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86 血战台儿庄 (罕见国民党抗日电影)精彩内容:国民党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一天蒋介石在黄埔军校训话,操场上队列整齐,寂静无声,只见有位军官一边整理军装一边往队列里钻。蒋介石发现后火冒三丈,当即呵斥其出列,并罚他跪在操场以儆效尤。蒋介石训话结束后,径直走回了办公室,竟忘了叫这位军官起来。直到... |
1986 血战台儿庄 (罕见国民党抗日电影)
精彩内容: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http://tag.yidianzixun.com/style.css"/>国民党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一天蒋介石在黄埔军校训话,操场上队列整齐,寂静无声,只见有位军官一边整理军装一边往队列里钻。蒋介石发现后火冒三丈,当即呵斥其出列,并罚他跪在操场以儆效尤。
蒋介石训话结束后,径直走回了办公室,竟忘了叫这位军官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发现操场上直挺挺地跪着一个人,蒋介石这才反应过来,亲自将其扶起。看着他满身的露水,蒋介石大为感动当即将他连升三级。这就是日后叱诧风云的顾祝同,因为在战场上唯蒋介石马首是瞻,又被同僚戏称为“跪出来的五虎上将”!
(顾祝同)
蒋介石是武夫出身,最看重的就是稍息、立正,服从命令,所以顾祝同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也是飞速攀升。顾祝同还有一个本领是任何国民党将领都望尘莫及的,就是越打败仗越升官。
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转年抽调主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为了能够一举歼灭解放军主力,蒋介石向山东战场投放了整编第11师、74师和第五军,同时命令他最信任的顾祝同坐镇徐州与陈毅、粟裕一决高下。
解放军主动示弱,顾祝同不费一枪一炮攻占许多城池,这让他坚信在山东一定能创造一个奇迹。顾祝同的乐观情绪也感染了手下的汤恩伯和张灵甫。为了抢功,他们改变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74师迅速前插,企图来一个中央突破。
粟裕敏锐地抓住战机,将74师团团围住。坐拥全副美械装备的张灵甫根本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反而越过汤恩伯和顾祝同向蒋介石汇报,要调集大军来一个中心开花的反包围。
(张灵甫一家)
顾祝同一眼就看出了张灵甫的破绽,反包围的关键是援军要及时赶到,不然74军就是孤军深入、危在旦夕。可是顾祝同没有制止张灵甫的越级上报,因为张是蒋的红人,对于中心开花的战略,顾祝同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因为蒋介石觉得这个方案堪称完美。
战后李天霞撤职,黄百韬、汤恩伯和陈诚均受处分,唯独顾祝同安然无恙,继续升官发财。老领导何应钦道出了顾祝同的为官秘诀:听话!
辽沈战役打响后,为解锦州之围,蒋介石命令卫立煌率主力进军辽西,并派顾祝同前去监军。蒋介石打仗是出了名的瞎指挥,卫立煌和廖耀湘不同意出兵。可任凭他们磨破嘴皮,顾祝同就是一句话:总裁的命令必须执行!
闹到最后,蒋介石亲自飞赴沈阳指挥作战,不仅没有救下东北,反而又折进去不少主力部队。淮海战役,顾祝同又为蒋介石奔命协调,最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50万大军被消灭在淮海战场上。
(左顾祝同,中何应钦,有白崇禧)
淮海失利后,陈诚被派往台湾为蒋介石安排后路,顾祝同被推到台前掌管军权,布置长江防线。在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中,顾祝同本着领袖绝对正确的原则,一步步当上了蒋介石的左膀右臂。除了绝对服从外,顾祝同从来不在以内斗著称的国民党中拉山头、搞派系,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军人不要把自己搞复杂了,只要一门心思学好打仗就行了。
“用人不当”是蒋介石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根据战场变化,一味服从领袖虽能保全自己,但却于战局无益。自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国民党最能打的将领如孙立人、薛岳和白崇禧都不同程度的反对过蒋介石,但也无一不遭到排挤和打压。
孙立人被囚禁半生,薛岳频繁被特务抄家,白崇禧惨死护士床上,这些都是蒋介石专权独断的最好证据。顾祝同这种人被蒋介石重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民当必败。
关键词:国民党五虎上将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