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北京现存的八座唐代佛塔之一千年唐塔佛龛门被盗 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专家称盗贼使用千斤顶作案

 2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6-09-23 17:30:42
导读:   近日,一则千年唐塔佛龛门被盗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据悉,仅留一根木桩支撑。专家推断,盗贼使用千斤顶,托起塔身偷走石构件。据最新消息,汉白玉佛龛门在山沟里被找到,不过已摔成3段。另外,据悉,虽然30年前下寺村古塔就被确定为区级文保单位,但至今未挂设文保牌。 房山的下寺村古塔,是北京现存的八座唐代...

 

 

  近日,一则千年唐塔佛龛门被盗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据悉,仅留一根木桩支撑。专家推断,盗贼使用千斤顶,托起塔身偷走石构件。据最新消息,汉白玉佛龛门在山沟里被找到,不过已摔成3段。另外,据悉,虽然30年前下寺村古塔就被确定为区级文保单位,但至今未挂设文保牌。

  房山的下寺村古塔,是北京现存的八座唐代佛塔之一,建成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这座千年唐塔上精美的汉白玉佛龛门被盗,盗贼只留下一根木桩支撑塔身一侧。此外,虽然30年前下寺村古塔就被确定为区级文保单位,但至今未挂设文保牌。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张坊镇文体中心获悉,他们接到区文委的通知后,立刻前往古塔失窃现场查看,在山沟里找到了被盗的汉白玉佛龛门,但文物已被摔成了三段。目前,镇里已收藏保管这三段佛龛门并报警处理,警方尚未锁定嫌疑人。

  记者探访 汉白玉佛龛门被盗 仅留一根木桩支撑

  始建于唐代的下寺村古塔,位于房山区张坊镇下寺村西北约两公里的群山之中。蜿蜒的羊肠小道、徒步攀爬约40分钟,登上一块巨大的崖石,周围三面群山环抱、视野极佳,古塔便坐落于此。

  毛石垒砌的塔座、中间用四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七级密檐收至塔尖。下寺村古塔是一座典型的笋状四边形小塔,通高约3.7米,形状好像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的微缩版。去年,曾有文物爱好者因找错方位,在网上发布下寺村古塔整体被盗,文物部门经核实后辟谣。然而时隔一年记者寻访发现,盗情真的发生了。

  记者注意到,古塔上最精美的石构件——汉白玉佛龛门已被人盗走,盗贼只留下一根木桩支撑塔身一侧,古塔看上去好像被掏空。今年4月3日,记者曾走访此地,当时佛龛门尚存,盗情应发生在此之后。

  记者曾测量这座汉白玉佛龛门的尺寸:高1米、宽0.7米、厚0.12米。从此前拍摄的照片看,佛龛门的上方为兽头吐水浮雕,精致且颇具想象力;门洞两侧雕刻身穿甲胄的金刚力士,双臂舞动、神态威武,只是历经千年,面部细节已不可见。

  当地村民告诉《法制晚报》记者,古塔的佛龛门由四块汉白玉石板组成,其中三块被盗,后来又补了石材,如今整个佛龛门都被盗走了。记者还看到,塔座底部有一处存在已久的盗洞,又在洞口附近捡到一枚满是铜锈的古币,上面刻着“开元通宝”四个字,可见这枚古币与古塔同样出自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

  专家推断,盗贼使用千斤顶,托起塔身偷走石构件。

  记者看到,古塔位置偏僻,远离村民聚居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无,即便是白天实施盗窃,也很难被察觉。即便偶有放羊人经过,但对于古塔被盗一事并不知情。记者致电下寺村村委会,一位姜(音)主任称对于文物被盗以及相关保护情况都不了解。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分析,大约20年前,房山区也发生过类似盗情。盗贼用千斤顶撑住塔身,将精美的石构件拆下运走,留下一根木桩支撑塔身。“下寺村古塔的被盗如出一辙,而且这座汉白玉佛龛门体量不大,用人力就能背走。”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已走访北京的496座古塔,他提到北京现存的唐代佛塔只有八座,下寺村古塔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塔十分珍贵,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梁欣立说,他第一次走访下寺村古塔是2010年春节后,发现有人在古塔周围燃放烟火,甚至将鞭炮塞进佛龛门点燃,导致塔身内部被熏黑。

  文保志愿者马质璞认为,下寺村古塔时代特征明显,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唐代石塔,也是北京最早的佛塔之一。他提到,塔内的石刻在近代被盗走。此次佛龛门被盗,可谓雪上加霜,而且已经对塔身结构造成了影响,文物安全岌岌可危。

  马质璞表示,对于田野文物屡次被盗的现象,除了与日渐流行的收藏热有关外,还与文物爱好者随意在网上公布详细路书有关。“个别爱好者把文物的细节、线索,乃至精确到米的路书发到网上。早年就曾发生过盗贼按图索骥的例子,这无异于为贼指路,也在无形当中,增大了文物被盗的风险。” 马质璞说。


关键词:千年唐塔佛龛门被盗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