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资讯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法律资讯

哪些女性容易被拐卖 人贩子是如何拐卖儿童的

 289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凤凰评论  发布时间:2016-04-11 14:28:38
导读: “人贩子故事”的谣言背后隐藏着那些状况?哪些女性容易被拐卖?人贩子是如何拐卖儿童的? 国际人口贩卖现状 也许各位都听说、甚至亲身经历过单身女性在街上被陌生男子当众强行拉拽的遭遇。最近和颐酒店女生被拉拽袭击的新闻,让这一类故事在各大社交网络又火了起来。但这些故事总有一些虚虚实实和含糊不清的地方,让人...

    “人贩子故事”的谣言背后隐藏着那些状况?哪些女性容易被拐卖人贩子是如何拐卖儿童的国际人口贩卖现状

哪些女性容易被拐卖 人贩子是如何拐卖儿童的

  也许各位都听说、甚至亲身经历过单身女性在街上被陌生男子当众强行拉拽的遭遇。最近和颐酒店女生被拉拽袭击的新闻,让这一类故事在各大社交网络又火了起来。但这些故事总有一些虚虚实实和含糊不清的地方,让人心生疑窦。认为自己被陌生男子强力拉拽,一定是遭遇到了人贩子的暴力绑架,将会拐卖到风月场所被强迫卖淫,或者被卖入深山嫁给了老光棍,这究竟是反应过激,还是有真实的依据?

  恐慌,是因为缺乏对真相的了解。事实上,在各种关于单身女性遭遇陌生男性拖拽的类似故事里,很多并不是人贩子。一个大城市,在有摄像头、有目击证人的公开场合,随机暴力劫持一名自己也不了解情况的陌生单身女子,等于无端地把人口贩卖的犯罪风险给大大提高了。一些网友提出的“以打小三名义绑架”这种揣测,已经属于较恶性的团伙犯案,身为同伙要承担的风险和犯罪收益是不成正比的。另一方面,大城市风月场所,有出于自愿的性工作者,犯不着以公开绑架路人的方式,强行增加入行人数。

  基于相关的研究和报告,这里把自己了解的信息简单科普一下,既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妇女拐卖的真实情况,也是为了让姑娘们以更理性和冷静的态度来保护自己。毕竟,知道得越多,越能保护自己。

  一、 哪些女性更容易成为人口贩卖的受害群体

  实际上,相当大一部分活跃在社交网络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女性网友,一般并不是拐卖妇女犯罪的目标群体。人口贩卖是一种具有逻辑和经济理性的恶。它的动机简单粗暴,主要是为了钱。追求最大的效用和利益,就自然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

  被拐卖的女性,一般而言文化教育水平不高,来自相对贫穷地区的居多。年龄主要集中在12-25岁之间。 受害女性大多有离开原居住地的个人意愿,拐骗的理由除了介绍工作和对象,常见的情况还包括利用女性脆弱的境遇(比如急于摆脱家暴、想要脱离贫困环境)。十几二十岁的农村进城打工妹一度成为青睐的对象,外出打工往往和“赚大钱”、“开眼界”、“新生活”等憧憬联系在一起。好几年的民工潮前后成为拐卖案件的高发期。选择她们是有道理的:

  1,文化水平不高,信息渠道有限,思想比较单纯,便于利用信息不对称。

  2,要打工,方便利用介绍工作的机会骗到较偏远的地方。

  3,因为是流动人口,不太容易被发现失踪。

  4,本身来自贫穷地区,被拐卖到偏远地区后,更容易通过做思想工作,进一步适应和扎根,逃跑的概率相对低。

  5,她们寻找救助和自我救助的能力比较差,法律知识相对薄弱。其中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受害女性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

  难道就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遭遇拐卖的情况吗?看过电影《盲山》的人大概要来争论了。简单解释一下,上世纪80年代拐卖对象比较单一,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妇女为主,大多居住在西南省份(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一般是卖给农民当老婆;到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情况开始复杂,随着人口的流动从西南身份慢慢向中部转移,人贩子开始出现团伙乃至跨国犯罪,他们出没于劳务市场、车站、码头,越来越多地开始以介绍工作和做生意作为诱饵。(孙龙,《当代中国拐卖人口犯罪研究》,2004年)

