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增强民众健康意识 提升国人卫生水平

 19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11/26 17:03:34
导读:(朱旭婷、李希强)全民卫生健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这次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卫生健康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要大力提升全民的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借助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及时传递信息,切实普及知识,构建突发性传染疾病的预警机制和救援体系,改善民众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

(朱旭婷、李希强)全民卫生健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这次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卫生健康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要大力提升全民的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借助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及时传递信息,切实普及知识,构建突发性传染疾病的预警机制和救援体系,改善民众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

笔者在清华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全球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战略》的过程中,在2013年明确提出“预感类似SARS的爆发式传染疾病一定还会再度出现,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构建救援体系,而且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协调,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当时,笔者曾经策划设立中国第一支安防应急救援产业基金。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搅乱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疫情有增无减,严酷的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升全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在全民卫生健康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1.环境污染对民众健康影响严重。中国的环境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在碳减排、雾霾整治和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环境污染的问题依然严峻,不可掉以轻心。例如,塑料制品使用不当,汽车尾气污染加剧,广场舞、飙车党及商铺的噪音给居民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耳鸣、心脏病、神经衰弱发病率上升。

2.残疾人数量有所增长。据统计,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6.21%;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脑积水和神经管缺陷频发,是造成儿童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弃婴问题的幕后推手。出生缺陷导致的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3.儿童出现性早熟现象。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约53万名儿童患有性早熟,而且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儿童摄取过量垃圾食品(膨化食品、方便面、香肠、油炸食物、含有大量激素的肉和添加剂过多的饮料等)不仅容易引起儿童身体肥胖,也会间接导致性早熟。

4.一些疾病出现年轻化、普遍化趋势。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人的常见病频繁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高血糖、高尿酸、胃癌、肠癌、乳腺癌、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症状年轻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上班族连续几个小时保持同一姿势工作,肌肉无法放松,腰椎间盘突出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现象激增。吸烟和嗜酒对身体损伤较大。

5.日常锻炼不足,身体素质不佳。一些大学生在新生入学军事训练的开幕式上居然晕倒。熬夜、加班等使锻炼身体成为奢望或累赘。出现了一些走路一步三摇、手无缚鸡之力、说话娘娘腔的男生。有些女生动辄外出打伞,崇尚林黛玉那样患有肺痨的纤弱美。

6.老年人被“保健品”坑害。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老年保健品一度占据榜首。不法分子打着保健的名义专门坑害老年人。保健床、保健椅、保健杯、保健垫、保健内衣等保健品层出不穷。一些产品并不能提升健康水平,甚至还可能致病。一些销售人员以类似直销的方式推销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产品。

7.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化学添加剂。蔬菜、水果等植物种植时,为了对付害虫而过度喷洒农药。在养殖鳝鱼、螃蟹、种植莲藕等水生动植物方面也有严重的问题。“三聚氰胺”导致牛奶污染,给动物添加的瘦肉精、生长剂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8.在食品制作加工上问题严重。对食品过度深加工,膨化、油炸不仅破坏营养甚至还产生有毒物质。重油、多盐,无辣不欢。为了提升口感,大量使用味精、动物油,甚至还有罂粟壳。各种烧烤、撸串也存在炙烤所带来的食品致病物质问题。

9.无所不吃,甚至食用野生动物。中国人饮食的范围比较庞杂,除了猪蹄、鸡爪、鸭掌,还有鸭脖、猪颈肉等淋巴排毒组织器官密集的部位成为佳肴。有些地方流行吃各种野味,其实很多野生动物携带病毒,体内存有大量寄生虫,不适宜人类食用。腌制食品比较普遍,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0.一些青壮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上班族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不能实现生活规律化、运动坚持化、饮食科学化,还不能做到心态平和化。效益好的企业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效益不好的企业面临裁员减薪的危险。激烈的社会竞争给年轻人的健康带来重大压力。一些年轻人过劳死,甚至还有自杀率上升的问题。

11.民众的卫生健康意识缺乏。人们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忽视了卫生健康。没有密封包装、来路不明甚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涌上街头。民众购买路边摊点食品,一些香肠已经过期,有些麻辣烫经过反复煮沸,一些海鲜卖不掉,冷冻后再拿出来卖。黑龙江鸡东县因食用在冰箱存放一年的食品造成9人死亡,卫生健康意识的缺失代价惨重。

