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今晨成功发射 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颗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 |
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今晨成功发射
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颗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研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5次飞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
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
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