  讲述女性遭遇拐卖的电影《盲山》,对应的至少是90年代晚期了。女主角白雪梅就是被介绍工作的人给拐骗走的。受害女性学历从90年代起慢慢变高,以前很多只是文盲和半文盲,后来基本有中学/专科水平(“最美被拐女教师”的郜艳敏就是94年遭到拐卖,初中教育水平),甚至有了大学生和教师。山东一个女研究生遭拐卖被救的新闻甚至轰动一时。但正是因为少见,在《盲山》里,白雪梅的大学生身份才令她“丈夫”的同村分外艳羡。

  二、你可能想象不到的人口贩卖情况

  人口贩卖的受害者,绝不只是女性。根据CP-TING项目(在中国地区的一个意图预防劳动剥削的国际劳工组织拐卖项目)的公布信息和相关研究总结的情况,被拐卖之后,一般的境况是遭遇性剥削和劳力剥削。前者比例一般更高,比如卖作媳妇,卖进娱乐场所(进酒吧当舞女)和风月场所(被迫卖淫)等等;后者则包括了比如进入砖窑、制造业、强迫乞讨、当佣人等,其中有为数不少的男性受害人。因为我国刑法在1997年将人口拐卖罪改成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导致受害男性被拐卖的情况得不到合法的保护。2007年轰动全国的黑煤窑事件里,年龄超过14岁被拐卖的男性只能诉诸于“强制劳动罪”和“非法拘禁罪”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比起陌生男性暴力绑架拐卖犯案,其实相当大部分的受害女性是被亲人、熟人和同乡卖掉的。在人口被拐卖的重灾区省份中,根据王启梁从1999年到2004年间对云南平县对拐卖妇女的田野调查(《正式社会控制为何失败》,2007年),外地人和本地人勾结、或者由本地人实施拐卖妇女的活动,才是主要的方式。其中,人贩子一般都要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或者制造一定的关系网络,才能成功实施拐卖。一些人贩子甚至会允许被拐卖女性的原属家庭从收入中“提成”,保证双方满意,降低报警的可能性。

  和性别刻板印象不一样的是,人贩子是女性的也为数不少(四川在80年代末女性罪犯中因拐卖而入狱的人数占到了第2位),其中有一些是被害人转化成施害者。在一些个案调查中,从歧视女性严重的贫穷地区被拐卖到相对不那么贫穷的地方成婚后,受害女性被认为是成功改变了命运,甚至成为被羡慕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人贩子和被拐卖女性之间甚至会形成一种“共谋”: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况叫做“放飞鸽”。简单地说,就是被拐卖女性和人贩子约好,等买方付钱后再逃走。如果成功,这就构成了诈骗,没成功,则报案声称自己遭到了拐卖。

  而更为灰色的情况则是,拐卖人口和买卖婚姻,在很多偏僻的地区往往被混为一谈、彼此呼应。婚姻交易的需求,往往伴生着以婚姻为名义的各种合法和非法的人口流动。比如前一段时间热门报道的“农村娶媳妇出不起天价彩礼只能打光棍”的中国剩男现象,让很多网友拍手称快称“喜闻乐见”、“活该当初重男轻女”。实际上,“天价彩礼”并不意味着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婚姻成本太高、男多女少的情况,都更容易促成女性买卖市场的形成。一部分出不起天价彩礼的贫穷家庭,会选择买媳妇,价格低一些但是相应地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对于买家来说,也不愿出现人财两空的现象。因此也出现了通过暴力手段拐卖智障和有缺陷的女性的案件(因其逃跑可能低)。和部分地区的妇联工作人员的交流,也能证实国内部分省市的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拐卖妇女犯罪的情况。

  而在“中国剩男现象”新闻中出镜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已经有过相关研究,一个广为忽视的情况是,农村高额彩礼的最大受害者,并不是男性,而是家里的女儿。儿子结婚的婚姻支付被转嫁到女儿身上,女儿被迫早早结婚,以弥补儿子结婚需要的彩礼,这种变相剥削的情况十分常见(陶自祥,《高额彩礼:理解农村代内剥削现象的一种视角》,2011年)。程序上合法的婚姻买卖,基于市场运作的逻辑,但仍然是一种人口交易现象,只不过规避了可能的司法后果,也更为隐蔽。

