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犯罪嫌疑人刘某和汪某。浙江在线8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攀董洁)1995年11月29日凌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一饭店旅馆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4人被残忍杀害。时隔22年,今年8月13日凌晨,湖州警方先后在安徽、上海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和汪某。这桩悬在... |
犯罪嫌疑人刘某和汪某。
浙江在线8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攀董洁)1995年11月29日凌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一饭店旅馆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4人被残忍杀害。
时隔22年,今年8月13日凌晨,湖州警方先后在安徽、上海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和汪某。这桩悬在湖州警方心头22年的特大杀人抢劫案随之告破,这同时也是浙江警方今年破获“浙江第一悬案”后,侦破的又一起命案积案。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其中一名嫌犯在潜逃多年后,竟然自我“漂白”,成为当地知名作家;另一人则开办了企业。
时隔22年,警方是如何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嫌疑人为何残忍杀害这4名被害人?两人又是如何“漂白”身份的?浙江警方第一时间披露了案件侦办的部分细节。
第一目标是旅客
案发后,湖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抽调全市刑侦骨干参战,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专案侦破工作。
专案组根据现场犯罪轨迹和痕迹推断,这是一起抢劫杀人案。
根据走访调查等情况,发现11月28日和29日住在该旅店住宿的2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
犯罪嫌疑人的目标是劫财。据分析,他们的第一目标是被害的旅客,杀害旅客后,又先后把旅馆老板、老板娘和孙子三人杀害。
专案组发现两个曾经住店的旅客很可疑:他们在旅馆住了一晚,案发后,他们不知去向。
而当时,如何确定这两名旅客的身份信息成为摆在警方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周边很多旅馆没有实行住宿登记,另一方面,当时街头也没有监控。
但是,专案组当年通过大量走访调查了解到,有人反映两名旅客的口音是安徽皖南那边的,还有人看到他们抽的香烟是“盛唐”牌,经调查,“盛唐”牌香烟在皖南一带生产和销售,结合目击者说看到其中一个人是戴着鸭舌帽,而这种装扮也很像安徽一带的人的打扮。
于是,湖州警方最后圈定安徽皖南一带,在安徽一带展开调查。当时,在织里打工的安徽籍外来者也很多,为此湖州警方也组织了大范围走访。
锁定犯罪嫌疑人
今年,针对湖州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这起命案——织里“1995.11.29”特大抢劫杀人案,湖州警方再次启动专人专案机制。
在多方的努力下,通过复杂的DNA家系比对,最后确定了安徽芜湖南陵县的刘姓一族。
8月10日,最后通过排查,圈定了安徽芜湖市南陵县刘某。
当晚,湖州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沈连江带领抓捕组,连夜赶到南陵,8月11日凌晨1点多,在南陵县城一小区抓到了刘某。
刘某被抓。
经突击审查,警方了解到该案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某在上海浦东。
8月11日早上6点多,抓捕组兵分两路,赶到浦东,在浦东区杨高南路一小区里抓到了汪某。
汪某被抓。
因缺钱两人到湖州“搞钱”
刘某今年53岁,案发时,他31岁。被抓前,在一所学校是校刊主编。
他交代说,上个月,他被采血时,就知道自己完了,但他又有些侥幸心理,觉得不一定能查得到自己身上。
根据百度资料,刘某现在身份是作家,写有长篇小说和散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刘浪、永方、彪子、一沙、江南飞等,发表作品200多万字,2013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
刘某所著小说。
据网络介绍,小说的大致内容是“一个贫困的农民何以让两个正科级美女、又是千万富婆现代女性刻骨铭心?一个贫困的农民在年近五旬之际何以让自命不凡、风华正茂又一夜成为都市达人的现代女大学生放弃唾手可得的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而汪某,现在是一家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的法人代表,案发时,他42岁。
据交代,两人是南陵同乡,也是好朋友。作案前,两人都没钱了,而汪某之前在织里打工过,所以商量到湖州织里来搞钱。
两人找到了出事的旅馆住下,和他们一个房间的还有个旅客,是个山东人,他们觉得他有钱,想偷他钱,没想被发现,他们就下手将他杀害,随后他们又打起了老板主意,以退房名义把老板骗到房间里,再次下手杀害,随后他们到老板房间把老板娘和13岁的孙子杀害。随后抢走了手表等物品,逃走。
当年物证被完整保存
“你相信法网恢恢吗,破案是时间问题“,湖州警方当年的侦查员得知嫌疑人被抓后感叹。
这桩湖州的特大悬案,和浙江第一悬案告破一样,也历经了6任公安厅长,如今在22年之后告破。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有关人士说,这一案件的侦破,跟现在的刑侦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关键还在于当年那么多的物证都被完整保存,没受到一丝破坏。
据了解,浙江在规范刑侦部门现场物证保管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上也领先全国。
另据了解,包括织里的这起命案和浙江第一悬案在内,截止目前,浙江警方已经破获22起命案积案,是去年的2.2倍。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早前报道
