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积分兑现网络陷阱层出不穷 如何识别“毒网站”

 1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3-24 11:49:18
导读: 对于层出不穷的“毒网址”,人们只需放平心态,不点即可,如果实在按捺不住,可以拨打银行电话核实。当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力争把“毒网址”控制在萌芽状态,让其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最近,管先生的手机连续收到3条短信,发短信的号码是工商银行客服热线“95588”,内容是“您的账户累计积分即将逾期清空...

  对于层出不穷的“毒网址”,人们只需放平心态,不点即可,如果实在按捺不住,可以拨打银行电话核实。当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力争把“毒网址”控制在萌芽状态,让其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积分兑现网络陷阱层出不穷 如何识别“毒网站”


  最近,管先生的手机连续收到3条短信,发短信的号码是工商银行客服热线“95588”,内容是“您的账户累计积分即将逾期清空,请登录兑换现金”,短信中还附带一个网址。管先生长了一个心眼,打工商银行客服热线咨询,得知是诈骗短信。此类诈骗短信最近较多,除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的客户也纷纷收到类似内容的短信,有人在手机上点击短信内网址并按提示操作,结果银行卡里的钱就被骗子转走了。


  “毒网站”通常伪装成银行网站,窃取访问者提交的账号和密码信息。它一般通过“积分兑现”等形式传播,此类短信中一个经过伪装的“毒网址”将点击人连到毒网站,毒网站的页面与真实网站界面几乎一样,要求访问者提交账号和密码。很多人误以为是银行发来的,就按提示操作了,结果马上中招,银行卡里的钱很快被划走。


  近年来,被曝光的“积分兑现”短信诈骗频繁出现,不少人上当受骗。据有关部门追踪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全国假冒积分兑奖骗取市民信息的“毒网址”增长近6倍,达到3500多个,每天“中招”人数保守估计超过2000人,以平均每人损失3万元估计,每天此类犯罪造成的损失额度超过6000万元。


  那么,“毒网址”如此猖狂,难道没有执法部分监管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工信部和公安部都设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行业内的网络安全管理。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现有的处理机制很难及时有效制止“毒网址”。可以说,“毒网址”是随着网络普及而滋生的附属品,执法部门的监管短期内难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所以,这就需要人们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警惕“毒网址”骗局。


  其实,“毒网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受骗呢?主要原因还是诈骗者抓住了人们受积分兑现诱惑而放松戒备的心理,加上很多人缺乏对网站真伪性验证的知识和方法,从而让“毒网址”乘虚而入。因此,对于层出不穷的“毒网址”,人们只需放平心态,不点即可,要相信“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如果实在按捺不住,可以拨打银行电话核实,如果是骗局就千万别点。当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力争把“毒网址”控制在萌芽状态,让其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关键词:网络陷阱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