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的都有谁?邓小平时期的关键人物

 177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6-22 17:27:53
导读: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近期,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电视台热播。该剧以丰富的细节刻画了邓小平等中共核心领导人,其中华国锋、胡耀邦等极少在中国影视剧荧屏上出现的人物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刊载了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邓小平时代》一书中“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华国锋...

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近期,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电视台热播。该剧以丰富的细节刻画了邓小平等中共核心领导人,其中华国锋、胡耀邦等极少在中国影视剧荧屏上出现的人物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刊载了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邓小平时代》一书中“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华国锋)通宵为毛主席站岗

    华国锋原名苏铸,17岁入党后改名“华国锋”,取“中华卫国先锋”之意。他入党前不久,八路军刚在他的家乡山西建立总部。1938年入党后,他的工作是为部队征兵,和招募、培养年轻党员。解放战争结束时,他成了当地的一名县委书记。
    1949年后华国锋被派往湖南,历任湘阴县县委书记和湘潭县县委书记。1952年他被提拔为湘潭地区的行署专员和党委副书记,1955年成为湘潭地委书记。1956年华国锋被提拔到省里工作,先是干文教,后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1958年他担任湖南省副省长,主管农村工作,1959年秋天成为湖南省委副书记。
    1959年夏天,华国锋接待毛泽东回到故乡湘潭县。当时中国还没有空调设备,据说华国锋因为担心天气太热和毛泽东的安全,在卧室外面通宵为毛站岗,以便使他能够开着窗户睡觉。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湘潭的毛泽东故居实际上成了全国的圣地,华国锋将周边一带也变成了旅游景点。他还在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兴建了水利灌溉工程。1967年初,华国锋成为湖南省第二把手,在1969年4月的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成为省委第一书记。
    华国锋是个多面手,他具备在所有重要部门的工作经验:农业、工业、财政、文教和科技。1971年8月27日,毛泽东让华国锋担任了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华国锋从1973年到1976年在政治局的工作经历,使他得以广泛了解全国性的政策问题,同时有机会结识其他高层干部。他没有外交经验,也从未在正规军工作过。在1975年1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副总理和公安部部长。
    华国锋不属于出类拔萃的领导人,但在毛泽东看来,华国锋是他的政治运动的坚定可靠的拥护者。不过,与毛泽东这位浪漫主义革命家不同,华国锋所享有的名声,来自他亲自调查研究并解决问题的实干作风。       
  

(叶剑英)关键时刻力挺邓小平复出

  文革之前,邓小平任党的总书记,主持党中央的第一线工作;叶剑英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两人虽处不同岗位,但彼此十分支持对方的工作。
  文革爆发后,邓小平迅速被打倒,林彪、江青集团诬蔑邓小平是“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林彪反党集团被粉碎后,毛泽东一方面重新起用了叶剑英,一方面开始寻找新的接班人。叶剑英致信毛泽东,认为应当恢复邓小平的工作,邓小平是毛泽东最合适的接班人。在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努力下,1973年2月,邓小平一家回到了北京。
  1975年1月份,小平开始担任军委总参谋长、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病重住院后,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代总理主持中央的党政日常工作。叶剑英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继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一年多以后,“四人帮”诬蔑邓小平是“天安门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总代表”和“黑后台”。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叶剑英在逮捕“四人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四人帮”被粉碎,叶剑英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把这一好消息透露给邓小平。如何重新规划并建设中国的未来,年近八旬的叶剑英请出了邓小平。经过多次努力,邓小平终于在1977年复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复出,也将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
  1977年5月14日,在叶剑英住地,邓小平、徐向前等人聚会,祝贺叶剑英80寿辰。邓小平称赞叶帅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叫他“老帅”。叶剑英对邓小平说:“你也是老帅嘛,你是我们老帅中领班的。”
 

