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 |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初恋
关于纳兰性德的爱情,谣传最多的便是表妹入宫,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表妹长得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为了拆散这对“冤家”,父母把表妹送入宫中,从此两人再无法相见。谁料,坚贞的雪梅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却在宫中吞金自尽,纳兰性德得知消息以后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场。
但纳兰性德的这段爱情并没有材料证明,可以证明的是,纳兰应该在年少娶妻之前爱过一个女子,有过婚约,却因为女子入宫成为帝妃而终止。这也是为什么,在他娶妻卢氏之后,却仍然心有他人的原因。
容若的第一个妻子卢氏,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五,比纳兰小两岁多,出身名门,父亲卢兴祖是汉军镶白旗人,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卢氏不仅美慧温柔,明晓事理,而且她和容若有高山流水般的共鸣,是难觅的知音,与纳兰性德是绝佳的伴侣。才子配佳人,这段婚姻本来就该是幸福的。然而虽然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但是纳兰对于那个初恋女子的思念,却给这段婚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纳兰是重情的人,他辗转于对少年情事的留恋中,却不觉险些辜负了身边的妻子。也许真的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贵的吧,也许上天注定要以残忍的方式来定格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在与纳兰结婚三年之后,卢氏因为难产,在康熙十六年五月,香消玉殒。在那一刻,他才终于明白,那一个人,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事,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不可再得。卢氏去世三年之后,纳兰继娶了官氏。官氏是满清八大贵族的第一望族瓜尔佳氏的后人,他的曾祖父直义公费英东,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的祖父,父亲,也都位列一等公。但是官氏强霸的性格与纳兰并不相合。纳兰死后,官氏很快便又嫁人了。可见,她与纳兰的关系并不融洽。此刻的纳兰才真正懂得了卢氏的好,只是一切已经太迟了。
虽然也有侧室颜氏作伴,纳兰依然无法真正的快乐起来,卢氏是他走不出的过去。在她离开的那一刻,他的心早已是不复完整了。后来,他遇见了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沈宛也是一位富于才华的奇女子。但是由于满汉不能通婚,沈宛在纳兰家没有任何的名分,更何况她出身艺妓,容若只好在德胜门内置房来安顿她。然而随着容若的匆匆谢世,这段爱情才刚刚开始,便又马上结束了,在沈宛生产之后,她被迫又返回了江南故乡。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