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后悔没给老师念道歉信 素不相识,我不应该伤害您

 1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08-15 14:49:34
导读:13岁小武 他的道歉信 “尊敬的杨老师: 对不起,我不应该伤害您。何况您还是一个跟我素不相识,毫无过节的人民教师。我好后悔,我伤害了您。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做任何犯法的事情,更不会伤害您。杨老师对不起,祝您早日康复,恢复以前的容貌,回到您以前教育那些高山里面的同学们(身边),让他们以后不要学我走这...

13岁小武 他的道歉信
  “尊敬的杨老师:
  对不起,我不应该伤害您。何况您还是一个跟我素不相识,毫无过节的人民教师。我好后悔,我伤害了您。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做任何犯法的事情,更不会伤害您。杨老师对不起,祝您早日康复,恢复以前的容貌,回到您以前教育那些高山里面的同学们(身边),让他们以后不要学我走这条不归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人才。杨老师,对不起。”
  在泼汽油烧伤女教师杨冬玲后,13岁的小武一直被父亲关在家中。昨日上午,小武跟着父亲专程从金川县来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杨冬玲。
  昨日上午,面对激动的伤者家属,小武走到杨冬玲老师身边,沉默不语,拿出了一封事先写好的信表达歉意和愧疚。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杨冬玲表示“我想看看他(小武)”,但最终她却未能清楚地看到小武。
  面对 /
  父亲在家守了他两月
  这一次带他来蓉看望女教师

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后悔没给老师念道歉信 素不相识,我不应该伤害您

 

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后悔没给老师念道歉信 素不相识,我不应该伤害您

 


  8月13日午后,李东换了一件衬衫走出家门,准备前往成都,看望刚做完第一次植皮手术的杨冬玲老师。
  电影《老炮儿》里有一句台词:“自己惹的事自己圆,自己圆不了的事他爹给他圆”。这句台词,作为小武的父亲,再没有比他更感同身受的了。事发后,他到医院看望过杨冬玲,并拿出8万多元作医疗费。然后,他没再外出打工,几乎整天在家守着小武。如果要外出,他就用铁链锁住小武的脚。不过,与他第一次独自去看望杨冬玲不同,这一次他喊上了儿子小武。
  “我在家里守了他两个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只有让他看初中教材和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的法制节目。”
  李东表示,让孩子去看一眼被烧伤的杨老师,一是看看他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让他面对眼前的一切”;二是表达歉意和忏悔。“如果伤者家属情绪激动,即便忍受不了(动手),我都能理解。”
  换好衬衣,他再次问小武“要去不?”小武低头不语。李东没有逼迫孩子,半个小时之后,小武点了一下头:“想去。”
  出门前,李东的母亲喊住了他,“把我前段时间存的3000块钱拿上。”李东应了一声:“已经拿了。”
  在近9个小时的路途中,父子俩一句话没说,小武将脸对着窗外,眼神随高山河流上下转动。外面的世界,让他感到好奇。
  他上一次到成都是在去年,当时他偷了奶奶几千块钱,和几个朋友前去“闯”了十天,最后落魄而归。
  忏悔 /
  少年病房拿出道歉信
  后悔没当面念给杨老师听

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后悔没给老师念道歉信 素不相识,我不应该伤害您

 


  前晚到达成都时,已是深夜11点,父子俩在宾馆住下。昨早8时许,两人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病房。越到医院,小武的表情越沉重,“亲戚们告诉我,网上很多人说要枪毙我,有的还说要把我拉到监狱去。”
  到达医院时,成都商报记者问他,愿不愿去见被他伤害的杨冬玲老师。他点了点头,“想去。”刚一进病房,杨冬玲母亲就认出了曾到过医院的李东,看到躲在李东身后的小武,她愣了一下,脸色一下黑了下来,一边哭一边说:“你自己来看一下嘛。你把人烧成啥子样子了,你怎么下得去手?!”
  小武有些不知所措,紧张地往墙角里站。杨冬玲的妹妹和姑姑激动地边用手将小武往病床边推,边揭开病床上的围布,让少年走到床前看清楚“自己造成的后果”。掀开围布,刚做完植皮手术的杨冬玲上半身涂满了药,脸上也没有完整的皮肤,小武站在杨冬玲身边,保持着他被关在家中这两个月来固有的表情。
  “你走!你走!”面对小武,情绪激动的杨家人说。小武仍然沉默,他掏出一封信放在病床旁的桌上,然后一步步挪出了病房。
  李东仍然站在病床边,独自面对杨家人的指责。“没有请他们原谅,就是来看看杨老师,表明我们不是不关心不出面。”
  小武留下的信里写道:“尊敬的杨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伤害您。何况您还是一个跟我素不相识,毫无过节的人民教师。我好后悔,我伤害了您。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做任何犯法的事情,更不会伤害您。杨老师对不起,祝您早日康复,恢复以前的容貌,回到您以前教育那些高山里面的同学们(身边),让他们以后不要学我走这条不归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人才。杨老师,对不起。”
  出来后,小武说,信是来之前在家里面写的。他有点后悔,没有当面把信念给杨老师听。
  遗憾 /
  “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
  老师看了道歉信想见少年未果

