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周先生向记者爆料,在渝北中渝爱都会小区有一位70多岁的大爷,儿子将他从农村接到城里后,便在去年移居北京,大爷和老伴就只好独自生活在城里。老父亲因为想念儿子,特地为儿写了5首打油诗,寄托思念之情。没想到,儿子却表示忙得很,没时间看。昨日上午,记者见到76岁的罗通端。罗大爷告诉记者,他是四川遂宁... |
近日,周先生向记者爆料,在渝北中渝爱都会小区有一位70多岁的大爷,儿子将他从农村接到城里后,便在去年移居北京,大爷和老伴就只好独自生活在城里。老父亲因为想念儿子,特地为儿写了5首打油诗,寄托思念之情。没想到,儿子却表示忙得很,没时间看。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76岁的罗通端。罗大爷告诉记者,他是四川遂宁人。2012年,大儿子将他和老伴接到城里生活。罗大爷说,大儿子去北京生活后,除过年一家人能坐到一起,平时很少能看到他。有一次,罗大爷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耽误他一分钟可能上万元就没了。
“荷花开于荷叶后,荷心长于荷叶前。三荷本是同根生,一家更是心连心。”罗大爷将诗念给记者听。“这几首诗是歌颂重庆的美,让儿子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重庆是他的故乡,即使是天南地北,一家人的心永远在一起。”
罗大爷称,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一个远在乌鲁木齐,另一个也在北京,几个孩子都是小学毕业,只有大儿子罗爱民读的书多,之前是一名老师,后来下海在重庆开了一家医药公司,因发展得好,去年夏天大儿子带着孙子一家人正式移居北京。“孩子平时忙,我电话都不敢给他打,为抒发想念之情,我花了三个多月写出这五首诗。”罗大爷说到。
罗大爷的妻子唐碧兰今年73岁,她告诉记者,现在和老伴虽然住在一个大房子里,但是心里依然会感到空荡荡的,特别是老伴,他非常想念大儿子,“他经常在外面跟他的那些朋友说,自己的大儿子在北京是如何的厉害,还开了自己的公司。”唐婆婆如此说道。
记者要求罗大爷给远在北京的儿子打个电话,将这首诗送给他们,传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罗大爷拨通了儿媳的电话,电话那头,儿媳叶女士说:“你们自己处理了就是,我们没时间看,爱民在公司忙呢。”
点评:
老年人心理需求大于物质需求
社会心理学家谭刚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独生子女虽然给了父母极大的物质满足,但父母在城里人生地不熟,还没有农村左邻右舍的文化氛围,应多注意父母的心理需求,几个子女也应一起分担,老年人更需要关爱。
关键词:父亲想念儿子写诗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