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案例: 求偿数额有讲究。任大伯借给朋友贾某80万元,对方承诺分两期归还,并出具了分期付款的借据。首次还款期届满后,贾某拒不偿还,任大伯只得把朋友告到了法院,要求归还80万元。法庭上贾某辩称,第一笔40万元借款确实应当归还,而第二笔尚未到还款期,请求法院驳回这部分的诉求。法院经审理,判决贾某偿还原告借... |
案例:
求偿数额有讲究。任大伯借给朋友贾某80万元,对方承诺分两期归还,并出具了分期付款的借据。首次还款期届满后,贾某拒不偿还,任大伯只得把朋友告到了法院,要求归还80万元。法庭上贾某辩称,第一笔40万元借款确实应当归还,而第二笔尚未到还款期,请求法院驳回这部分的诉求。法院经审理,判决贾某偿还原告借款40万元,案件受理费9005元由原、被告各负担一半。
说法: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当事人在起诉时必须预缴诉讼费。一般情况下,财产案件诉讼标的越大,案件受理费也越高,通常由最终败诉方承担。如果原告诉讼请求提得过高,而法院判决只支持了其中的一部分,那么超出部分就由原告自行承担。本案中原告所提的40万元属于不适当的诉讼请求,只能自行承担这部分的诉讼费。
案例:
诉讼请求别乱来。田某和邻居胡某因琐事而引起厮打,造成田某外伤性血气胸,在县医院治疗伤愈出院后,又擅自到某专科医院住院花去医疗费8000元。田某为索赔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胡某承担两次住院的全部医疗费。法院经审理,判决胡某赔偿田某医疗、护理等费用4000元。对原告在专科医院所支出的费用不予支持,由此所产生的诉讼费用2000余元由其个人承担。
说法:
从法律角度看,正确确定诉讼请求无论对原告还是被告都非常重要。对原告来说,只有提出合法、合理、妥当、准确的诉讼请求,正当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最终赢得诉讼;对被告来说,只有通过分析原告的诉讼请求正确与否,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诉方案,有目的地反驳原告的主张。同时,法院是根据裁决结果所支持的比例来确定原、被告双方承担诉讼费用的具体数额的。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中不合理的部分增多,那么其分担的诉讼费也就会增多,最终会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案例:
慎提精神损害赔偿。王小姐领着自家的宠物狗到街上玩,一辆轿车不小心将其宠物狗轧死。于是,王小姐将司机告上法庭,要求司机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因不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原告的诉求最后被法院驳回。
说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据此,情节轻微的侵权诉讼,法院一般不支持精神赔偿;一般的经济、民事纠纷以及大量的刑事案件,虽牵扯人的精神,但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