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江苏苏州40岁网约车司机胡树义被无锡警方带到派出所数小时后身亡 身上有多处外伤 胡树义死亡真相

 42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北京时间  发布时间:2017-03-24 10:05:16
导读: 3月22日,白先生反映,3月14日,他的妻弟胡树义在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华庄派出所死亡,身上有多处外伤,警方称其系心源性猝死,至今,家属仍不知胡树义涉嫌的具体罪名。3月23日上午,无锡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事,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展内部调查,如有结果,会及时对外公布。  40岁男子被带...

  3月22日,白先生反映,3月14日,他的妻弟胡树义在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华庄派出所死亡,身上有多处外伤,警方称其系心源性猝死,至今,家属仍不知胡树义涉嫌的具体罪名。3月23日上午,无锡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事,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展内部调查,如有结果,会及时对外公布。

 

  40岁男子被带到派出所后死亡

  白先生介绍,妻弟胡树义是河南信阳市光山县人,今年40岁,在苏州做网约车司机。家属从警方获悉,3月14日早上7时左右,胡树义被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华庄派出所民警以涉嫌犯罪为由从苏州一酒店带往无锡,上午8点左右被带至华庄派出所。下午1时许,在审讯中,胡树义心脏不舒服,随后民警拨打急救电话。2点多,120急救车到场时,胡树义已经死亡。当晚6时左右,胡树义尸体被送往殡仪馆。3月14日晚11时42分,华庄派出所工作人员电话通知胡树义家属,胡树义病危。

  白先生称,3月15日,家属在殡仪馆见到了胡树义遗体,发现表面有多处明显外伤,头部额头出血,手脚上有手铐、脚镣的勒痕,前胸和后背青紫。派出所告知家属胡树义系心源性猝死,但家属认为胡树义生前可能在派出所遭遇刑讯逼供。

  胡树义家属提供的一份无锡市殡仪馆遗体接运单显示,逝者姓名为胡树义,年龄40岁,前往地点是华庄华清医院抢救室,出车时间为3月14日下午5时17分。此外,备注信息一栏写着华庄派出所,并有一名丁姓人员的签字。记者在另外一份无锡市殡仪馆服务项目单上看到,服务项目一栏写着胡树义系非正常原因死亡。

  白先生表示,事后,派出所曾提出可给予家属一定的赔偿,但"我们不接受赔偿,只想知道事情真相。"

 

  公安机关已开展内部调查

  3月22日,胡树义家属代理律师余超向记者透露,其在和警方沟通时,警方称,胡树义不是公安人员打死的,但没有执法记录仪和审讯监控视频,"根据《国家赔偿法》,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羁押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此外,余超律师介绍,警方表示,因怀疑胡树义涉嫌一起招摇撞骗的案子,于是到苏州对其进行传唤,没有相应的抓捕和拘留手续,"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无锡警方到苏州对胡树义进行传唤,只能将其传唤到苏州当地的派出所进行讯问,在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将人从苏州带到无锡,涉嫌非法异地传唤。而且刑事传唤不具有强制力,如果使用戒具、暴力等强制方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制传唤的,也是非法传唤"。

  余超律师称,警方承认其工作中存在瑕疵,对于胡树义身上的外伤,警方表示,胡树义前胸和后背上的是尸斑。至于是否使用了手铐、脚镣导致胡树义手脚上的伤痕,警方称有待查证。3月22日,警方未给律师提供法医的初步尸检材料。

  3月22日,余超律师向无锡市、滨湖区两级公安局和检察院分别递交了律师意见书,其提出七点要求:书面告知家属胡树义涉嫌的罪名,并公开相关抓捕手续;向胡树义家属出具胡树义的死亡证明;提供完整的执法记录视频,包括抓捕过程及从苏州至无锡的车上的执法视频,以及胡树义在派出所从审讯到死亡的完整监控视频;如果没有上述请求中的视频,书面告知家属没有视频的原因,以及书面告知没有视频的时间内发生所有事件的经过;向家属公布胡树义送医时接诊医院的诊断结论和死亡后法医的初步检查报告等所有相关材料;向检察院主动通报该起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提请检察院介入调查,由检察院主导尸检,并由家属选定第三方鉴定机构提交检方后,由检察院委托该机构进行尸检;如发现办案人员涉嫌滥用职权、故意伤害(致死)、帮助伪造证据等罪名,主动向检察机关移送侦查。

  余超律师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公布真相,还原事实,如果公安机关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胡树义在审讯过程中没有遭受殴打,家属可能会向检察机关提起控告,由检方介入调查。

  3月23日上午,记者致电无锡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事,目前公安机关已开展内部调查,如有结果,会及时对外公布。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