  实际上因为本文的篇幅,并不能展开讨论跨国人口买卖的情况,那是更加黑暗和绝望的境地,牵涉的情况也更为复杂,而且这些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三、“人贩子故事”的谣言背后

  任何一种社会谣言的广泛传播,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比如“被陌生人袭击醒来发现自己被割肾”的经典都市传说,对应着国内器官捐献/移植相关的管理体系的混乱状况。同样,“单身女性当街被人贩子强行拖走拐卖”的恐慌,也不是无根之木。人口贩卖一直到清末民初,很长时间内都是合法的市场交易(对象为男女奴婢),历史非常悠久。重男轻女现象没有得到改善、女性地位没有提高的前提下,女性遭遇拐卖的现象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并没有什么自救方法和女子防身术,可以确保一名女性免于遭遇暴力的恐惧。女性的人身安全问题,只靠个人能力和防范意识的提高,基本是无解的。

  另一方面,必要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够完整和处于缺失(实际被拐卖人数>公安立案数>法院判决数),对普通民众来说,很难了解到国内人口贩卖的真实情况。相关部门一直没有直接对外公布过失踪人口数量、被拐卖人口数量以及“反拐”的相关执法数据,也没有提供受害人保护的有关数据,或者公布过“反拐”的年度报告,导致“追踪和了解中国反对人口拐卖国家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非常困难”。

  相关法制既不够健全,信息也缺乏公开和透明,对资深的专业研究者和救助人士尚且会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更不要说普通人对于人口拐卖的认知产生的偏差了。和颐酒店女生被袭一案已告一段落,在网友的议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类似经历的即兴故事,真假莫辨。谣言的传播,在近年来的中国,往往是民众获得社会认知和表达社会诉求的“工具性说法”(参见蔡静、李一峰等人的研究)。比起“不信谣,不传谣”,谣言背后的公众心态,往往耐人寻味。

  如果能通过这样的事件,引起更多人对女性境遇的关注和讨论,恐怕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吧。

  【补充说明】

  为什么不多补充数据支持?

  除了第三部分提到了政府没有公开数据的情况之外,拐卖人口相关数据的统计也是难度很大的事情,有太多灰色和模糊的地带(文中略提到一点),以及流动人口去向不明。在拐卖严重的省市里,不要说统计数据,地方政府常常苦于经费不够无法展开救援活动,各种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有些数据本身也比较可疑。《中国法律年鉴》中有近年中国人口贩卖数据图,是已经立案的数据。这里的问题在于:所谓的拐卖人口高峰期往往发生在“严打”时期,懂的人自然知道,“严打”中判案的数据往往会偏高。对拐卖情况严重的地方政府而言,每到全国打击拐卖活动时,他们的经费和支持会更多,因此立案的数量也会偏多。还有一些论文甚至称五六十年代中国杜绝了拐卖现象,其实只是因为当时未立法而完全被忽视。

  总之,我个人在使用数据的时候态度较为保守,这篇文章,更多地是描述一些较为常见的情况。

儿童是如何被拐卖的?

  一、孩子是如何被拐走的?

  在每年失踪的儿童中,被拐骗贩卖的比例大概占八成。每一个儿童的失踪,带来的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大灰狼”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常生活要随时提高警惕,尤其在以下这些地方:

  ①公园:常有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

  ②小区:有的则几人合作,有人负责故意引孩子走开家长的视线,另一人则趁家长和别人说话不注意,抱着孩子逃走。在遇到问路之类的搭讪时,一定要牵好自己的小孩。

  ③医院: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人贩子有时装扮成医护人员,从产妇或其家人手中接过孩子很快消失。

  ④商场、超市、菜市场:混在人群中装做购物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抱起手推车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购物时,家长可以用带子将孩子的衣服系牢在手推车上。发现陌生人抱孩子,不要犹豫,马上呼救,冲上去抢过孩子并请周围的人扭住人贩子,打110报警。

  ⑤学校门口、上下学途中:学龄儿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学放学,否则就应和同学结伴上学放学。走路时最好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车绑架。

