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史正良 川菜大师史正良遇车祸辞世,9月9日上午,被誉为“川菜掌门人”的史正良大师不幸遭遇车祸辞世,享年69岁。“他做的鱼香味,川菜厨师无人能比”。也许你不知道史正良这个名字,但是对于他所首创的“鱼香虾球”“火爆春蚕肚”“茄汁茶花鱼”“峨眉松鼠鱼”这些川菜经典,一定不会陌生。史正良大师是四川省绵阳市人... |
批评下属从不留情传授技艺毫无保留
1981年,史正良从梓潼正式调入绵阳市饮食服务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并兼任烹饪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他曾经的下属曹征富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当上副总经理的史正良,“没有一点架子,工作中很严肃,但为人很和蔼”。
“他是个性格很直爽的人,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都直说,有时候下属做菜做得不好,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但批评过后又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授。”
他介绍,史正良先后事厨于四川梓潼、绵阳、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济南、南京、上海等地的饭店和星级酒楼。
1984年以来,史正良又多次应国外礼聘,先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希尔顿饭店、瑞士日内瓦诺马达饭店、瑞典斯德哥尔摩沙华饭店,先后两次赴美国西亚图国际贸易中心和米德兰竹园饭店、香港赛马场、加拿大温哥华川菜坊、澳门旅游烹饪学院任厨师长和表演厨艺。
“为厨之道在做人”
“你的厨艺这么高,桃李满天下,对徒弟有什么要求?”曾经有人问过史正良这一问题,史正良在笑着讲述自己当年用“泉水豆花”战胜参、鲍、燕、翅而捧回世界烹饪大赛特金奖的经历后,回答道:“一是靠认真学习;二靠扎实的基本功;三是靠人格的魅力。”
谈及人生,史正良经常会说:“为厨之道在做人,不欺客宰客,做百年老店生意;为师之道在做人,传承创新,口授心传,毫无保留;为学之道在做人,活到老,学到老,向年轻人,向徒弟们学习。”“不吃辣怎么做川菜?”辣得徒弟走不动路
“史正良大师的不幸辞世,这是川菜界的一大损失。”同为梓潼老乡的绵阳市委原秘书长、政法委书记陈友学追思说,因为为人好,厨艺高超,史正良传授过厨艺的学生达到2万多人,正式收徒56位。
史正良的徒弟兰明路说:“师傅既是严师又是慈父。为锻炼我们,经常带我们参加各种厨艺比赛,每设计一道菜品都要反复的思量和试验。我们年轻人耐心少,不愿意下功夫做,这时师傅就会严厉教训我们——不吃饭也要把菜做好。”
兰明路在外工作16年,很多年都不吃辣椒,后来回到四川发展,师傅却说不会品尝辣椒,怎么做出正宗的川菜?于是史正良带着他吃辣椒,辣得他简直走不动路了!
“这其实是师傅对我们的一片苦心。”他说,对待工作和专业技术,师傅是严厉的,但生活中又特别关心他们。2000年,他从国外回来,暂时没有落脚之地,就住在师傅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师傅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喝早茶,他也不敢睡懒觉,一样早起。“连平时穿的衣服,师傅也帮着洗熨好给我……”
为地震奔走呼吁 四处讲学找捐助
在妻子王晓丽眼中,史正良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男人。
“有一阵写书,经常熬夜,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才下笔,写完了又继续琢磨怎么修改更好,连睡觉也顾不上了,他说要改好了才睡得好。”
她回忆,2008年发生大地震后,史正良很着急,除了自己捐钱外,还四处讲学找捐助,呼吁烹饪界出钱出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在他的呼吁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钱捐物,还有的厨师跑去灾区做义工,帮灾区群众做饭。
“我爸爸是一个严肃的人,不喜欢表达对我们的爱,但却用实际行动默默地关怀着我们。本来爸爸可以留在国外发展,但为了家庭还是回到了我们身边。他对我的教育是宽松的,给了我很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女儿史蓉说。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