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后悔没给老师念道歉信 素不相识,我不应该伤害您

 


  “两个多月了,你们都没来过一趟,电话都没得一个。”杨冬玲的姑姑推搡着李东,指责他没有教育好儿子,事发后甚至一直逃避责任很少来看望。李东一直小声解释,自己没有管教好儿子小武,家里确实困难,没有筹到多少钱,加上出事后儿子需要看管才一直没来。他一边说,一边掏出带来的3000元现金,“你们先拿到,我回去后会继续想办法。”但悲痛难抑的杨冬玲妈妈不愿接钱,李东半跪着将钱塞到了她手里。
  “他说他困难他回去想办法,我们都很理解,但他们要是有诚意,就不会等到今天才来。”杨冬玲姑姑说,这几个月,一直是她们三人照顾杨冬玲,杨冬玲吃不下东西还总是呕吐,令人担心。考虑到杨冬玲的病情和家属情绪,李东没有停留太久。
  病床上的杨冬玲显得很平静。因杨家人情绪激动,小武没能近距离地走到病床前,再加上围布遮挡,杨冬玲未看见小武。小武和父亲走后,杨冬玲突然对妹妹杨冬霞说:“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成都商报记者随即将小武留下的道歉信念给她听。片刻后,她艰难地吐出一句话:“给我看看字”,记者将道歉信举到她眼前,她逐行仔细阅读,100多个字,看了足足近1分钟。
  “喊他来,我等他。”当成都商报记者询问,为什么想见小武时,杨冬玲沉默了一下,“我想听他念(道歉信)”。在她的坚持下,家属们也同意小武再过来,并表示不再激动。但此时,刚经历了杨家人的激动指责正踏上归途的李东顾及儿子安全,不愿带小武再回去。昨日上午9点,躺了一夜的杨冬玲也需要在家属帮助下翻身,不方便见小武。
  “不用了,(以后)我去看他。”杨冬玲低声说道。
  女教师
  娃娃在哪 我要看看他
  小武和父亲走后,杨冬玲突然说:“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
  成都商报记者随即将小武的道歉信举到她眼前,她逐行一字一字看得很仔细,100多个字看了足足近1分钟。
  “喊他来,我等他。”当记者询问,为什么想见小武时,杨冬玲沉默了一下,“我想听他念(道歉信)”。然而,此时小武已和父亲踏上归途。
  “不用了,(以后)我去看他。”杨冬玲低声说道。
  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于遵素 摄影记者 刘海韵
  偏远的县城 破裂的家庭 误入歧途的人生
  纵火少年的成长碎片
  追问小武纵火伤人的缘由,可以窥见一个父母离婚后性情大变的县城少年,因厌学和无知被他人带入歧途后的软弱。小武自称知道那是犯错,而他在被“大哥”指使时,却选择了听从。
  6月14日晚上9点过,在金川县城东躲西藏24小时后,他被父亲找到,父亲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我把人找到了,给你们送过来”。小武没有反抗。
  家庭破裂 他也变得沉闷起来
  纵火抢劫的当晚,小武在一家旅馆住了一宿,不敢回家,也不敢告诉任何人。他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金川县位于阿坝西南部,和很多偏远县城一样,街上随处可见像小武一样的少年。小武的家在勒乌乡,属于金川县城。从上学起,他的家庭出现变故,他从此跟着爸爸和奶奶一起居住。
  2008年汶川地震后,小武家的房子出现裂缝,父亲和奶奶后来合力盖起了一栋新房。但新家没住好久,小武父母的感情发生破裂。小武变得沉闷起来,父母也无心和他作更多交流。小学3年级起,小武学会了逃课。“一放学就往外跑,家里就满大街找。”小武的奶奶李云树说,有一次上街找孙子,一位邻居指着城外说,“你孙子每天都跑到那个庙里。”她赶到庙里,只见小武跪在佛像前,“他求菩萨保佑,爸爸妈妈不要离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下午一放学,他就和一位同学往庙里跑。如今父母离婚快6年了,他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对于离婚给儿子带来的伤害,小武父亲李东只用“和妻子合不拢”做了简单解释。说起小武闯的祸,这个36岁的男人不停叹气。
  开始迷恋网游 学会逃课不回家
  长期没父母在身边,仅由奶奶照顾的小武,开始迷上穿越火线这款网络游戏。
  奶奶李云树每天给他两元钱买早饭,到了晚上,她就在网吧把孙子找回来。对她来说,管教孙子的方式太过有限,除了叮嘱几句,别无他法。在她眼里,性格内向的孙子也有暴躁的一面,考虑到小武父母离婚,亲戚都格外关心他,小学还未毕业,他就用上了智能手机,“有一次,他觉得手机反应慢了,直接拿起往地上扔。几年来,摔烂了好几个手机。”为了不让儿子到网吧上网,李东给小武买了一台电脑,让他在家里玩。不过,电脑买回来不到一年,就被小武玩坏了。小武的叔叔准备再给他买一台,但遭到了李东的拒绝。