显然,中国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环境、意识、习惯、食材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卫生健康的公共服务缺失。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时代命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打造专门频道,普及健康知识。比如,央视有财经、综艺、体育、军事、农业、电影频道,却没有专门卫生健康频道。有很多中老年人行动不便,外出就诊难度很大,在家也不怎么上网。但是这些老年人往往健康状况较差,对卫生健康知识有迫切的刚需,让各种保健品推销、江湖术士、庸医大仙有了可乘之机。建议在相关媒体尽快开辟卫生健康频道,缓解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缺失的问题。要细化内容,开辟中医养生、健身疗养等具体专栏,普及健康知识。

随着5G的推广,中国移动互联网更加发达。在电视台加强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在移动互联网上传递有关信息,设立互动平台、知识论坛。近视问题在中国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建议无论是电视台还是互联网平台,节目播出超过一个或者两个小时都要弹出由企业赞助的提醒保护视力的公益广告,时刻不能放松推动全民护眼运动。

2.直播名医会诊实况。目前,直播电商带货火热,直播除了带货有型产品,也可以提供价值重大的医疗服务。一些名医会诊时,可以采取给病人脸部打马赛克的方式或者提前征得志愿者同意,全程直播。名医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很多名医一号难求。如果采取直播方式,可以帮助有类似病情的患者。直播或远程视频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一种面向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村医生,提升落后地区的医生水平。一种是面向大众,向民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观众引以为戒,做好防备应对工作。

3.开辟保健医大讲堂。老年人易被“保健品”坑害,重要原因是保健需要得不到满足。应该展开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实现全民拥有保健医生。大讲堂可以从节气入手进行知识普及,如,清明节期间如何注意饮食。还可提供针对气候变化提出建议,如,明天降温,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可以开发将季节、天气等要素与保健相结合的软件“保健医APP”,根据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实时的定制服务。

4.很多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往往是由心理问题所导致,长期郁闷重压导致身心健康受损。建议除了心理医生,还能有很多生活阅历丰富、深谙人情世故的智者与广大民众网上互动。鼓励医生、智者特别是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开通微博、抖音、微信号等自媒体医疗健身专栏,成为网红达人,与民众互动,多发布信息和心得。要进一步实现医疗知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炫耀大胃王、比赛吃辣椒等严重伤害身体的比赛都应予以限制。可以跟踪拍摄保健医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况,也可拍摄一些老寿星的生活片段,与民众网上互动,借以改善大家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幸福指数。

5.建立医生、良方数据库。建立医生数据库,民间医生也要参与医疗人才数据库的建设。行医人员需要向官方数据库上传资料。鼓励民间医生将偏方的大概信息登记备案,政府要积极组织人员到民间去搜集偏方,挖掘中国医疗资源宝藏,同时去除一些糟粕。

6.推动保险公司等企业积极参与,激励民众获取、运用知识的积极性。目前很多精彩录制的视频,采取付费的方式在平台播放。要改变这种模式,采取收看获奖或者获利的方式,推动保险公司等企业积极赞助。例如,累计观看健康视频时长超过200小时,有资格参与保险抽奖,获赠送一年的保险费用。保险公司与其支付高昂的理赔费用,不如有计划投入提升民众卫生健康的具体行动。卫健委、中宣部等机构联合有关赞助企业,组织全国卫生健康知识有奖大赛,鼓励全民参与,普及知识,指导生活。

7.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科学合理使用餐具。从食物入手进行全民教育,如哪些食物有利于骨骼发育、增加身高,哪些食物不利于刀口恢复,哪些食物有利于养护皮肤。积极开发糖尿病等患者的科学食谱,推广纯天然绿色食品。要提倡食吃当令,如尽量不要春天吃秋天的果实。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好食用。不要食用死因不明的肉产品和不能识别的蘑菇、野菜。

