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马大爹,今天弹的是什么啊?”路过公厕时,陈师傅笑呵呵地打起了招呼。四五年来,曙光小区的住户们都已熟悉了6旬守厕老人马大爹。巴乌、二胡、月琴、电子琴……小小的公厕门口,就是他的“舞台”。“老人家真热爱生活,弹起琴来好高兴。”马大爹的快乐,也感染着身边的人。从农村来城市里养老前,马大爹不懂任何乐器,只... |
马大爹,今天弹的是什么啊?”路过公厕时,陈师傅笑呵呵地打起了招呼。
四五年来,曙光小区的住户们都已熟悉了6旬守厕老人马大爹。巴乌、二胡、月琴、电子琴……小小的公厕门口,就是他的“舞台”。“老人家真热爱生活,弹起琴来好高兴。”马大爹的快乐,也感染着身边的人。
从农村来城市里养老前,马大爹不懂任何乐器,只会唱山歌。“我老伴年轻时候最爱听我唱歌,现在又爱听我弹琴。”马大爹悄悄告诉记者,只见马大妈笑着几步跨过来,一手摘掉了马大爹的帽子,“谁喜欢听你弹了?你自己想的。”
弹罢月琴 又拿出一架电子琴
琴声从官渡区朝阳路上一间公厕传出,仔细一听,原来是《敬爱的毛主席》的曲调。
66岁的马大爹坐在门口,挂在身上的月琴跟随着他的身体左右摇摆。一曲弹罢,马大爹意犹未尽,折身进屋拿出一架电子琴,开始弹《套马杆》,惹得进出公厕的市民频频回首。
小屋就在公厕旁,三四平米大的地方摆着桌子和床板,上面堆着些磁带和碟片。除几部电视剧外,其余都是马大爹用来学歌用的,有唱花灯的,也有通俗歌曲和乐器独奏。“我就是边听歌边学的。”马大爹笑着说。在他头上方的墙面上,巴乌、二胡等乐器整齐地挂成一排。
马大爹来自禄劝县茂山乡的一个小村子,60岁以前一直务农。2008年,在昆工作的儿子将老两口接到了昆明同住。忙了一辈子的老人实在闲不住,在曙光小区内找了份守厕所的工作。
“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聊。”马大爹每天上午打扫完卫生,下午和晚上基本无事可做。五年前,他开始自学月琴打发时间,谁知对乐器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又先后买了二胡、巴乌、笛子和电子琴。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