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河南汝州百余座汉墓遭房地产商破坏 开发商回应称考古跟迁坟一个样 文物保护单位遭施工方驱离

 5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6-12-26 8:37:07
导读:  听证会比文物保护完工报告提前10天,听证人员不包括文物专家 为什么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在努力,汉墓群还是未能免遭破坏? 据记者了解,10月10日,望嵩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曾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与汉墓保护听证会。记者拿到的听证会纪要显示:会议认为,要以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兼顾汉墓保护,而汉墓空穴不宜现场保留...

河南汝州百余座汉墓遭房地产商破坏 开发商回应称考古跟迁坟一个样 文物保护单位遭施工方驱离

河南汝州百余座汉墓遭房地产商破坏 开发商回应称考古跟迁坟一个样 文物保护单位遭施工方驱离

 

  听证会比文物保护完工报告提前10天,听证人员不包括文物专家

  为什么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在努力,汉墓群还是未能免遭破坏?

  据记者了解,10月10日,望嵩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曾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与汉墓保护听证会。记者拿到的听证会纪要显示:会议认为,要以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兼顾汉墓保护,而汉墓空穴不宜现场保留。

  此次听证会有两个疑点:一是举行听证会的时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完成的《汝州望嵩文化广场项目文物保护工作完工报告》10月20日发布,听证会的时间比报告发布日提前了10天。

  二是听证会的参加人员。记者调查发现,参会人员除汝州市领导外,有县以上离退休老干部代表、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代表、市民代表及望嵩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局委、街道、企业负责人,唯独缺少相关文物专家。

  “项目建设指挥部通知了文化局,至于为什么没有相关文物保护专家与会,为什么呼吁文物保护的文化人士被挡在听证会门外,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汝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望嵩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郑旭银说。

  记者调查发现,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案也在实际操作中被“忽略”。汝州市文物局局长安亚杰告诉记者,10月20日,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院设计出一个汉墓群就地保护方案,但被否决了。

  “第一次设计的陈列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占据文化广场的中心。领导认为占地面积太大,影响了文化广场功能的发挥。”郑旭银透露了上述方案被否决的原因。

  在第一个就地保护方案被否决后,汝州市决定将陈列馆的面积缩小为600平方米,仅保留10余个墓穴,让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院重新设计保护方案。

  郑旭银说:“文物局用白色塑料绳圈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区域,同意施工方在这以外的区域施工。”然而,白色塑料绳并没能阻止施工方破坏的脚步。

  “12月初得知墓葬再次被破坏,我去了工地,连大门都没进去,报警后警察到了,也进不去。”汝州市文物局一位负责人说。

  项目建设指挥部一位值班工作人员说:“望嵩文化广场是市里的重点工程,工期要求很紧。有上面领导拍板,施工队才敢挖墓葬坑的,文物局也左右不了,只负责把墓砖拉走。”

  涉事单位仅被处以40万元罚金

  12月8日,记者在望嵩文化广场工地旁的展示中心看到,几位市民正在沙盘旁边询问商铺和住宅价格。宣传彩页显示,项目占地共计80亩,其中名为绿洲·印象城的商业和住宅项目就占地30亩,建筑面积包括“4万平方米地下购物中心+3万平方米商业中心+8万平方米品质住宅+8000平方米老城超市”。

  据《汝州市望嵩文化广场建设方案》,望嵩文化广场项目设计布局为:地面部分北部区域为文化广场,南部区域为购物广场;地下部分为购物广场和停车场,设计布局中,并没有“品质住宅”。

  在项目建设指挥部,记者看到一个展板上写满了汝州市领导和各个局领导的名字,分别担任不同职务,如汝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留华任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一指挥长,汝州市政府副市长范响立任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12月11日,汝州市称:项目建设指挥部已对施工方下达停工通知书。文物部门以“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为由,对涉事单位处以“罚金40万元”的行政处罚。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正进一步调查取证,如涉嫌违法,将尽快移交司法机关尽快处理。

  12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望嵩文化广场建设工地,发现工地仍然一片繁忙。汝州市相关领导解释称:停工区域仅限定在将要建设汉墓发掘文物陈列馆的小区域,并非让整个工地停工。对涉事单位的处罚,也只针对当时负责土方挖掘施工的河南易澜实业有限公司,并且40万元的罚金,尚未到账。

  截至记者发稿时,汝州市公安局也没拿出任何关于8月25日和11月25日汉墓遭到破坏的调查结果。

  据了解,9月2日,汝州市印发了“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一位长期从事文物执法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故意或过失损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要追究当事者的刑事责任。但在现实中很少有被追究刑责的,往往罚款了事。“基建施工中的文物破坏案例大都属于法人违法,而要处罚一个单位则需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会研究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打通关系,找到保护伞后,文物破坏处罚的提议最后往往就不了了之。”


关键词:汉墓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