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试卷现雷人试题 前三题互为答案学生戏称送分题 出题者责任心不强后期审核不严已整顿

 46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7-06-17 11:53:27
导读: 一张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试卷连日来引发热议,这张试卷选择题的前三道源于同一个内容:“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区别只是抠了不同的位置作为选择题的选项。试题公布到网上后立刻被冠上“雷人试题”的称呼。 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这张试卷是今年郑州市职业学校(城轨专业)学业水平...

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试卷现雷人试题 前三题互为答案学生戏称送分题 出题者责任心不强后期审核不严已整顿

  一张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试卷连日来引发热议,这张试卷选择题的前三道源于同一个内容:“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区别只是抠了不同的位置作为选择题的选项。试题公布到网上后立刻被冠上“雷人试题”的称呼。

  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这张试卷是今年郑州市职业学校(城轨专业)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涉及5所学校的2015级、2016级城轨专业学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命题老师责任心不强、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审核把关不严导致的,表示当地已着手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道选择题几乎一样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热传的试卷照片中显示,试卷抬头标有“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度学业水平测试”字样,考试科目是《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试卷分值100分,答题限时90分钟。

  热传的试卷照片中,“单选题”部分的前三道题,就是被称为“雷人试题”的题目。

  第一题的题干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63年在()建成通车。选项部分为:A.中国;B.英国;C.美国;D.韩国。

  第二题题干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年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之后第三道题则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63年在()建成通车。

  这张试题照片随后走热,在网上引发众多关注。有网友对试卷内容真实性持怀疑态度,表示“不相信会有这种放水的考试题”。也有部分网友戏称,第二题是三道题中的“中心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吐槽这场考试考的不是知识点,是视力和智商测试。还有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质疑称,出现这样的“放水”考题,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不负责”,“考试不是为了应付通过率的”。

  学生戏称“送分题”

  16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河南郑州市数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名“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证实:这三道题的确出现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考试在6月14日举行,是(郑州市)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统考。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今年5月9日,郑州市教育局网站上曾发布“郑州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关于组织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称,将于2017年6月组织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测试时间为2017年6月13日至14日,且13日考语、数、外三门,14日考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

  该通知的“(专业)测试科目安排”附件内容显示:“轨道交通”专业,需要考“轨道交通概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两门。

  郑州市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学生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没想到老师说的送分题真的是‘送分’,智商没毛病的都能做出来。”

  对于有网友怀疑,学生如何能在考场上把试题拍下来的问题,参加考试的王兵(化名)同学认为不可能是学生拍的,“这是郑州市的统考,考场管得还是比较严格的,不让带手机。”

  出题者责任心不强 后期审核不严

  16日晚,就“雷人试题”一事,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命题老师责任心不强,也有试题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的原因。

  该负责人称,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是由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牵头实施,由职业学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报名参加的非统一性考试。“本次城轨专业学业水平测试有5所学校报名参加,参加人员为2015级、2016级城轨专业学生”。

  本次城轨专业试卷的命题工作,由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委托参与测试学校的老师进行,“由于命题老师责任心不强、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试卷中出现‘雷人’命题,严重影响了郑州职业教育形象,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问题曝光后,郑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相关处室会议,并着手对此问题进行调查。郑州市教育局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责令郑州市教育局职业成人教育处和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进行专项教育整顿。


关键词:学校考试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