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如何加强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 加强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的思考

 3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9-05 20:46:26
导读:加强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的思考 开发海洋蓝色国土,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是世界沿海各国的国家战略。海洋调查勘测是进行海洋开发、综合管理的基础,其能力事关国家海洋战略,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海洋(岸)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有着直接关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洋调查勘测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

加强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的思考

 

开发海洋蓝色国土,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是世界沿海各国的国家战略。海洋调查勘测是进行海洋开发、综合管理的基础,其能力事关国家海洋战略,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海洋(岸)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有着直接关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海洋调查勘测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我国海洋调查能力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呼吁从政策、制度、投入、人才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助推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的建设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尤为重要,而这些工作的基础则是海洋调查勘测。

现状:基础薄弱力量分散实力缺失难与发达国家竞争

目前,各国都在强化海洋调查勘测能力,调查范围从近岸走向远洋、从单一要素走向多要素综合、从海表面走向深海。国际上多个海底观测网络已投入运行,一些大型的海底观测网络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网络传输与信息技术,使海洋调查走向“智能化”。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海洋调查范围逐步由近海扩展到深海,调查方式从海面调查发展到航空、海面、水下的立体调查,调查装备技术水平与获取资料精度大幅提高,目前已初步形成卫星—海洋站—浮标—常规监测调查的业务化海洋监测网络。在观测仪器、装备等方面,具备初步研发能力。同时拥有多艘专业海洋调查船,开展了大规模的海洋综合性调查。但是,对海洋科技发展重视程度和投入不足,制约了海洋经济、海上安全、海洋环保事业等领域的发展。与世界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具体来看,我国海洋调查勘测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海洋调查能力基础差、底子薄。海洋调查船数量少、船龄老化,海洋调查设备、技术研发总体处于低端水平,海洋调查科技人才数量少,尤其缺少领军人物。

二是海洋调查力量零散化、同质化。目前,我国海洋调查力量基本集中在海洋相关管理部门,由于在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方面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独立制定发展规划,导致部分内容重叠。

三是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低。过去我国在海洋数据获取上下了大力气,但主要投资在调查行为上,对调查仪器、装备配置以及研究、调查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投入较少。在海洋调查方面,直接参与海洋调查工作的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单薄。

发展:双重压力四大需求海洋调查勘测建设任重道远

2006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要求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发展油气勘探技术;在海洋生态与保护方面,发展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在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方面,发展大型高科技船舶及海洋科考船等,这些要求都与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有关。与此同时,海洋安全现状需要海洋调查勘测能力的保障,严峻的国际、国内压力,使海洋调查勘测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迫在眉睫。

海洋资源开发需要优先发展海洋调查勘测能力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合理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竞争和实现人类深海采矿梦想的重要内容。国际上,发达国家已向深远海进军,一些国家纷纷制定新的海洋发展战略。国内,我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矿产资源的消耗正以惊人速度增长,逐步探测、开发海洋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精细、科学的海洋调查勘测 一是海洋生态监测与治理需要常态化的海洋调查。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负效应严重制约我国沿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监测能力,加大近海调查、研究强度,了解海洋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二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需要精细化的海洋调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多数位于沿海地区,灾害监测与预测预警系统的发展和灾害防治技术的进步,可有效减轻海洋灾害的危害程度。灾害机理研究、数学模型计算则需要精细化、常态化的海洋调查数据。

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调查勘测 国家海洋大开发需要海洋装备支撑,我国沿海地区基本上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航道、码头、沿海工业带、滨海电厂、海底电缆管道等海洋(岸)工程的建设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工程都需要强大的海洋调查能力作支撑。

海洋科学的发展需要海洋调查勘测能力的持续发展 受制于海底深潜、海底观测和深海钻探技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规模和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作为其基础条件的海洋调查勘测能力成为研究瓶颈,只有加速发展才能助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

措施:抓住机遇 合力突破自修“内功”寻求发展途径

立足目前国内外形势,需要快速提高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特别是深远海探测能力,因此建议在人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走向社会化,正确处理行业管理部门与市场行为间的关系,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入列海洋探测大军,形成合力突破发展瓶颈,走向深水和海外,逐渐形成国际竞争能力。

在国家层面,要增大投入、制定海洋调查能力发展战略 一是增大海洋综合调查能力建设的投入。从长远来看也必须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应用相结合,重点支持深远海调查能力建设、海洋观测网建设。逐步加强国内已形成的“卫星—海洋站—浮标—调查船”的监测体系,针对重点海区进行专项调查。二是制定海洋调查勘测能力建设发展规划。三是注重基础研发与引进应用同步进行,注重相关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规程研究,更好地保障海洋调查的健康发展。

在行业管理层面,要整合资源使海洋调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是整合行业资源,打造设备、人才以及资源的共享平台。二是结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机制,打造产业基地。

在制度方面,要以市场经济观念激发海洋调查活力 一是重视海洋调查勘测队伍建设,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调查人员,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学科发展的高层次技术人员。二是制定长期稳定的激励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通过制度引导、扶持与保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在产业方面,创办海洋高技术企业,打造服务软实力,使我国海洋调查走向国际化

对于有基础的海洋调查企业或联盟,要重点扶持,做好培育、孵化、引导等工作,实现重点突击,解决目前海洋调查勘测技术核心薄弱环节。注重在海洋基础传感器、海洋动力、生态、声学产品、观测平台、通用辅助材料、核心部件、科学综合分析、专业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从海底调查到成果制作的海洋调查勘测产业链,培育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拳头产品。争取国际调查勘测市场,使我国调查勘测队伍逐步走向国际化。

总体来讲,我国海洋调查勘测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快速提高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需要国家引导、社会参与。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立足现状;既要传承创新,也要重视基础研究;既要提高硬实力,也要重视软实力。要抓住机遇,突破瓶颈,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海洋调查勘测能力。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