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上海地铁官方称地铁内求扫码属于骚扰 乘客发现后可联系执法大队处理 勿轻信要谨慎扫码

 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7-03-08 13:39:03
导读:  3月4日,北京地铁上,一男子辱骂两名“扫码创业”女子,并抢夺手机推人下车的视频引发大量网民热议。有乘客反映,在上海地铁车厢内、站台上,这种“扫码”现象也时有发生。上海地铁方面则呼吁,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勿轻信陌生人的宣传,谨慎扫码。 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二维码由于技术几乎零门槛,商家常利用“扫...

上海地铁官方称地铁内求扫码属于骚扰 乘客发现后可联系执法大队处理 勿轻信要谨慎扫码  

  3月4日,北京地铁上,一男子辱骂两名“扫码创业”女子,并抢夺手机推人下车的视频引发大量网民热议。有乘客反映,在上海地铁车厢内、站台上,这种“扫码”现象也时有发生。上海地铁方面则呼吁,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勿轻信陌生人的宣传,谨慎扫码。

  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二维码由于技术几乎零门槛,商家常利用“扫码”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微店等。不法分子则将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其中,消费者扫码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据早先报道,所谓的地铁扫码“创业者”则通过“扫一个、赚一个”的甚至月入过万。这条“黑色产业链”到底谁来管?

  “其实‘扫码求关注’和‘散发小广告’类似,都违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上海地铁行政执法大队三中队连德铭表示,扫码这种商业推广本质上和散发宣传品同属一类,“求扫码”本身就是一种骚扰。连德铭建议,“乘客如发现可疑情况,既可以联系执法大队,也可以找轨交公安,站内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帮助。”

  连德铭以地铁3、4、7号线为例向记者介绍,三中队分为4组,或乘坐轨交或站台巡逻来发现类似扫码行为。他表示,“求扫码”和“小广告”不同,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2016年夏天,一天可以抓到十几个,而天一冷就明显少了。”原来由于天气炎热,不少本在“地面拦截”、“路边设摊”的人员“转移战线”来到地铁。针对此类情况,去年8月上海地铁就曾联合轨交公安开展过多次专项行动。

  但是,“求扫码”这种行为缘何还时有发生?“教育劝离是主要采用的手段,”连德铭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更加有力的处罚方式,造成了执法难度较大。”

  那么,面对屡禁不止的“求扫”、“求关注”市民该怎么办呢?

  上海地铁呼吁,为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勿轻信陌生人的宣传,谨慎扫码。“你不扫,他不扫,没了市场,扫码自然就扫不下去了。”同时也建议,切勿因“同情创业”轻信不了解的二维码,“创业不易,安全更重”。若在地铁内发现让他人扫码者,也欢迎乘客网友向地铁内工作人员提供线索,或者拨打电话021-64370000。


关键词:地铁扫码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