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轰动全国的逃亡贪官:●2003年4月,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出逃。●2002年4月,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烟草公司经理、党组书记蒋基芳,因经济问题潜逃海外。●2002年2月,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的卢万里,因非法套取40多亿元人民币巨额工程款,逃亡海外。●2001年10月,... |
轰动全国的逃亡贪官:
●2003年4月,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出逃。
●2002年4月,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烟草公司经理、党组书记蒋基芳,因经济问题潜逃海外。
●2002年2月,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的卢万里,因非法套取40多亿元人民币巨额工程款,逃亡海外。
●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的三任负责人许国俊、余振东、许超凡,盗用4.83亿元后,分别远遁海外。上亿美元资金通过澳门和拉斯维加斯赌场被洗成现钱,存入涉案人在国外的账户。
●2001年5月,身为河南省政府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河南豫港公司董事长的程三昌,从香港不辞而别,携巨款1000多万元和情妇跑到新西兰定居。
●2001年初,中国工商银行重庆九龙坡支行干部陈新,携带4000多万元公款,一共换了29个假身份证,辗转潜逃于越南、缅甸。
●1999年12月,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索取、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案发后携妻仓皇出逃澳大利亚。
●1999年8月,云南省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罗庆昌(副厅级),涉嫌挪用和贪污巨额公款,潜逃出境。
外逃贪官的去向主要有三处:
一、泰国、缅甸、蒙古、马来西亚、俄罗斯等。
它们是涉案金额相对小、身份级别相对低的出逃人员的首选,但风险也较大。因为中国与邻国合作打击犯罪较为紧密,例如蒙古,和中国签订了引渡疑犯的双边协议。所以,这些地方往往成为贪官们再次转移的跳板。
二、非洲、拉美、东欧法制不太健全的小国。
一些直接弄不到去西方大国证件的官员,索性龟缩在那里,过起了隐姓埋名、深居简出的生活;或者把那里作为临时跳板,伺机过渡。
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
这些是案值大、身份高的官员的主要目的地。对于那些曾在国内拥有显赫地位的人来说,以上两种地方是他们不齿的。同时,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也相对容易接纳一个外来者。如加拿大,一旦夫妻中的一方入了加籍,另一方很容易拿到该国的绿卡。所以很多官员在出逃前,就将家人移民到这些国家,这也是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2012年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公布外逃贪官名单:
蒋基芳2003年4月,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蒋基芳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党校参加厅级干部培训学习,突然中断学习返回郑州,从上海秘密离境出走美国。
程三昌2003年5月,身为河南省政府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河南豫港公司董事长的程三昌携情妇跑到新西兰,转移到新西兰的资金高达1000万元以上,他在奥克兰购有豪华别墅和汽车。
卢万里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的卢万里,因涉嫌将大量公路工程私下交授其亲属开办的多家“空壳公司”承建,从中非法套取巨额工程款而逃亡海外。
杨秀珠2003年4月,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携同女儿、女婿、外孙从上海浦东机场离境,经停新加坡到达美国。检察机关初步查明,杨秀珠涉嫌严重职务犯罪,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决定逮捕。据悉,杨秀珠早已在纽约置办多处房产。
陈传柏昆明卷烟厂原厂长陈传柏贪污1600多万元后逃匿海外。
陈新中国工商银行重庆九龙坡支行干部陈新携带据为己有的4000多万元公款辗转潜逃于境内外。
刘佐卿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刘佐卿非法向国外转移1亿元资金后,携带一家8口逃到国外。
颜旭东新疆自治区交通厅财务处副处长颜旭东伙同他人挪用道路基本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潜逃国外。
林积赞福建石狮原人大副主任林积赞因涉嫌贪污犯罪,案发后已畏罪携带妻儿于半个月前潜逃出境。一直以来,林积赞都是石狮人背地里热衷议论的人物。知情人说,林积赞贫寒的身世,却暴富千万的反差,一直是石狮人心里的谜。
许国俊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远遁海外。
余振东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远遁海外。
许超凡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远遁海外。
据统计,中国贪官外逃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的资料显示,涉及贪污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党政官员。北京市2001年处理的一百二十个贪污案件中,百分之七十是大中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而情况最严重的,在公共建筑领域。
9月26日最高检召开会议,从即日起开展为期半年的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集中追捕潜逃境外贪官。
会议指出最高检要发挥最高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刑事司法职能作用,利用多边公约、双边司法开展境外追逃,拓展发现查缉贪官及其资产的渠道,与公安、外交、司法、人民银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作战,建立追逃信息网络,确定追逃对象,运用引渡、遣返、劝返等手段推进重点个案追逃追赃工作。
2012年5月23日,国家防逃办协调会议在京召开,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指出,要完善防逃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有效防止贪官外逃。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生效当天,即当年9月30日晚至10月1日晚24小时,中国51名贪官外逃被捕,是年国庆“黄金周”中国司法机关抓捕115名外逃贪官。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生效前2003年8月3日晚至8月5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口岸共查获60多名持护照外逃贪官,其中有7名副厅级官持有金融海关等部门核准的携带外汇出境证明,携汇最少的一名贪官随身携带60万欧元。
最高检曾披露,2000年至2011年,检察机关共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18487名,其中5年缴获赃款赃物金额541.9亿元。有学者们估计滞留境外中共贪官有两万人携带资金不下万亿元。
2011年中银报告披露,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外逃党政公安司法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驻外中资机构外逃人员16000~18000人,携带款项8000亿元人民币。
2001年最高检察院公布4000多名中国外逃贪官携公款50多亿元;公安部2004年称外逃犯500多人携走金额逾700亿元;审计署消息截至2006年5月,外逃贪官有800人左右涉案金额700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周刊》最高检历年“两会”工作报告数字,自2000年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追逃以来,至2011年抓外逃犯18487名,2005—2011五年缴获外逃金额541.9亿元。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调查显示,金融系统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贪官携款外逃重灾区,外逃贪官金融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87.5%。2000年从澳大利亚押解回国受审的上海大东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萧洪彬,制造了全国骗购骗汇7.6亿美元的最大案。
2001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伙同许超凡许国俊贪污4.83亿美元,2004年被押解回国。2005年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卷款8.39亿元逃往加拿大。
李成言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外逃贪官大多是国有企业或其分支单位一把手。“裸官”群体是外逃贪官的预备队,让孩子夫人先出去然后案犯择机潜逃。防逃首先要看好“裸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2012年2月发布《“裸官”监管调研报告》显示,38.9%的公职人员认同配偶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46.7%的公职人员认为其子女可以拥有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省部司局级县处级对此认同的人数分别为53.3%、53.4%、51.7%。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高官已有或者创造条件准备出国定居。
高级别外逃贪官大多逃往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加拿大有个中国贪官小区,他们住在一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对抗追捕;身份级别较低的就近逃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一部分通过香港中转。有报道新西兰高档汽车最高端客户为中国的“小留学生”,美国富人区因中国家庭迁入而拉动民宅价格上升。
2008年十一长假后中国贪官一度出现外逃高潮。是年出访法国的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带领考察团出国独自离队。10月22日,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随团在法国巴黎考察“失踪”。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