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贵阳市14岁少年玩手游一月花13万拆迁款 无效的购买协议应被取消举证难或无法退回金额

 1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6-10-13 13:46:30
导读: 贵阳市民贺永春把手机给14岁的儿子青青(化名)用了一个月后,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存款少了13万多元。经过报警、查账等一番折腾,她才明白,这些钱被儿子通过120余笔交易,购买了3款手机游戏的道具。 为什么看似平常的手机游戏会有如此高的花费?为什么一个月内会产生百余次付费?为什么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网...

贵阳市14岁少年玩手游一月花13万拆迁款 无效的购买协议应被取消举证难或无法退回金额

  贵阳市民贺永春把手机给14岁的儿子青青(化名)用了一个月后,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存款少了13万多元。经过报警、查账等一番折腾,她才明白,这些钱被儿子通过120余笔交易,购买了3款手机游戏的道具。

  为什么看似平常的手机游戏会有如此高的花费?为什么一个月内会产生百余次付费?为什么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网络支付?贺永春认为,自己对孩子有监控不力的一面,但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值得引起注意。

  钱去哪儿了?

  今年9月3日的一条短信让贺永春惊呆了,短信显示自己银行卡的余额为153682.10元,相比两天前的余额记录,卡里少了3.7万余元。

  银行卡一直在自己身上,自己近两天也没有刷卡消费,卡里的钱怎么突然少了?贺永春以为遭到了短信诈骗,连忙赶到一家银行查询了卡上的余额,和短信上显示的余额相同。

  钱去哪儿了?

  贺永春赶到银行卡的开户行调取了自己近一个月的详细交易记录,结果更令人吃惊。交易清单显示,从8月6日至9月2日,银行卡内的余额从288064.83元人民币变成了153682.10元。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她银行卡里的余额少了13.4万元。而在这段时间内,贺永春自己只用这张银行卡买了一台1615元的手机和一件199元的衣服。

  贺永春说,这笔钱对于自己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今年5月,一家人得到了一笔房屋拆迁补偿款,这13万元几乎可以在目前的暂住地支付一套小户型住房的首付款。

  仔细查看账单,贺永春发现了疑点:银行卡上一个月内的花费几乎都是以“银转财付”的渠道支付,这些交易中,小到3元,大到2850元,其中,金额为615.6元的交易数量多达36次,金额为2850元的交易也有10余次,在账单的末尾,甚至出现了一笔一次性消费了1.5万元的记录。

  “银转财付”是什么支付渠道?钱支付到了哪里?

  在警方的调查中,儿子青青“绷不住了”,他向民警承认,这是手机游戏的支付渠道,钱花在了玩手机游戏上。

  未成年人轻易完成120余笔消费

  得知未成年的儿子一个月玩手机游戏花了13万元后,贺永春难以置信。但她难以想象的情况在青青看来“十分简单”。

  青青拿到妈妈手机后,很快下载了自己喜欢的三款游戏:王者荣耀、火影忍者和天天炫斗,暑假期间,这是他和小伙伴玩得最多的手机游戏。

  玩了三天后,青青控制的角色开始不断失败,青青心里开始“不淡定”了,连续输了几次后他一狠心,花了615元买了自己想要的英雄角色。

  青青的操作并不复杂,他记下了妈妈的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是妈妈设置的常用密码,每次妈妈在ATM机上取钱时,他都会看到这串数字。在游戏支付界面输入卡号和密码,一个验证码就发送到手机上,青青输入验证码,轻松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游戏支付。

  害怕被妈妈发现,青青快速删除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和消费短信。

  很快,青青发现充了值的游戏角色有了更“精良”的装备,在虚拟世界中所向披靡,游戏中的对手也在不断提升装备,青青开始了和虚拟世界中竞争对手的“装备竞赛”。

  “打不过心里就不服,再说卡里的钱那么多,少一点应该不会被发现。”青青说,这就是他玩游戏时的心态。

  每次充值后,游戏中全新的角色或装备让他能开心好一阵子。开心过后,青青说,自己也想过“被父母发现之后怎么办?”但很快就被下一个想要的装备和游戏角色吸引,再次充值。在手游“王者荣耀”中,青青一共购买了45个“英雄”和36套“皮肤”,在“火影忍者”中,他收集了46个“忍者”,购买了大量“通灵术”。

  短短一个月,青青不知不觉地充值了120余次,银行发出的扣款短信被他快速删除。如今,青青的心中只有愧疚和懊悔。他曾想在网络平台上卖掉自己的账号,但于事无补。

  无效的购买协议应被取消,但举证难

  贺永春发愁,未成年的儿子这么花出去的13万元能要回来吗?

  作为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律师,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姚炜耀时常遇到这样的求助,在他看来,青青与游戏运营商达成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姚炜耀解释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条款相关规定,14岁的青青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花13万元购买网络游戏装备的行为,明显与其年龄、消费能力不符,青青的父母也并不认可他的这个行为,所以他与游戏商达成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其父母有权撤销这个买卖合同。

  “这和未成年人不能购买房产是同样的道理,他的购买行为明显不符合他的购买能力。”姚炜耀说。

  目前,我国的游戏分级制度没有具体实施,许多游戏并没有对不同的年龄人群设定门槛,玩家可以没有限制地进入。而游戏中,对于玩家的购买行为也没有限制。

  现实中,家长要求撤销买卖行为要回游戏花费并不容易实现。今年6月,青岛市民陈先生7岁的孩子玩手机游戏分80次消费了3万余元,陈先生认为,孩子是未成年人,希望游戏运营商能考虑到这一事实退还部分金额,但遭到拒绝,如何举证消费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成人行为,是要回花费的难点所在。

  事实上,许多类似事件都因家长难以证明是未成年人花费而不了了之。

  姚炜耀呼吁游戏运营商有更多担当,在游戏中通过技术性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如要求玩家提供身份证号码或相应的身份证明,同时游戏后台应进行一些技术跟进,对连续的大额消费等可能出现的未成年人购买行为进行甄别和提醒。“这既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对游戏商家的保护。”


关键词:手游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