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竹材。非一次性筷子的清洗液污染环境。为减少交叉感染、节约成本、方便携带,建议研制“便携折叠保健筷”等产品。可以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不同定制专用筷子,如,有些人身体缺乏铜元素,有些人贫血,可以使用铁制筷子。有些孩子的父母身材不高,可以使用富含钙质的骨质筷子。有些老年人可以使用富含硒的筷子。

8.在衣、住、行方面注重保健。正确着装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女生不宜穿过于束胸束腰服装,男生不宜穿过瘦的裤子,特别是裆部过紧的牛仔裤。又细又高的高跟鞋不利于健康,可以适当开发高底鞋。服装要有透气性,尽量材料柔软、有伸缩弹性。

房间不能过于靠近马路、加油站、高速公路。头部的朝向、采光、作息时间都与健康密切相关。要注意空调综合症,不宜把温度调得过低,造成室内外温差较大,也不宜长时间门窗紧闭,要经常开窗换气。

正确的走路方势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不宜边走边吃,以免影响消化、感染病菌。出行要注意力集中,路上不宜看手机,影响视力,不能戴耳机,防止听不到喇叭鸣笛而发生交通事故。笔者多年前曾经考虑设计“嵌入式气囊耳塞”来消除噪音干扰,后来小米制作出来嵌入式气囊耳机还获得了世界大奖。司机开车不能打手机,应该采取严格惩处措施,只要抓拍到开车打手机应予以扣分、罚款,甚至可以借鉴欧洲一些国家的做法予以拘留。

交通拥挤是普遍的大城市病,但是拥堵程度不均。为了提高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性,建议开发一款“别挤APP”,细化到实时提供每辆车、每个车厢的拥挤状况,可以大幅降低拥挤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司机在夜里行驶,最怕对面的车灯晃眼睛。司机长时间在雪地上驾驶,会因为强烈的光反射患上雪盲症。建议研发具有自动调节光线强度能力的“智能调光玻璃”,设置强度上限以保护视力,特别是防止强光导致的暂时性失明。

9.控制体重、提升身高,加强运动锻炼。肥胖现象普遍,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一定要加强减肥,控制体重。中国一些年轻人虽然肥胖,但是身高增长缓慢。建议实施全民增高计划,从饮食、运动入手,增强蛋白、维生素、钙质的吸收,普遍提升年轻人的身高。加强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支持民间兴办健身房。鼓励开发适于狭小空间的运动器材设施。提升中考、高考、公务员、教师资格的体育考试成绩比例。

10.控制吸烟,反对酗酒,严禁吸毒。中国烟民比例较高,酗酒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民众身体健康。应该继续严格执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酒驾的规定。继续加强对于贩毒、吸毒的严厉打击。

11.善用卫生健康公益基金。应推动成立公益基金,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集体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于特别需要救治的个人、家庭、群体予以及时帮助。鼓励企业家、演艺明星等高收入群体慷慨募捐。建议重点补贴乡村医生、基层社区的卫生工作者。目前的情况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社区医疗人员被忽视,应该改变这种状况。

因病致贫是严重的民生问题,甚至可以导致摧毁一个家庭的悲剧。中国红十字会曾经出现过一些事件,极大影响了民众的捐款热情。建议开设“健康中国捐款APP或网络平台”,由患者本人或家属上传求助信息,或者就诊医院予以协助,并不需要事先审查,再请求所在地政府予以审查背书,众筹捐款金额和病情进展情况实时动态呈现。这种精准到特定患者的救助,可以大大提升捐款的透明度,加快资金和物资的援助速度,保证及时治病救人。

12.改变生活习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贴脸礼、握手礼都被免除,改为“碰肘礼”。其实,“抚胸礼”或中国武术中的“握拳礼”也可以推广成为一种时尚的礼仪。还要努力改善国人的饮食习惯,提倡口味清淡,保持食材的原本味道。有些人有随地吐痰的陋习,应该加强监督处罚力度,赋予公交车、地铁司乘人员的处罚权力。对于向车窗外扔垃圾者,应赋予清洁工和交警拍照、罚款的权力。

