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浙江高考阅读理解诡异的光标准答案出炉 原作者称出题者理解我的意思 诡异的光是什么梗

 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北京时间  发布时间:2017-06-12 9:28:07
导读:  心疼浙江考生!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 这道阅读理解题,选用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描写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发生的故事。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

浙江高考阅读理解诡异的光标准答案出炉 原作者称出题者理解我的意思 诡异的光是什么梗 

  心疼浙江考生!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

  这道阅读理解题,选用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描写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发生的故事。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理解。

  为什么会有诡异的光?

  诡异的光到底是个什么鬼?

  这是一条怎样的鱼?

  一时间吸引了亿万网友的关注

  就连原作者巩高峰也表示

  " 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

  于是,大家都在期盼着巩高峰的回答…

  就在昨天(10日),高考标准答案公布,原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种美味》阅读理解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原作者巩高峰:

  (1)陌生的光:

  母亲那一辈人,每年过年过节才能有机会吃一次鱼、肉,所以平日里看到鱼,会有一种陌生的惊喜。

  (2)陌生的气息:

  一个几乎从没吃过鱼的六岁孩子,亲手抓到一条鱼,能给全家带来一顿鱼汤,这种他没品尝过的味道,对他来说当然是陌生的。后文也呼应了,"他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

  标准答案:

  (1)① 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

  ② 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① 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②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11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多的。可是三个孩子,前两个都没能进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生活稍微改善了一点,老三却可以上学了,这对两个哥哥显然不公平。所以,母亲的"端着碗出神,对着黑糊糊的夜出神",用叠加的方式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愧疚。

  ① "示意""却"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

  ② "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

  ③ "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面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12"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简析(5分)

  美味有三重意蕴。

  第一重,实指,美味就是鱼汤。一条巴掌大的草鱼和豆腐一起熬出的鱼汤,对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一家人来说,它就是美味。

  第二重,美味是反讽。因为文章明明写的是苦难。兄弟三个有两个不能上学,一家人好容易熬一锅"鱼汤",却因为三子可以上学而各有心事,最后都没喝成,这是一种悲伤的美味,用美味反讽现实。

  第三重,美味是一种希望。虽然鱼汤没喝成,两个哥哥没能上学,可是三子上了(原文是有写这个细节的)。那么三子就是这个家庭的希望,一种有一天可以随时品尝这种美味的美好寄托。

  ①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② 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的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③ 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有什么好处?(6分)

  文章结尾用了一个欧亨利式的反转,揭示这一家人其实没喝到鱼汤,而是喝的豆腐汤的现实。于是,文中弥漫的苦难和悲伤的气息因此更加浓郁。悲剧是把现实撕开给人看,而作者在结尾才撕开结果,让故事更有冲击力,也让文章更具力量感,令人读后回味的余地更大。

  ① 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 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 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④ 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标准答案在此,你答对了几分?


关键词:诡异的光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