  跟无业青年混 曾因偷窃被挡获
  李东认为,儿子闯下的祸,早就埋在了他四处闲逛的生活状态里。
  在李东看来,他和儿子两辈人,自打出生,就生活在这个偏远的山沟里。他说,自己其实一直清楚,儿子上初中后就与社会上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一位邻居经常看到小武和一帮青年在县城的广场、茶楼闲逛。让李云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下午去学校给孙子送书包,学生已经进校门了,校门口还有两个染黄头发的青年,“读书有啥子用,现在打工一个月能挣1800。”她没想到,姗姗来迟的小武走到两个青年身前交谈了几句,就一同离开了。她喊了一声,小武拔腿就跑。
  去年,刚上初中不久的小武开始偷窃。他和同伴在一起,钱用完了就想办法偷,喜欢偷现金和手机,一是因为容易偷,一是手机好卖。李东说,曾有一次,小武被警方抓到被带回来调查,所到之处就像在游街示众一样。
  纵火烧伤女教师后,小武在一份情况说明中写道,对方让他去还大家平时在饭馆欠下的债,由于没钱,对方让他去抢。他耍得好的这群朋友,除了两个在理发店当学徒,其他人都无正当工作,在县城以赊账和偷窃为生。
  事发后曾离家 想和同伴外出打工
  从初中开始,小武就喜欢和一些比他大四五岁的青年到县城的一家酒吧喝啤酒。酒精带来的兴奋,让他体验到了成年人生活的乐趣,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
  去年,小武偷了奶奶几千元钱,和几个同伴一起坐车到了成都龙泉,目的是“去打工”。结果,一行人在成都动物园和欢乐谷将钱挥霍一空后,又坐班车回了老家。在他看来,去成都确实是想去打工,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想“早点打工挣钱,不再让自己受委屈。”
  在事发后的一个下午,小武曾离家顺着山坡一路小跑,想去找同伴到成都打工,顺便逃离这个他犯了错的地方。当天,李东将他逮了回来。从那次过后,李东但凡出门或到厨房做饭,就用铁链将儿子锁在屋里。
  现在,小武的家人已放弃看电视消遣,只是每晚调到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让小武“看法制节目,学习法律。”
  8月13日晚上,电视里播出了一个看守所的嫌犯,小武看了一会儿,将眼神移开了电视屏幕,长久沉默。
  对话少年 /
  病房见到杨老师,他留下道歉信,一直没开口
  “被吓到了 感觉说对不起没用”
  “我还是想来。”尽管到医院看望杨冬玲老师,遭到其亲属的指责和教训,小武事后仍这样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回家途中,小武和成都商报记者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成都商报:到医院看望杨老师,是否担心会影响她和家属的情绪?
  小武:(点头)
  成都商报:为什么答应过来,后悔吗?
  小武:没有,就是想看一下杨老师的伤,晓得我闯了好大的祸。
  成都商报:那你不怕他们打骂你吗?
  小武:(沉默了片刻)那天晚上看到火燃起的时候,我都不想活了。
  成都商报:是因为什么害怕?
  小武:当时我就晓得出事了,看到杨老师在地上打滚,(我都)不敢回家。后来每天都有亲戚到家里来骂我,说网上很多人说要枪毙我,把我关到监狱里去。
  成都商报:在病房时你一直没有开口,是什么原因呢?
  小武:被吓到了,感觉说对不起没用。
  成都商报:看到杨老师后是什么感受?
  小武:烧得很重,亲自看了杨老师,感觉自己能好受几天。
  成都商报:那你现在还想对杨老师说什么?
  小武:对不起,希望她早日康复。我跟她写了封信,希望她看到。
  (文中父子系化名)
  新/闻/回/放
  少年泼汽油烧伤女教师
  抢走其苹果手机
  6月13日晚上9点过,在金川县城一住宅院内,13岁少年小武(化名)将一瓶汽油泼向回家途中的23岁女教师杨冬玲,随后掏出一个打火机,大火瞬间将杨冬玲包裹。在疼痛和呼救中,杨冬玲昏厥在现场,小武趁机抢走了她的苹果手机,小区居民随后拨打了120……
  据省医院医生介绍,杨冬玲烧伤达到Ⅲ度标准,被诊断为特重度烧伤。目前她已完成部分植皮手术,面部、头部创面逐渐愈合,但前胸、后背、大腿、颈部等部位的深度烧伤必须经过不断去掉死肉、再植皮修复才能恢复,大部分手指也因坏死将可能被截掉。
  小武是当地一中学初一学生。他说,因为带他耍的同伴让他给点钱,自己就想到了抢劫。事发后两天,金川县警方将小武挡获。由于13岁少年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次日小武由其父带回了家。目前,小武父亲向杨冬玲支付了8万多元治疗费用。小武父亲说,5年前他和妻子离异后,儿子小武跟着他过。事发后,父子俩基本每天都在家中,“我天天在家守着他”。

