都身着灿烂如新的金缕玉衣,但尸体却早已变成了枯骨,证明这种对抗自然的努力不过是一种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
过科学分析,发现外界传言的神秘药水,其实不是防腐药水,而是土壤中的水分渗入墓中,在几千年时间里凝结聚集而成,只有十分微弱的抑菌作用,却不是尸体得以保全的主要原因。
尸体因何会被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得从埋葬的方式说起。马王堆3座墓的墓坑,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坑最大最深。3号墓的墓底及棺椁室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坚固,在上面筑起高大坟丘。1号坑所填木炭非常厚实,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米~1.3米,黏性甚强,渗透性极差,这层既厚且匀的白膏泥,封固严密,使深埋地底的椁室形成湿润、恒温、缺氧无菌的环境,使棺椁、尸体以及随葬器物保存完好。而另外两座墓,特别是2号墓,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故墓内保存较差。
在尸体入棺后的最初阶段,肠道曾发生过细菌繁殖、发酵的腐败过程,但在特定条件下,腐败未能继续下去,原因是棺内因封闭良好,所以空气不多。尸体初期腐败过程中就耗尽了棺内的氧气,棺内各种有机物在厌氧甲烷的作用下,形成了燃性沼气。沼气不断累积,棺内压力增大,增强了抵抗外界渗水的能力,所以棺内基本上保存着最初由棺外渗进来的水,而这些水经过土壤、白膏泥等渗入棺内后,就形成了带有少量硫化汞的防腐物质,尸体长期浸泡在这种液体中,保持了新鲜和湿润。当然,古人的种种努力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尽管当时科技水平落后,这种努力在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具极其罕见的完好女尸,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现在出土后的女尸,已经密封于有机玻璃棺材里,存放于地下室,配以空调设施保持恒温,并用药水防腐。由于尸体受防腐药水的长期浸泡,女尸原来的板栗色渐渐消失,更接近鲜尸的颜色。
马王堆出土的女尸,在世界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实,在考古学中,尸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与其他文物相比,因为保存完好的尸体少之又少,故而尤显珍贵。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