  (陈云)两人携手启动改革开放

    陈云和邓小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政治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
    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和邓小平分别被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当林彪在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后,中央常务委员会的排名次序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1976年,当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林彪因叛逃机毁人亡,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病逝后,文革前的七位中央常委中恰恰仅剩他们两位健在。因此,他们成为党内资格最老、最有威望、最有可能带领全党与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决裂,并为中国开辟新道路的领导人。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虽然停止了文革,并开始纠正某些“左”的做法,但总体上仍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阻挠、拖延邓小平职务的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陈云顶着政治压力,在1977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挺身而出,提交了要求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的书面发言,促使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正式表态:“在适当的时机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回到了决策岗位。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率先提出应当尽快平反历史上的重大冤假错案,带动与会代表向“两个凡是”的方针发起了总攻,由于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的竭力主张以及与会代表的强烈要求,陈云重新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决策层中改革开放的力量。
    邓小平后来谈到以他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时说:“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产生了第二代领导集体,包括我在内,还有陈云同志、李先念同志,还有叶帅。”在这四个人中,邓小平和陈云的排名分别在叶剑英和李先念之后,但由于他们的资历、能力与威望,自然成为决策层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李先念)曾任刘邓大军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后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严重困难,李先念利用自己的当地关系为他们提供了支持,由于这项工作他被提拔为刘邓大军的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任湖北任省委书记。此后几年,他又在武汉市、湖北省和中南局担任过不同的高层职务。1954年邓小平辞去财政部长一职后,李先念回京接替了邓小平。在1956年中共八大之后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李先念成为政治局17名成员之一。
    在文革期间,李先念被周恩来留在业务组全面负责经济工作。1966年至1970年经济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没有开过党内会议讨论未来一年或数年经济计划。李先念的任务是在受到各种政治干扰的情况下维持经济的运转。不过,1970年以后,李先念得以恢复经济计划工作。
    毛泽东一去世,华国锋就曾派李先念与叶剑英商量如何对付“四人帮”。从邓小平1976年初下台到1978年,李先念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担任副总理,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这两年他在引进化纤和化肥厂的决定中起着核心作用。1978年夏天,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李先念在制定十年规划、派代表团出国、进口大量外国工厂设备和生产线的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先念将全面负责领导中国经济的工作交给陈云。1979年3月李先念和陈云联名致信党中央,要求成立一个由陈云领导、李先念作为其副手的新的财经委员会。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为改革开路

    胡耀邦1915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14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去了江西苏区。作为“红小鬼”,他参加过长征,为老兵服务。解放战争期间,胡耀邦在贺龙的第二方面军(后来的第一野战军)当一名低级别的政委,随这支部队一起从北路入川。1950年胡耀邦在川北担任党委书记时,邓小平作为上级就认识了他(当时,由邓小平担任党委书记的西南局总部设在四川)。 1952年六大区的干部奉调回京时,邓小平回到中央任职,胡耀邦则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胡耀邦有一次和客人开玩笑说, 邓小平看上他是因为他身高只有一米五,是惟一比邓小平个头还矮的干部。其实,邓小平有很多理由选中胡耀邦:他在江西和延安苏区工作过多年,和其他高层领导关系都不错。此外,邓小平知道胡耀邦学东西很快,而且很刻苦;他精力旺盛,献身于改革,凡是能推动国家前进的事,他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做。他被公认为那一代人中最能干的干部,1952-1966年一直担任共青团第一书记,而1956-1966年邓小平恰好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1967年初,红卫兵搞了一个批斗邓小平支持者的名单,排名第一的人就是胡耀邦。
    1975年7月胡耀邦恢复工作后,将心灰意冷的科学家又动员起来,因为搞现代化迫切需要他们的帮助。1977年至1978年他在中央党校时,也鼓励干部们为使党和政府在文革后重新焕发活力作好准备。1977年12月被任命为组织部长后,胡耀邦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平反文革冤假错案的工作。在1978年12月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胡耀邦在消除不同团体的分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在人事任命方面的共识,并协助起草了华国锋、叶剑英和邓小平的讲话稿。可见,胡耀邦对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具备广泛的知识,他在军队工作过,还当过党的宣传和组织部门的领导。
    1982年中共十二大,胡耀邦当选总书记。
   

(习仲勋)打造改革开放桥头堡

    1934年习仲勋只有21岁时,便已在陕西的一个中共小根据地担任高岗和刘志丹手下的高层干部,他们在这里迎来了由毛泽东率领的长征之后筋疲力尽的部队。毛泽东认为习仲勋是个很有前途的干部,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西北局党委书记。在抗战和内战期间,习仲勋一直在西北地区工作。
    1950年,时任西北局最高负责人的彭德怀奉命率军赴朝鲜参战,习仲勋短暂担任了西北局事实上的一把手,而当时邓小平是西南局的最高领导人。同年稍后,习仲勋奉调回京担任中宣部部长,1953年被任命为政务院(后更名为国务院)秘书长。1959年他担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
    1962年,刘志丹的弟媳发表了一本有关刘志丹的小说,歌颂刘的事迹,被认为是替高岗翻案。毛怀疑这篇小说的发表与习仲勋有关,把他贬为洛阳一家工厂的副厂长。直到1978年习仲勋才得到平反,得以离开洛阳去广东任职。在那里,他在把广东建成全国的试验区,以及与北京官员的协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