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美关系进入后奥巴马时代 28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赖斯坦诚,她这次访华是为习近平主席下月对美国事访问做准备的。从官方的外交修辞看,赖斯强调奥巴马总统和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美中关系。并专门提到中美两国在二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并高度评价中国对二战作出的巨大贡献。 但她也提到,两... |
中美关系进入后奥巴马时代
28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赖斯坦诚,她这次访华是为习近平主席下月对美国事访问做准备的。从官方的外交修辞看,赖斯强调奥巴马总统和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美中关系。并专门提到中美两国在二战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并高度评价中国对二战作出的巨大贡献。
但她也提到,两国应妥善处理两国分歧。习近平主席更是直言,中美双方要以合作促发展。双方要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继续加强两军交流合作,力争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加强在亚太事务、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中美双方要通过沟通管控分歧,要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努力扩大共同面、缩小分歧面,维护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中美两国有多领域的共同利益区间,这是众所周知。但两国分歧亦不少--这也是两国之间的共识。奥巴马时代,这位将中美关系视为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曾认可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黑人总统,也将中美关系推进至战略性互疑阶段。从重返亚洲到亚洲再平衡,美国已经将中国当成全球最重要的对手了。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分歧是结构性的,而且在区域形成了连锁反应,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亚洲国家,从中美分歧中有了对抗中国的底气和勇气。美国,也希望借助这些国家抑制中国战略走强的锐气。
所谓亚洲再平衡战略,两国其实相当坦率--就是维持美国亚太领导地位的战略,也是平衡中国崛起的战略。中美两国深知其中玄妙,周边国家也尽知内中玄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奥巴马而言也许成了“过去式”,至多是轻描淡写的外交辞令。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克林顿和小布什时代的前期争吵后期成就“历史最好”。中美关系开局没有争吵,现在却已经陷入严重失信--这就是中美关系实实在在的现实。随着奥巴马时代渐渐走向终点,中美关系悄然进入后奥巴马时代,这个时代的中美关系更为复杂、也面临着更多的变数。尤其在美国大选两党都进入乱战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为驴象两党最廉价的批驳靶子。无论是支持率最高的共和党参选人川普,还是被人们视为两大政治家族世袭的杰布-布什和希拉里,他们从移民、股市等等议题中,均能找到指责中国的理由。哪怕这些理由让参选人自己都陷入舆论争议之中,譬如杰布-布什带有种族歧视的“定锚婴儿”言论等。
对于习近平访华,美国国内亦有不少杂音。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斯科特-沃克就向奥巴马喊话,要求取消招待中国领导人的国宴,最好不要让中国领导人来访。此公将美股动荡归咎于中国,并要求奥巴马有“骨气”。然而,此人两年前作为威斯康辛州州长访华时还大谈中美合作。角色变了,脸也变了,只是不晓得沃克哪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
总言之,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很多美国政客、舆论精英,他们也许都清楚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更不会损及美国的亚洲领导力。但是,在世界上缺少对手的美国必须找一个现实的敌人--中国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当然,中国的战略实力的确在加强,在经济总量、贸易潜力以及全球号召力方面,都让美国感到后有追兵的危机紧迫感。
可是,中美博弈不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起码中国没有取代美国的野心,中国所求者无非是美国对中国核心国益的尊重和对中国战略利益诉求与时俱进的承认。然而,来自美国的焦虑,却变成了连横合纵的战略形态,在西太平地区形成了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屏障。
后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就处于如何破解这种屏障。这种屏障为奥巴马总统亲手设计,加之他任期之末,自然难以破解中美关系的困局。其他政治精英,已经陷入2016年大选的激情狂欢,审视中美关系的视野自然难以平和理性。
从奥巴马到赖斯,虽然对这次“习奥会”很重视,而且也给予相当重要的预期。但是,这依然摆脱不了外界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忧虑。美国麦克拉奇报业认为,赖斯此行旨在“抢救美中关系”。这贴切地形容了中美关系的现实,两强处于严重的战略互疑阶段,但美国又不愿和中国摊牌对决。
中美关系一直在调整,两国斗而不破的大势没有变,但美国对华的疑惧却在强化。奥巴马要为他的两个任期作总结了,他要把中美关系打扮得漂亮一点--但后来者未必领情。因而,“习奥会”最大的意义在于,中美关系依然处于风险可控中。当然,也是给所有2016参选者提醒,中美关系虽然有问题,但管控分歧的战略基础是稳固的。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