他叫易明,一个年仅13岁的懵懂少年,稚气未脱却身材高大;原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他,无意之中卷入“江湖”。
  在行走“江湖”的两年间,易明先后被警察抓过10余次;短短21天,他和同伙们疯狂撬车130余辆。也是这两年,易明曾被人连捅3刀;他身上还有没有痊愈的烟头烫伤,这是团伙成员为了逼迫他参与盗窃施下的“黑手”。
  “警察抓不得,家长管不了,社会容不下。”易明身上的“问题少年”特征,让警察头痛,让家长绝望:该拿他们怎么办?易明也有自己的纠结:想回归正常生活,该怎么办?
  7月28日,宜宾县公安局专案组破获一起团伙撬车盗窃案,主要实施撬车盗窃的人叫易明,案发时年仅13周岁。在短短的21天里,这个由刘僵、易明等8人组成的团伙,疯狂撬车130余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所有的撬车盗窃案,都是这个叫易明的孩子具体实施。另有5名17周岁至22周岁的团伙成员,每次作案时或躲在暗处,或控制指挥易明,以逃避警方打击。
  最让办案民警痛心和气愤的是,易明是警方的老熟人,曾多次因为盗窃被抓。易明又是根“老油条”,一旦被放,又立即“回归”团伙中继续作案。
  8月6日,易明再次被警方抓获。
  迷失的少年 /
  父亲去世前他也是乖孩子
  “拿”别人的手机首次被抓
  易明的家在宜宾县柏溪镇高梨村。虽然今年才13岁,但他身高已达1.68米左右,体重130多斤,乍一看完全就是个成年人。
  2011年易明刚满8岁时,父亲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当场身亡。母亲龙文秀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父亲出事前,易明在县城育才小学读书,虽然算不上很聪明,但见人时都能主动打招呼,学习也努力,是公认的乖孩子。一家人生活平淡,却有味道。
  料理完丈夫的丧事,龙文秀开始忙着打工养家,再也没时间去接易明放学。从此易明开始夜不归宿,回家后见不到儿子,龙文秀只能从县城新区的网吧开始,发疯似地一间一间寻找。
  易明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被警察抓是因为拿了别人的手机。“2014年,我在网吧捡到一个苹果5s手机,后来机主把我送到派出所。”易明坚称,自己不是当时偷,而是捡的手机。
  易明在网吧拿走手机后,别人很快报了警。通过调看网吧监控,民警和失主都看清了他的面孔。第二天,易明居然若无其事地继续前往网吧玩耍,没想到刚到网吧门口,就被守株待兔的失主“拿下”。最终,哥哥易勇赶到派出所,赔了4000元钱,才将易明带回家。而据易明回忆,他把手机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县城一家会所的经理,然后继续去上网,直到被抓住。
  绝望的母亲 /
  曾把孩子扒光锁在家中
  真希望警察能关他几年
  8月6日,龙文秀又接到了宜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牟麟的电话。龙文秀说,这两年她已经越来越绝望,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儿子还是没有一点改变。“我真希望警察能关他几年。”
  老公死后,龙文秀患上了糖尿病。曾经因为儿子连夜不回家,遍寻不着的她又急又气,不得不入院治疗。儿子第一次被人扭送到派出所时,龙文秀正在十几公里外的医院住院。
  龙文秀回忆,去年她打听到贵州有一所专门针对问题少年矫正的山区学校,她打算将易明送到山区去“改造”。就在启程前去贵州的前夜,易明意外得知母亲要送他去读书的消息,竟然强行拉开家门跑了。“那次我血压突然上升,差点死在他手里。”龙文秀望着眼前比自己还高大的儿子,止不住地摇头。
  龙文秀觉得,这两三年来儿子总是变着法地折磨她。她也变着法地想把这棵长歪的小树扳正。让龙文秀记忆犹新的是去年,他们把易明锁在三楼家里。易明等大人刚转身,就开始“越狱”:他徒手从三楼跳到二楼,又从二楼跳到一楼人家的阳台,毫发无损地逃了。
  后来龙文秀又将儿子找回来。这次她想了个绝招:把易明的衣服剥了个精光,心想这样把他锁家里,总不好意思跑出去吧。没想到,易明赤裸着一米六几的个子仍然逃了。小区附近好多邻居还记得:一个发疯似的母亲追撵着光着身子的儿子,满大街转,结果易明还是逃了。
  在易明家目前租住的一楼房间里,不锈钢窗条上缠着一根电缆般粗细的铁链。这是今年上半年,易明再次离家失踪数天后被找回。愤怒的母亲和哥哥事前准备了这根连老虎都挣不断的铁链,将易明囚禁在房间内。
  龙文秀以为,这次总该万无一失了吧。没想到,易明这个“老江湖”马上又哭又闹,很快引来邻居围观。易明“恶人先告状”,哭诉母亲和哥哥虐待他,求邻居们帮忙报警。好心的邻居果然通知了110,先后多次抓他的警察,这次赶来解救了他。
  无奈的警察 /