95年湖州织里灭门案告破,一嫌犯已成作家
钱江晚报14日消息,今天(8月14日)上午,浙江省公安厅在湖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湖州警方经过22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破获1995年湖州织里“灭门惨案”。
该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为了抢劫钱财,在湖州织里先后杀害一家三口和一名旅客,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22年后,两名凶手,一人漂白身份后成为作家,一名已成为企业主,但是终究难逃法网。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抓捕到位。
22年前的那个冬日凌晨,他们到底干了什么?随着专案组的通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前情提要——
1995年11月29日凌晨,湖州市织里镇晟舍村一饭店旅馆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旅馆老板一家三口及一名住客被凶手残忍杀害。
真相大白——
残忍杀害四人后,他们“人间蒸发”
22年前,互联网远未普及,很多事件的传播需要时间的累积。以至于现在以各种关键词检索,都找不到任何和这起特大抢劫杀人案的相关新闻报道。
但在参与办案民警的记忆里,当年这起恶性案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浙江警队,也在社会上引发不小的波澜。
1995年11月29日凌晨,织里镇晟舍村,响亮的警报声划破了这个冬夜里的平静。当地一家旅馆发生命案,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旅馆老板闵某生、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及旅客于某峰4人被杀害。
其中老板闵某生、旅客于某峰死于旅馆的203房间,老板娘钱某英、老板孙子闵某死于202房间。经法医鉴定,4名受害人均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作案手段十分残忍。案件被定性为抢劫杀人案。
案发后,湖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抽调全市刑侦骨干参战,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专案侦破工作。省公安厅也派出刑侦专家协助湖州公安机关破案。
专案组成员经过地毯式的调查走访,对住宿旅店的旅客、旅店周边的居民以及织里镇周边该时段过往车辆的驾驶员等证人及可疑人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询问。
根据走访调查等情况,警方发现11月28日和29日在该旅店住宿的两名男性旅客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趁着夜色迅速逃离,仿佛“人间蒸发”。不过,警方在命案现场提取到了包括毛巾、指纹、鞋印等大量痕迹物证,并对犯罪嫌疑人进出轨迹、作案过程及案犯特征进行了准确刻画和现场重建。
这些认真细致的勘查、排摸、走访,为案件的最终破获埋下伏笔。
再度重启侦破,辗转10省份追凶
“1995.11.29”织里晟舍抢劫杀人案发生后,可能很多人的记忆里慢慢淡忘这起案件,但湖州警方对案件侦破工作从未放弃。
数次启动案件侦破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惜的是,限于当时侦破条件和科技手段,案件一直未获突破性进展。
今年,湖州市公安局再度重启该案侦破工作,成立了专案组,并下设重要线索查证组、物证搜集检验组、大数据后台支援组、重点地区调查组等专业小组,全力以赴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侦办期间,省公安厅对案件侦破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专案组先后赶赴江、浙、沪、皖等10余个省份搜集证据资料,入户调查600余户,走访排摸2000余人。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案件侦破中来,积极提供案件相关线索,寻找案件新的突破点。
经过湖州公安机关2个多月的侦查,今年8月10日晚案件获得重大突破,警方锁定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某彪(男,1964年出生,安徽南陵县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8月11日凌晨,专案组在安徽南陵将刘某彪抓获。
经突击审查,专案组获悉该案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汪某明(男,1953年出生,安徽省南陵县人)居住在上海。专案组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上海将汪某明抓获。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对作案经过供认不讳。
潜逃多年,嫌犯竟“漂白”成作家和企业主
背负命案的嫌犯潜逃后,大都隐姓埋名或改头换面,低调处事企图逃避“法网”,然而这2名嫌犯却各自上演了一出“变形记”。
犯罪嫌疑人汪某明落网前在上海开办了一家企业,而犯罪嫌疑人刘某彪竟“投身”文坛,成为老家知名的作家。
一篇刊发于2014年的报道显示,刘某彪曾在当地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还获得过一定“分量”的文学奖,当地甚至为他的作品举办过一场研讨会。
在他发表的作品里,其中一本书名为《水浒系列之:行者武松》,作者笔名叫“晨风清扬”。
凶犯落网既是对死者的告慰,也解开了参与办案民警多年的“心结”。
湖州已退休多年的警队领导毛正荣激动的发来短信说:当年此案影响很大,如今得以破获,沉冤昭雪,大快人心!作为一名老公安,甚感欣慰。为湖州公安点赞!
参与专案组办案的50多岁老民警宋荣根感触也很深,“22年前我参与了的案件侦办,这次又参加了专案组,案件的破获,对我来说是了却了作为一名警察沉积于心中多年的愿望。”
更多细节,请继续等待前方记者的报道。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