  ⑥公厕门口:有些公厕外面,常有人贩子“蹲点”。专门装作好心为你“搭把手”抱孩子,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所以,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

  ⑦自己家中:儿童被保姆拐走的案例屡见不鲜。不少人贩子以保姆或者钟点工身份潜伏进雇主家中,再伺机拐带。所以一定要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经常与保姆来往的人员。

  ⑧快餐店:时常发生孩子走失的事情,多因家长在结账取食物的时候疏忽了孩子是否在身边。

  ⑨庙会和大型晚会:每年庙会都是儿童走失的高发地。此类场所,最大的特点是人多,流动性大,孩子很容易因为人流的阻隔,而脱离父母的视线。大型晚会现场人流密集、灯光昏暗,更容易发生走失事件。提醒家长最好和孩子手牵手进行游览。

  二、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卖?

  孩子丢了,家就塌了。一件件真实的惨痛案例中,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忽了对儿童的照顾是主要原因。提醒有孩子的家长,不要在失去的时候,才想起悔恨。

  ①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范围;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

  ②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

  如需聘请保姆,请到正规保姆介绍机构,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

  ③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

  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

  ④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

  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时,注意系好安全带或让一名家长在后面看着;

  ⑤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

  ⑥儿童外出穿鲜艳衣服,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⑦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⑧教会孩子防拐知识: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教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

  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

  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

  教育孩子一旦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⑨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三、孩子走丢后,家长该怎么找?

  “孩子走失的第一个24小时,是最关键的寻找期。统计以往的儿童被拐卖案件,错过此段时间,孩子大都已被倒手转卖,这对后期的寻找是极为不利的。”警方介绍,针对宝贝走失之后,家长如何寻找最有效的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有一个“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这个方法简单快速,却又非常细腻,绝对不能搞错操作细节。

  第一、原地不动

  第二、广播寻人法

  第三、十四人追法

  尽可能原地不动、然后再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

  搜寻分成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快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就是一个方向起码1人以上赶快出去追;细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之内,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歹徒把小孩抱走后,他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买张票马上就上车,所以我们要争时间抢速度,如果能比他快,就能把他截住。曾经有这样的真实案例,就是母亲刚丢了孩子之后,马上组织人,分头追赶。

  结果一到火车站,犯罪分子正检票呢,一把就把他揪了回来。“十人四追法”中,除了8个人,另外2个人做什么呢?一个去报警,一个人要留在家里。因为有的时候,小孩子自己能够找到家。

  警方介绍,110接到儿童走失报警后,会第一时间和事发地的派出所联系。指挥中心同时会将这一求助信息发到其他各个派出所和交警等相关部门。也就是说,警方在接到关于孩子走失的报警后,所有城区马路上的巡逻民警,包括交警等,都会投入到寻找失踪孩子的行列中来

国际人口贩卖实况

 

  外媒报道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越南人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工作,除了越南非法劳工,还有来自缅甸、老挝的工人。实际上,非法劳工是一个世界性顽疾,很多国家均存在外籍非法劳工,其中包括不少被贩运到国外的中国人。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至少存在510 条人口贩运流,受害人来自152个国家。除了跨大洲的人口贩卖活动猖獗外,中国国内范围、东亚区域间的人口贩卖活动同样不容忽视。当前,性剥削、强制劳动是被贩运人口最主要的受剥削形式,占总受害人的93%。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贩卖走私人口的打击,不过,目前仍有 9 个国家缺乏任何立法,还有18个国家只有部分立法,这意味着全球至少有20亿人缺乏有效保护。

  越南人穿越广西边境几分钟可到中国

  据新华社报道,在1020公里长的广西中越陆地边境线上,几乎每天都有越南人通过边境小道进入中国,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凭祥则被视为是越南非法劳工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