  这样下去早晚出大事
  我们该拿他怎么办?
  专案组民警牟麟记得,至少在易明11岁时,他就曾经逮过他。“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娃娃脸,身材很高大。”除了刑警大队,当地至少3个派出所逮过易明。
  而易明自己说:“警察至少抓了七八次。”警察抓他的原因有偷手机、偷自行车、撬车窗等。每次进去后,易明都呆不了多久,就被警察放了。
  “我们反复核查了他的年龄信息,确实没有年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牟麟说,每次抓到易明,他们都感觉非常痛心,又无可奈何。牟麟说,他们也知道把易明放了,他还会参与犯案,造成他人财物损失,社会无法接受。“我们只能依法,批评教育后交给家长管束。”
  牟麟不无担心地表示:易明这种年龄的孩子,别看他个子高大,但心智并不健全,完全是被成年违法人员牵着鼻子走。“要是再这样混下去,早晚要出大事。”
  (涉及未成年人,文中人名除民警外均为化名)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摄影报道 宜宾新闻热线 13350702929
  专家调研
  不宜简单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按照现行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才会承担刑事责任。13岁少年屡屡发生的极端、恶性案件,现行刑法不会采取刑罚手段。14岁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适当?要不要降低?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国内部分刑法专家及成都市中院、市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相关负责人并了解到,近年来低龄化犯罪问题的确引发了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的讨论,并有专家进行调研。但是,目前法学界和司法实践得出的普遍性结论是:不宜简单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因为,造成犯罪低龄化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的缺失。”
  刑事责任年龄是否该降低?
  专家调研:不宜简单降低刑罚年龄
  据成都市检察院未检处副处长何娟介绍,去年6月,全国知名刑法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英辉曾带队,在成都市检察院做过相关调研。其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问题是当时争论较大的关注点,调研中,绝大多数参与调研的人员在座谈时表示,不宜简单降低刑罚年龄。
  “实施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是社会的受害者,总体来说应该予以教育挽救、宽容关爱。”何娟称,如果按大家讨论的,简单粗暴地降低刑罚年龄,不仅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甚至可能陷入一种恶行循环。
  成都市中院未成年及家事审判法庭负责人介绍,从司法实践看,的确不适宜简单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而应从社会根源寻找未成年犯罪动因并预防。
  四川川卓律师事务所律师冉彤是受访中少有的支持者,他支持刑责年龄适当降低,但处罚可降低,原则上,对未成年人犯罪,“要打痛不打伤”。
  为何不能简单降刑责年龄?
  针对个案改刑责年龄,更多孩子会受刑事追究
  “一味降低刑罚年龄,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何娟称,专家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虽然有的国家和地区将12岁或13岁作为起刑点,但在目前的中国并不适应。目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缺失、社会关爱缺失。另一方面,目前并没有权威数据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不到14岁的未成年犯罪案件,如果因个别极端案件,而盲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会让更多娃娃被严苛的刑罚追责,起不到从根本上预防犯罪的目的,也与当下“预防、挽救”失足未成年的司法政策不符。