13.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风气。要营造注重健康的社会风尚,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提升卫生健康意识。警示民众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大量寄生虫,不宜食用。宣传酗酒有损健康,可以减少家暴、车祸,目前通过比拼喝酒来显示友情、忠心、豪爽的陋习还比较严重,应该加大媒体批判力度,建议发布猛批比拼喝酒的公益广告。鼓励影视明星、网络红人积极参与卫生健康公益事业。中国人为了显示热情,经常有为他人夹菜的习惯,经过使用公筷的公益广告的传播,直接使用自己的筷子为他人夹菜的行为普遍减少,使用公筷、公勺已经被广泛接受。这种行为习惯的转变,就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意识转变实现的。除了传统的电台、电视台、网站宣传,还要鼓励大量的自媒体参与宣传,要达到触及灵魂的强度。

14.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发展卫生健康产业。中国应该积极扶持医药企业,特别是生物制药企业。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疫苗的重大价值凸显,再次警示人们提升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关系民生的国家重要战略。要学习瑞士、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广手环、项圈、脚环等随身检测仪器系统,建立国民健康数据库,实时掌握民众的健康情况。要增强传染性疾病的预警机制,特别是针对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能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对人类生命威胁最为严重的因素,除了战争就是传染性疾病,必须借助科技手段,强化治理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医生的护目镜、面罩因为水蒸汽遇冷凝结而变得模糊,如果能够安装微型蓄电池,可智能判断清晰度,立刻给镜片、面罩加热吹风除雾。还可研发中医领域的“智能舌象仪”,用图像捕捉技术来获取舌象信息,转化为具体数值来显示受测人员的各项身体状况指标,便于患者的自助和中医的远程诊断。建议研发“无水洗手机”,可以安置在门口、电梯口、走廊等便于迅速清理的地方。笔者多年前思考设计“嵌入式鼻塞”,用于拦截粉尘、雾霾,建议改造开发“抗病毒鼻塞”,在疫情期间和冬季传染疾病高发期拦截病毒。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提升民众健康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会压力。中国社会发展较快,年轻人和中年人竞争压力、生活压力较大,亚健康问题普遍,应该予以及时医疗护理和心理抚慰。这次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重大创伤,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健康刻不容缓,也是共建友好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

朱旭婷,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对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法务总监。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获得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曾任南开大学书法协会副会长,三次获得全国书法竞赛一等奖,荣获奥运小天使称号,两次获得全国绘画竞赛三等奖。曾任南开大学学生科技协会创业竞赛部部长,参赛团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先后在商务部、司法部和天津高级法院实习,起草法律文件,研究跨境并购和工业园区的管理制度规范。参与收购加拿大环保企业,被评为中加合作十大项目,加拿大总理出席签约,中方接见加方企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作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关注推动成员国间贸易投资,研究“美国优先主义”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探讨解决中美贸易争端。2019年发起“半餐行动”创意,并向全球推广,以减少食物浪费,向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提议“半餐行动”、“小份餐少浪费”, 中国网、《法制与社会》、安徽省电视台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事迹。同时向世界粮食计划署国别主任提出“清明素食节”、每年4月5日为“世界素食节”和每周一吃素的倡议。

李希强,中国北斗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对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至研究生期间三次获得全国竞赛一等奖,代表英文作品《全球意识》(Global Consciousness)在2002年指出全球共命运理念的价值。策划设立中国第一支安防应急救援产业基金,清华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全球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战略》,在2013年明确写出“预感类似SARS的爆发式传染疾病一定还会再度出现,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构建救援体系,而且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协调,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曾任职中国商务部,赴日内瓦参加WTO世贸谈判和多次赴美贸易谈判,为石广生部长起草方案;代表调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尚未做好准备》,在2004年预测2009年欧美经济困境和2018年大规模中美贸易争端。2016年10月17日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明确提议打造深圳世界创新基地,大量吸纳香港年轻人就业,促进区域大发展以防范香港出问题。发起设立中国第一支北斗投资基金,协助陕西省政府设立100亿北斗产业基金,推动成立陕西北斗产业基地和天津北斗产业基地。策划收购加拿大环保企业,被评为中加合作十大项目,加拿大总理出席签约,李克强总理接见加方企业。创作多个电影项目分别入围2019年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荣获2020年香港亚洲华语电影节二等奖。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