  广西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樊启称:“山水相连的地理条件,让1000多公里中越边境成为完全开放的国境线,人们通过小道或者趟过界河,几分钟就能达到对方的国境线内,给我们的边防管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樊启向媒体详细描绘了越南劳工非法入境的分段承运跨国路线图:中方工厂出现用工缺口,愿意出钱请人组织工人进厂——越方组织者在越南组织大量想到中国务工的劳工——通过边境小道或者搭乘小船分批将越南劳工偷运进入中国——由中国方面的组织者安排越南劳工分散住在边境某个秘密的地方——组织者联系好前往广东的大巴后,再雇佣面包车或者摩托车搭运这些非法入境人员,从小路绕过公安检查站——在高速路上中途运送上组织者事先安排好的大巴车,上了大巴后的非法劳工就可以直接送进广东的工厂。

  樊启称要切断越南非法劳工进入中国的通道,从用工的工厂到旅途客运、边境防控,每个环节都要严加监管。据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统计,2009年至2014年6月,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共查获非法入境人员225批1820人、拦阻4839名、遣返2218人。

  除了非法劳工,“越南新娘”在中国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据广西民族大学罗文青教授论文引用的数据显示,2010年,在中国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越南新娘达到4.7万人,而厦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刘计峰撰写的论文中提到,2011年广西公安厅统计的无证越南新娘人数保守估计在6.5万人以上。两者相加,在中国的越南新娘总数超出10万人口。

  中国成欧盟第二大境外贩卖人口来源

  实际上,除了大量外籍人员被贩运走私进入中国外,同样也有许多中国人被贩运走私进入其他国家,且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据公开报道,中国人除了被贩运到东南亚、东亚、中亚的诸多国家外,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也均是中国人口贩运目的地,包括越南、印尼、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

  据欧盟2013年公布的人口贩卖调查报告显示,来自欧洲境外的人口贩卖受害者中,中国人的数量列第2,仅次于尼日利亚。被贩卖到欧洲的中国人,2008年为268人,2009年为150人,2010年为248人。

  被贩运到国外的中国人处境堪忧。欧盟调查显示,中国存在有组织犯罪集团且高度网络化,与洗黑钱、剥削非法移民、贩卖妇女以及伪造证件等不法分子合作,将在中国的受害者贩卖到欧洲,被贩卖到欧洲的中国女性通常会被送往卖淫场所、按摩院、美甲工作室或是餐馆工作。

  今年3月中旬,在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的支持下,奥地利、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以及瑞士四个国家的执法部门发起了打击人口贩卖的联合行动,主要针对涉嫌人口贩卖及卖淫的中国犯罪网络,逮捕26人,辨识出14名潜在受害者(主要为来自中国的男性和女性),至少10人与犯罪组织有关联。

  2013年阿根廷警方曾救出13名中国籍非法劳工,他们多半是由中国人领导的人口贩子用签证、高薪和好的工作做诱饵,从中国偷运到阿根廷,然后以每个26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多名中国籍超市业主,并禁止与外界及家人联系。

  全球至少存在510 条人口“贩运流”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14全球人口贩运问题报告》,2010年到2012年间,在全球124 个国家确认了 152 个国籍的受害人。贩运流——即所查明的至少 5 名受害人的相同来源国和目的地国之间的假想连线——网布全世界,已确定的贩运流至少有510条,实际数字很可能还要高得多。

  跨区域贩运流(蓝线)的主要目的地区域及其主要来源地,2010-2012 年 :

  这些贩运流分为跨区域、区域内两大类,其中跨区域贩运流主要目的地集中在中东、西欧和北美洲的富裕国家,受害人则来自东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洲、东欧和中欧。

  更多的贩运流在区域内部,即被贩运的受害人的来源地和目的地位于同一区域,往往是从贫困国贩运到同一区域内 (与来源国相比)较富裕的国家,这部分受害人占60%以上。国内贩运也很普遍,每三起贩运案件中有一起是受害人是在自己的国家受剥削。

  统计数据表明,目的地国的富裕程度(国内生产总值)越高,越能吸引各区域的受害人,包括其他大洲的受害人,富裕程度较低的国家主要受国内或次区域贩运流的影响。

  被定罪的贩运者却多数是定罪所在国的公民,他们被判定参与了国内贩运和跨国贩运计划。此外,受害人往往是本国的犯罪人员贩运到国外。

  受害人受剥削形式:性剥削、强制劳动

  从全球范围看,贩运受害人最主要的受剥削形式是性剥削,在 2010 至 2012 年期间查明的受害人约有53%是为性剥削被贩运的。

  同时所侦破的其他剥削形式日益增多。为强迫劳动进行的贩运活动——这一类别范围很广,包括诸如制造、清洁、建筑、餐饮服务、餐馆、家政和纺织品生 产——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多,约有40%受害人是为强迫劳动被贩运的。