  温江检察院未检科负责人刘旭称,即使法律将起刑年龄降为8岁,也并不会杜绝犯罪低龄化,未成年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一味给予刑罚打击,对他们的年龄而言,也未必公平。”
  怎样对待未成年人犯罪?
  市检试点“强制亲子教育制度”
  据何娟介绍,成都市检察院从去年开始试点推行“强制亲子教育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强制教育,引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关注关心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项制度目前在全国都是一项较为创新的工作,试点一年多,社会效果较为明显。”
  何娟介绍,强制亲子教育制度,是检察机关引入第三方公益机构,有针对性地设置系统课程,每周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培训,同时,对个案分别进行指导沟通,以此帮助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要让有污点的未成年人真正回归社会和家庭,才能断除他们继续违法犯罪的可能。”何娟表示。
  “社会配套措施需要跟上。”刘旭称,要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犯罪,得从家庭教育方面进行引导,“像泼汽油案中的13岁小孩的家长,就应该属于强制亲子教育的对象。”
  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对话少年 /
  “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也不想回家”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和成都商报记者一般个头的易明,一直谦恭地坐着,声音平和、礼貌,绝不抢话,如同一名正在向老师请教答案的学生。
  易明回忆,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刘僵等几名比他大的少年总来学校门口找他。“那时觉得读书无聊,不想背课文,想耍。”易明就跟着混“江湖”,可刘僵等人不是白带他玩的,要他一起偷东西。
  被迫入伙:
  被人用烟头烫伤
  易明说,自己开始胆子小,根本不敢偷。但是每次自己不从,就会被刘僵等人带到离学校不远的铁路僻静处殴打。易明告诉记者,自己实在被打得受不了,最终答应帮他们偷东西,主要的行窃方式就是在网吧,趁人打盹时偷手机。
  而他撬车窗的“手艺”,是从以前两个团伙成员“包包”和“官材”身上学来的。每次偷来的东西,易明都是交给刘僵等“老大”,至于赃物卖多少钱,他从来不知道。“有时问,他们也不说,问多了就挨打。”
  记者注意到,易明的右手背、右手臂和左胸口上,有3个小纽扣般大小的伤疤,其中右手背上的伤痕,还没有完全结痂,非常醒目。易明搓揉着伤疤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月前被用烟头烫的,烫他的人叫解方,也是个只有13岁的孩子。易明告诉记者,刘僵和其他人之所以没有亲自动手烫他,是因为刘僵知道解方是只有13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
  易明的左腿肚和臀部还有3处刀伤,刺他的是江湖上的另一个团伙成员“白毛”——“白毛”怀疑易明偷了他的手机,于是将易明带到宜宾县火车站附近的铁路上“审问”。易明拒不承认,“白毛”便用弹簧刀连扎3刀,然后逃走。
  自我挣扎:
  最难的是战胜自己
  案发后易明再次被接回家,家人24小时看管。记者注意到,易明的QQ资料上,个人年龄写的是17岁。案发被放后,易明把QQ签名改成了:天底下,妹妹、妻子、哥哥、姐姐、爸妈,最大!
  易明反复向记者表示,他也想学好,做个好孩子。可在家呆久了,就想往外面跑;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也不想回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为了证实自己确实想跟过去告别,易明专门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我已经把QQ里的江湖朋友全删了,我想脱胎换骨,还想读书。”
  一个13岁少年,既不上学,也不喜欢呆在家里,即使在“江湖”中屡遭别人殴打伤害,甚至被刀捅伤,也没想过要回家。问题出在哪儿?是孩子个人的原因,还是家庭、社会、学校都有责任,值得人深思。

 

关键词:13岁纵火少年病房忏悔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