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杨氏之子翻译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什么?杨氏之子的意思?《杨氏之子》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本课的教学重点... |
【注释】
(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人称“孔廷尉”。
(5)诣:拜访。
(6)乃:就;于是。
(7)设:摆放,摆设。
(8)示:给……看。
(9)未闻:没有听说。
(10)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道理】
本组课文描述了杨氏子的聪慧,把杨氏子的稚气和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
【赏析】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举例如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文中的"家禽”吴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