  所查明的贩运受害人受剥削的形式,按查明时所在区域分列,2010-2012 年(或更近的时期)

  目的既非性剥削又非强迫劳动的贩运活动也在增多。其中一些形式,如贩运儿童使之参加武装 战斗、实施轻微罪行或强迫其乞讨,在某些地方可能是很严重的问题,其他受剥削形式还包括摘除器官,不过从全球看这些形式仍相对有限。

  各区域在剥削形式方面差别很大。在欧洲和中亚侦破的主要形式是为性剥削进行的贩运,而在 东亚和太平洋则是强迫劳动。在美洲,这两种类型所占比例几乎相等。

  近日媒体报道称,中泰警方拘捕7名走私集团嫌犯,泰国警方怀疑至少20名泰国女子被走私出境,进入中国当性奴。

  人口贩运中女性犯罪人员占3成

  据联合国调查,人口贩运中,成年女性数量占总受害人的近一半,虽然这一比例近几年一直在大幅降低,但同期女童受害人数量增加,部分抵消了下降的比例。

  男女受害人被剥削形式也不尽相同,受性剥削的绝大多数是妇女,受强迫劳动的受害人绝大多数是男性,不过,女性所占比例接近三分之一。但也有例外,在一些区域,特别是在亚洲,为强迫劳动被贩运的受害人则多数是妇女。

  所查明的为强迫劳动贩运的受害人性别分类,按区域分列,2010-2012 年(或更近的时期)

  此外,已查明的受害人中儿童占比一直在上升。在全球范围,目前儿童在所查明的贩运受害人中占将近三分之一。每三名儿童受害人中有两名是女童,一名是男童。

  在一些地区,儿童贩运活动是贩运方面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例如,在非洲和中东,查明的受害人大部分是儿童,而在欧洲和中亚,成年人(主要是妇女)的人数远超儿童人数。

  女性不仅是受害人主体,在犯罪主体中的比例也在增加。据调查,在几乎所有犯罪中,男性犯罪人员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被定罪的犯罪人员平均有 10%至 15% 为女性。在人口贩运中,女性犯罪人员所占比例已接近 30%。

  贩卖走私人口有罪不罚现象普遍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公布的年度调查包括显示,初步估计贩卖人口让一些人每年获利1500亿美元,其中拐卖人口从事卖淫获利为990亿美元,据美国方面的估计应该2000万受害者。

  自2003年《联合国打击人口贩运议定书》 生效以来,许多国家已经通过新立法或更新了立法。目前,全世界 90%以上的国家将人口贩运定为刑事犯罪。

  尽管这种立法方面的进展十分显著,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仍有 9 个国家缺乏任何立法,还有18个国家只有部分立法,仅涵盖某些受害人或某几类剥削形式,其中一些国家面积大、人 口稠密,这意味着有超过 20 亿人缺乏《人口贩运议定书》的全面保护。

  尽管在立法上取得了进展,但对人口贩运的判罪仍然甚少。每10个国家中只有4个国家 每年的判罪数量在 10 个或10 个以上,将近 15%的国家根本没有判罪。

  每年记录的判罪数量,国家的比例,2010-2012 年:

  在处罚拐卖妇女、儿童方面,中国的量刑算是十分严厉的,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据最高法通报,2010年至2014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7719件,对12963名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7336人,重刑率达56.59%。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在打击人口贩卖方面有进步。

  不过,在人口贩卖中,对收买者一方仍缺乏有效的处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拐卖妇女”,共有791份刑事判决书,检索“收买被拐卖妇女”则只有25份刑事判决书,两者相差甚远。目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规定收买被拐妇女儿童一律追究刑责,彻底清除买方市场。

  新华网、哈萨克国际通讯社、观察者网、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官网、海外网、中国裁判文书网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所用图片如有版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刻删除。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友评论
0人评论 用  户:匿名  点击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4006-222-148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