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确认了着名的东汉《燕然山铭》摩崖石刻所在。14日,记者联系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姑茹玛。她告诉记者,发现的这块碑,碑文是古汉语,“我们初步解读,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碑是《燕然山铭》”。 谈及该碑发现过程,她说:“这个碑文早就有... |
近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宣布,该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确认了着名的东汉《燕然山铭》摩崖石刻所在。14日,记者联系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姑茹玛。她告诉记者,发现的这块碑,碑文是古汉语,“我们初步解读,基本可以肯定这个碑是《燕然山铭》”。
谈及该碑发现过程,她说:“这个碑文早就有,但是蒙古国那边解读不了。他们跟我们的蒙古史专家齐木德道尔吉联系已经有几年了,从2014年开始就跟我们联系了。当时我们从这十几个字推断,以为是唐代的东西,那个时候蒙古国那边读出来的只有十几个字。后来他们陆陆续续把碑文发过来,我们就基本断定应该是汉代的《燕然山铭》。”
“今年夏天,齐木德道尔吉老师专门去实地做了拓片。现在已经解读出两百二十多个字,石碑上刻的总共有二百五十多个字。史书中记载的《燕然山铭》是两百九十多个字。虽然差几十个字,但所差的基本是古汉语中的助词,像‘盖’这种助词就没往上刻,而整个内容是一致的。”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朝廷拜窦宪为车骑将军,率大军出塞,攻伐北匈奴。姑茹玛介绍,当时南匈奴也参加了这次战役。如今,这篇勒石文章仍可在《后汉书?窦宪传》中找到。据记载,该文为班固所做,《后汉书》全篇收录。文章记载了此次战争的大致情况,重点记述了所获战果。
成语“燕然勒功”即出自此次战役后汉军将纪功文字刻在石上的行为,后世以此指建立或成就功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即借用该典故。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