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汉代马王堆千年女尸凌惠平不腐之谜

 8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8-28 11:42:57
导读:   她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遗容? 现代医学专家揭秘古代医学药品神秘的防腐液。汉代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一座汉朝的古坟,无意间被挖土工人破坏,而放于棺木内的尸体,竟然皮肤毛发保持完好,令所有见过尸体的人都大吃一惊。利用现今的电脑技术,可以重组出她昔日的容貌—一副2000 年前“大家闺秀”的模样。这具200...

汉代马王堆千年女尸凌惠平不腐之谜

 

汉代马王堆千年女尸凌惠平不腐之谜

 

汉代马王堆千年女尸凌惠平不腐之谜

 

她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遗容? 现代医学专家揭秘古代医学药品神秘的防腐液。


汉代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一座汉朝的古坟,无意间被挖土工人破坏,而放于棺木内的尸体,竟然皮肤毛发保持完好,令所有见过尸体的人都大吃一惊。利用现今的电脑技术,可以重组出她昔日的容貌—一副2000 年前“大家闺秀”的模样。这具2000 多岁的汉代女尸身高1.6 米,体重约60 千克,头上发根清晰,眼睫毛很长。此外,尸身大部分皮肤保存完好并具一定弹性。死者是一位不超过25岁的少女。尸体剖开后,全部内脏也都保存完好。而最让专家吃惊的是,古尸的头壳被锯开后,还能取出一副完整的大脑。


神秘的防腐液

当时有人提出, 尸体被发现时,棺木内充满了液体。这些液体呈棕褐色, 初时以为是渗入的地下水, 在搬运时被弄浑浊了。但隔了几个月后, 这些浑浊的液体未有任何沉淀, 根本不像地下水,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的防腐液。但是,至今发掘出的其他古代棺木中,并没有发现同样情况,何况2 000 年前的文明,根本制造不出可以千年不变质的防腐剂。于是又有人提出,尸体发现处在几十年前是一座化工厂,会不会是化工厂的排污水渗入了棺材。不过这理论一下子被推翻,因为化工厂未建起前,尸体已在棺内2000 年。还有人认为,地底的温度长年偏冷,如果地下接近冰点,说不定可以保存尸体。不过根据棺木被发现的深度来看,这个说法又不太可能。这次解剖2 000 年古尸事件,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部分人认为,千年古尸何必动刀,不如保持尸体完整更好。但也有人认为,解剖是有必要的,很少有这么完整内脏的古尸,解剖可以比较现代人和古代人的身体结构变化、病理因素等,在医学上来说,有相当大的价值。

  汉代方术盛行,当时保存尸体最权威的说法是“玉能寒尸”,即说玉能够保护恒常的低温,避免尸体腐烂。所以在河北满城发掘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时,就发现二人都身着灿烂如新的金缕玉衣,但尸体却早已变成了枯骨,证明这种对抗自然的努力不过是一种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

    过科学分析,发现外界传言的神秘药水,其实不是防腐药水,而是土壤中的水分渗入墓中,在几千年时间里凝结聚集而成,只有十分微弱的抑菌作用,却不是尸体得以保全的主要原因。

  尸体因何会被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得从埋葬的方式说起。马王堆3座墓的墓坑,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坑最大最深。3号墓的墓底及棺椁室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坚固,在上面筑起高大坟丘。1号坑所填木炭非常厚实,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米~1.3米,黏性甚强,渗透性极差,这层既厚且匀的白膏泥,封固严密,使深埋地底的椁室形成湿润、恒温、缺氧无菌的环境,使棺椁、尸体以及随葬器物保存完好。而另外两座墓,特别是2号墓,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故墓内保存较差。

  在尸体入棺后的最初阶段,肠道曾发生过细菌繁殖、发酵的腐败过程,但在特定条件下,腐败未能继续下去,原因是棺内因封闭良好,所以空气不多。尸体初期腐败过程中就耗尽了棺内的氧气,棺内各种有机物在厌氧甲烷的作用下,形成了燃性沼气。沼气不断累积,棺内压力增大,增强了抵抗外界渗水的能力,所以棺内基本上保存着最初由棺外渗进来的水,而这些水经过土壤、白膏泥等渗入棺内后,就形成了带有少量硫化汞的防腐物质,尸体长期浸泡在这种液体中,保持了新鲜和湿润。当然,古人的种种努力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尽管当时科技水平落后,这种努力在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具极其罕见的完好女尸,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现在出土后的女尸,已经密封于有机玻璃棺材里,存放于地下室,配以空调设施保持恒温,并用药水防腐。由于尸体受防腐药水的长期浸泡,女尸原来的板栗色渐渐消失,更接近鲜尸的颜色。

  马王堆出土的女尸,在世界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实,在考古学中,尸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与其他文物相比,因为保存完好的尸体少之又少,故而尤显珍贵。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