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什么意思? 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反义词“浪子回头金不换”是流行于民间的一句口头禅和歇后语。也是用来比拟社会上一些失足青年洗心革面、幡然悔悟的一句名言。它的全句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年过半百,才喜得贵子,取名为天宝,天宝... |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什么意思? 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反义词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流行于民间的一句口头禅和歇后语。也是用来比拟社会上一些失足青年洗心革面、幡然悔悟的一句名言。它的全句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呢。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年过半百,才喜得贵子,取名为天宝,天宝长大后游手好闲,挥金如土。后来天宝的父母双双离世,天宝以前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整日花天酒地,不到两年,万贯家财花了个精光,最后落得靠乞讨为生。直到这时,天宝才后悔自己过去的生活,决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书回来,因地冻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进,一跤跌倒后,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这时,王员外正好路过,便命家人救醒天宝。天宝被救醒后,王员外对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边,让天宝做女儿腊梅的先生,教腊梅读书识字。
腊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温柔贤淑。时间一长,天宝不禁犯了老毛病,对腊梅动手动脚。腊梅找父亲哭诉一番,王员外听后不动声色。他怕这件事传到外面,对女儿的名声有影响,便写了一封信,把天宝叫来,命他去苏州一孔桥边找一个亲戚。又给天宝二十两银子作为盘缠,天宝只好怏怏地上路。谁知到苏州,到处都是孔桥,天宝长了半个多月,也没找到王员外要找的人。他打开信一瞧,只见信上写着四句话:“当年路旁一冻丐,今日竟敢戏腊梅;一孔桥边无亲人,花尽银钱不用回”!
看完信后,天宝不禁羞惭尤分。于是,天宝振作精神,白天帮人家干活;晚上挑灯夜读。后来进京应试,一举中了举人,于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员外请罪。到了王员外家,天宝"扑通"一声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两银子,王员外一见是天宝,赶紧接过书信和银子,原来说是三年前他写的那封。不过,在他那四句话后又添了四句:"三年亲戚未找成,恩人堂前还白银;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王员外惊喜交加,连忙扶起天宝,对他赞赏有佳,又亲口把腊梅许给天宝。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俗语便流传开来。
或许人的错是对的一种解脱的追求,错过一次了,人生或许真的觉悟了许多许多。人错了,就该改,改了又错,那就再改,直至把这错误改掉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长篇吴歌《金不换》,说的是锡东羊尖乡靠近鹅湖边上有个金员外,五十得子取名不换,视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不换听见碗碎声发笑,金员外便命家人用碗摔地让儿取乐,结果碎片堆积如山。不换长大后十分浪荡,为了寻欢取乐,花万金在宛(碗)山上造了个“石幢”,歌词唱道:
“宛(碗)山石幢勿多高,下粥黄豆吃忒十三廒。长年(长工)吃豆有规矩,只许拣勒勿许抄。”
金不换几乎败光家业,沦为乞丐,在妻子的帮助教育感动下,终于醒悟,改邪归正,耕读传家。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便传遍各地。
解放前,《金不换》有山歌、有宝卷、有拜香诰,版本不同,长短不一,而内容大同小异,劝人走正道,颇有影响。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