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法规”、“安全性”、“监管体系”和“标识管理”四个方面,农业部答复函梳理了中国监管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已采取的措施。 8月26日,农业部官网公布了对“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提案的答复函,该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王路等人提交,为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06(农业水利类388号)提案... |
从“法规”、“安全性”、“监管体系”和“标识管理”四个方面,农业部答复函梳理了中国监管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已采取的措施。
8月26日,农业部官网公布了对“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提案的答复函,该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王路等人提交,为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06(农业水利类388号)提案。
中国转基因法规日臻完善
农业部答复函称,中国转基因法律法规体系已日臻完善。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部制定并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4个配套规章。
质检总局实施了《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2015年新修订并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转基因食品标示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正在修订的《种子法》对涉及转基因植物的相关条款作了修改,《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也正在修订。
标识“基本一致”
农业部的答复函重申,中国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最多的国家。中国国内市场能见到的转基因农产品,与农业部制定的首批标识目录基本一致。
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包括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17种转基因产品。
该答复表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未按规定标示(等同于“标识”)的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处罚,并与农业部门加强合作,强化转基因标识监管。
此外,农业部的答复函称,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权威结论: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的广大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影响”。欧盟委员会历时25年,组织500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参与的130多个科研项目,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危险”。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